阅读孕育情怀,写作源于感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 只要读就行——不带强迫的阅读让学生爱上读书
语文素养要从基础语言的词汇积累开始,体会语文的美感,除了力求应用语言的准确和优美之外,还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文章内蕴之美,提高语文素养。
这需要很多文章去撑起,我们试图用典范的文章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用经典文章奠定文化根基,歌德这样说“鉴赏力不是靠中等作品而是靠欣赏最好的作品才能培养的。所以我只让你看款式好的作品,等你在最好的作品中打下牢固的基础,你就有了用来衡量其他作品的标准。”我们会推荐阅读书目,但不强迫去写读后感之类,以求提高阅读兴趣,更深程度上是避免文化盲、思想盲的出现。
当然,高中学生的时间是紧的,紧到语文课被压缩到了“极致”——我们学校课程设置没有了作文课,遑论阅读课。而高一被我们看成是是习惯养成阶段,就要让学生肯阅读,我们告诉学生“只要读就行”。较之于语文知识的积累和做题能力的迁移,阅读最是着不得急的,我们把自习辅导上成阅读课,到阅读室自由阅读,读什么、读多少、怎么读,都随性随意,至于做不做笔记、怎么做笔记都是学生自己决定,整个阅读过程语文老师选择“无为”,但阅读课之前,老师告诉学生阅读课后每个月将会安排一节分享课,学生将自己阅读的感受分享给本班师生,给大家一个接受的理由去阅读或者屏蔽某篇文章或某本书。
分享课上,学生自由分享,老师貌似无为,实则从学生的分享中要做许多工作,学生的分享过程,听、說、读、写、思几乎都有了,老师就开始储备具体指导学生阅读的第一手资料,慢慢积累,每个小组、每个学生的特点都会有一个大致的轮廓。
学生能体会到自主阅读的快乐和自由分享的喜悦,却没有被强迫读书的痛苦体验,阅读兴趣慢慢的就提高了,阅读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有助于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 读的是情怀——用伟人的睿智烛亮学生的心路
真正的阅读是从理解开始的,学生只有理解了,才能有准确而深刻的认识。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所以高二阅读,我们讲的是“读的是情怀,思考的是人生”,根据高中语文课程结构的“学习任务群”设置相关阅读课,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比如“品味经典聚焦传统”旨在引导阅读中国古典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阅读天才的一生”,主要是引导阅读中外名人传记,去感受成功者和天才们所拥有的光环,想藉此广博见闻,增加学识,或者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获得思想启迪,培养良好的情商等。
阅读引导课时,首先将朱熹的名言抄在黑板上——“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辅之以伏尔泰的名言——“书读的越多而不假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读名人传记,憧憬、膜拜这些闪耀在星空中的名人,他们就会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不会企望走到那里,但有他们的照耀,我们就不会迷失,正应了那句,浮生未老,苍山已暮,星光在,我就在。
当然,阅读还是要有善意的提醒和约束,语文课我们也常讲“诗意的栖居”,不求速度,只求认真读完一本书,在整本书阅读中,默默品味人生,因为我们读的是情怀。
在学生自主阅读中,尤其是小说阅读,老师的导读、监控作用显得格外重要,我们不仅要将阅读课程化,而且关注每一名学生的阅读状况乃至心理,适时点拨,切实做好不同班级甚或不同学生的阅读计划,在学生感受文学魅力之时,做好疏通激励和价值引领,我们开发了一个课型 “小说看世界”——每名同学读同一本小说,多数是短篇,读完能说出或者写出自己认为小说反映的现实状况及人物的心态,然后课堂进行发言、讨论。读相同的小说,看不同的世界,评人物的主要性格,学生的评论五花八门,虽不乏浅显,但激烈的争论,有效促进了读写听说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有感就动笔——水到渠成地写出独有的感悟
读书、写作,是语文科的本质性的行为表现。过去如此,今后还会如此。语文根植于母语文化的土壤,融汇了古代的经典作品,文化传承是必须的。当我们为学生做好思想奠基,学生具备了多维思考和辨析能力,就可以更好的对传统文化实现“扬弃”——吸收精华,剔除糟粕。
当然这是后话,也是方向。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有很多想法,天马行空甚或异想天开,我们就要适时引导、激励:有想法就好!写下来更好!这时无论学生写的什么,字数多少,格式如何,质量怎样,都无关重要,重要的是他有感触、能动笔。学生肯写、敢写就完成了第一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学习要求:“自主写作,自由表达,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想精神。”面对学生提交的“带有深情”的随笔,我们不妄自谈论其不足之处,而是善于发现闪光点,哪怕是萤火之光;对于学生无伤大雅的观点也不是动辄否定,而是让事实说话,让学生摆事实来论证;对于截然不同的观点,让学生再去充实准备,组织一次辩论,让其“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总之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既是肯定他们恰当的应对和辩驳,善于帮助他们展示光芒,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成功本身是一种巨大的内在力量”,不停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我们离成功会越来越近。
“情动于中”方能“发乎外”,阅读是吸收也是被感动的过程,写作是吸收和被感动的升华,有效引导学生养成自主阅读、我笔写我心、乐于分享的良好习惯,对于夯实语文核心素养的两个基础——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基础,以语文科塑造人的独立品格与所需能力为基础,必将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河北省十三五规划课题:《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6040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11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