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读好“写景范例”建构“人景交叉图式”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文本分析】
  《李时珍夜宿古寺》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一篇写人的叙事散文,以景为载体,全文贯穿。以李时珍师徒夜宿古寺为明线,以景物衬托人物心情变化为暗线,刻画了师徒吃苦耐劳、为中药事业无私奉献的形象。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借本文助学生读懂“写景范例”,建构“人景交叉图式”,在读中得意、得言、得法。
  【导读清单】
  1. 通过品读《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找到“人物”和“景物”描写的融通点或衬托点,初步建构“人景交叉图式”写作技巧。
  2.通过“文本范例”的对比揣摩,凭借思维导图,动态建立“人景交叉图式”的整体写作思维。
  3. 创设“运动会”的情境,运用“人物”和“景物”描写的融通方法修改片段。
  【教学流程】
  一、在厘清层次中“定型”
  (一)围绕清单,细品词语
  师:写什么人人看得见,怎么写对大多数人却是秘密。根据清单要求,开始默读“错过客店”和“看到希望”两个部分,圈画写景的词语并批注。(学生围绕清单自习)
  老师出示文段:
  因为一心赶路,错过了客店。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师徒俩不免焦急起来。
  忽然,庞宪发现前面的树丛中隐隐约约露出房屋的轮廓,便拉住了李时珍的衣角:“先生,你瞧!”
  生1:我关注到“飞鸟归林”这个词,仿佛让我们看到好多鸟回家的样子。
  师:把词语拆开来想象,也是好办法。
  生2:我喜欢“隐隐约约”。庞宪发现树丛中露出房屋的轮廓,但又不是很明显,所以看不太清楚。
  師:你看,联系上下文来谈,不也是好办法吗?同学们理解词语的办法可真多。
  (二)分工朗读,读懂结构
  (课件呈现:“眼看太阳渐渐下山,飞鸟归林”“前面的树丛中隐隐约约露出房屋的轮廓”变红色,其余部分为黑色)
  师:那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景物?上面两个文段在表达上还有什么特点吗?咱们还得再好好读读。这一回薛老师读红色,你们读黑色。注意思考为什么这样分工?(师生分工合作读)
  生1:我发现两个句子都有“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
  师:真聪明。那这样写好在哪里呢?咱们还得再好好品品。(再次读两个语段,但这次采用的是对比读的方式。一个学生读的只有人物描写,另一名学生读的既有人物描写又有景物描写。)
  师:读出来了吗,这样写好在哪儿?
  生2:我认为这样写的好处是,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是一一对应的,都是表达师徒心情的。
  师:能举个例子作证吗?
  生2:师徒找不到客店,很着急,这时候连太阳都下山了,着急回家,所以是一一对应。(掌声四起)
  (三)缘文品味,反刍朗读
  师:太好了。请你带着你的理解来读这句话。
  【设计意图:四个步骤下来,学生就对“人物描写”加上“景物描写”这样的语言形式能够把李时珍夜宿古寺的生动情景表达得栩栩如生,有了整体的感知和认识,在理清层次中初步定型“人景交叉图式”。】
  二、在反复叠加中“塑型”
  师:根据清单自学,像这样既有“人物描写”又有“景物描写”的语段,在课文后三部分还有呢,咱们到文中找一找,看谁最先找到。
  (一)第一次叠加
  出示:
  “嗯,长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李时珍说:“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
  师:为什么这时候要描写皎洁的月光照进房子里呢?而不是乌云遮月?
  生1: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很欣慰。
  生2:他们趁着大好月色,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很快乐。
  师:你们能联系上下文来体会人物满足愉快的心情,反过来也明白了为什么景物这样描写。
  1.创设“吃苦”情境,口头补充景物描写。
  师:(配乐朗读,学生口头表达)今夜,当所有人都进入甜甜的梦乡,李时珍却夜宿山寺……
  生1:外面更深露珠,里面寺庙非常破旧。
  师:昨夜,当所有人都在月光下聊天谈心时,李时珍却在风中匆匆赶路……
  生2:狂风呼啸,吹得他眼睛都睁不开。
  师:一年前,大雨滂沱,李时珍缩在雨棚里……
  生3:小路泥泞,非常难走。
  师:十年前,李时珍跋山涉水……
  生4:山很高,水很急。
  2.丰满人物,深化情感,反哺景物朗读。
  师:是啊,李时珍历经千辛万苦,足迹踏遍了祖国的万水千山,正是这数十年如一日的执着与坚守,他编写成长达200万字,52卷的《本草纲目》,为中国的药物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有了这样的人物理解,有了这样的情感理解,我们又该怎么来朗读这景物描写呢?(生激情朗读,师板书)
  (二)第二次叠加
  出示:
  李时珍端详了一阵,各扯下一点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写:“鸡肠草,生嚼涎滑;鹅肠草,生嚼无涎……”寺外,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圆盘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当空。
  师:为什么这时候又有这样的景物描写?
  生1:因为李时珍有所思,所以猫头鹰为他欢呼,尖叫着。
  生2:因为李时珍有所悟,所以月亮很圆满,
  生3:因为李时珍有所得,所以明月当空照。
  师:表扬你们,懂得根据人物的描写来思考景物描写的用意。
  (三)整体回读写景范例,小结语言图式
  1.出示四个语段,回顾朗读。   2.学生小结语言图式:
  【设计意图:通过课内相似语言结构的多次叠加,学生对这种写法自然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迹,原本建立起来的“人景交叉图式”在不断地拓展、引申中得到进一步“塑型”。】
  三、在习得关联中“成型”
  师:同学们看看,这四个语段,都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请你再认真读读导读清单要求,好好想想,写好景物描写,要注意什么。读清作者的表达。(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生1:我们发现要写好景物描写必须联系人物心情。
  师:举课文的句子来验证你的想法。
  生1:比如李时珍查访很有收获,心情愉快,所以景物是皎洁的月光,而不是乌云遮月。
  师:你们看,写人的线索是“错过客店—看到希望—夜宿古寺—欢畅聊天—记录智慧”,对应的景物特点是什么?
  生2:“太阳下山—露出房屋—破败简陋—皎洁月光—月亮当空”。
  师:对应的人物心情是什么?
  生3:“无奈失落—喜悦激动—欣然接受—愉快满足—内心澄净”。
  师:所以“人”“景”“情”都是互为关联的。还有发现吗?
  生4:可以用写景四字词,比如“飞鸟归林”“隐隐约约”来形容。
  生5:用比喻手法,可以用“似”“仿佛”。
  生6:用“眼看”“发现”等连接词过渡。
  师:咱们同学有了这么多的发现,真了不起。
  【設计意图:引导学生透过语言形式表面去探寻、发现“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表达技巧,从而达成“人景交叉图式”的建立和丰富,在习得关联中“成型”。】
  四、在迁移结构中“转型”
  (教师出示下面一段话:跑步比赛即将开始了,我抓着衣角,紧张得直冒冷汗。随着裁判“哔”一声,我像离弦的箭拼命冲了出去。快到终点了,我咬紧牙关,脸鼓得通红。终于,我第一个冲向终点,拥抱了胜利!)
  师:学了今天的文章,对照片段的写法,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1:他只写了人物描写,如果加上景物描写,文章就更生动了。
  师:那习作清单可以列出哪几点重点修改?
  生2: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要有联系。
  生3:可以用上写景四字词语,连接词语“似乎”“发现”“眼看”等。
  生4:最好用上添加符号进行修改呢。
  师:那还等什么,赶紧一展身手吧。
  (师生在交流中完善修改,直接在课件中输入学生的修改,并合作朗读改后的习作片段。)
  出示改后文段:
  跑步比赛即将开始了,我抓着衣角,紧张得直冒冷汗。(感觉天气又热了许多。)随着裁判“哔”一声,我像离弦的箭拼命冲了出去。(旁边的红旗拼命摇动助威。)快到终点了,我咬紧牙关,脸鼓得通红。(周围的一切仿佛都静止了。)终于,我第一个冲向终点,拥抱了胜利!(场外,杜鹃花开得那么灿烂!)
  师:最后我们通过以思维导图来总结今天的学法吧。
  【设计意图:学生掌握了写作方法,一遇到相似熟悉的“跑步”语用情境,就能快速灵活地迁移结构,完成转型。同时反过来又再次强化了、丰富了“人景交叉图式”。】
  五、板书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2523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