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德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积极为社会培养适应管理、建设、生产与服务需要的一线综合技能型人才。在高职德语教学改革进程中,将能力本位教育融入其中,此乃德语教学改革今后的发展趋势。本文首先对能力本位教育进行了简要概述,指出了其基本要素,最后从多方面探讨了其在高职德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能力本文教育 高职德语 教学策略
  依据高职教学课程的相关要求,在高职德语教学中,始终秉持应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基本原则,在帮助学生掌握一定德语知识后,还需要帮助他们掌握各种实用技能,并引导其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从根本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层融合。但需要指出的是,现阶段,高职德语在具体教学质量上,仍无法从根本上满足现实需要,学生德语水平层次不齐,许多学生存在着比较差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能力。针对此情况,将能力本位教育应用其中,有助于其知识的丰富及能力的提升,本文对具体的应用对策作一探讨。[1]
  一、何为能力本位教育
  所谓能力本位教育,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一种当前比较流行且实用的职业教育体系,同时还是国际社会当中有关职业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其将岗位操作技能的获得作为基本目标,注重能力的基础作用。此体系对职业教育有明确阐述,指出其根本任务就是最大程度提升受教育者的从业能力与操作水平,并非单纯性指的是知识水平;另外,能力本位教育将职业角色活动的全面分析当作基本出发点,提供各种实用平台,展开系统化的培养、培训,使对象有满足岗位需要的能力与知识水平,此乃其根本原则;该教育体系注重学员在整个学习体系当中的基础地位,其工作核心就是帮助学生,使其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得到提升。针对其理论来讲,主要包含:在整个职业技术教育的运作体系中,尽快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需要,而在所开设的主干课程方面,须依据社会的总体需要与要求,及时或者实时进行调整;而在设置课程时,以及制订教学计划时,需要依据各个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并非课程需要;所用教材必须是管理或技术比较成熟的标准;而在设置基础课程方面,则需要依据专业课程的实际需要来进行,够用便可。[2]
  二、能力本位教育的基本要素分析
  从基础层面来分析,能力本位教育的要素主要有:(1)授予职业学分,或者是资格证书;(2)在管理上的严格、科学,在教学上的方法多样与灵活;(3)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与自我学习,并将能力标准作为基本参照,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进行评价,也就是运用标准参照评价,而并不是常模参照评价;(4)将能力作为整个教学的根基,分析具体的能力观,对能力标准加以明确;把能力标准向课程转换,一般情况下,需要选用模块化课程。(5)将职业能力当作整个教育的根基,且将其当作教育评价标准,以及作为基本的培养目标;除此之外,还借助职业分析所明确的综合能力,当作学习的主要科目。利用职业能力分析表,将各种能力以从容易到难的顺序给罗列出来,以此为基础来罗列学习计划与教学计划。
  三、高职德语教学中能力本位教育的应用策略
  1.借助能力本位教育理论,对教师教学理论与专业知识进行实时更新
  在高职德语教学中,由于学生整体学习能力参差不齐,需注重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与交流水平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应积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德语知识与技能,开展有目的性、全面性的实践活动。在整个德语教学活动当中,教与学是其不可分割的重要构成。伴随社会对职业人才需求量的日益增多,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往往无法从根本上满足职业对德语学习的各种要求。针对从事高职教学的老师,除了要跟得上职业教学专业与职业领域当中高速发展、更新的新知识之外,还需要大胆创新,找寻更加适合社会发展需要,尤其是人才发展需要的新路径、新方法,更新与完善教师的教学理论,丰富其教学知识;此外,还需多参与实践,强化操作技能,更好的为学生而服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积极改革德语教材
  在语言教学当中,教材为其不可分割的重要构成,直接影响教学大纲,甚至还决定着练习的设计与安排。针对高职德语教学而言,并未规定必须使用相同教材,各个学校可结合自身实况,酌情选择符合自身需要的教材,但针对传统的高职德语教材来讲,其虽然有着较多的版本,但各版本在具体的内容上,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的德语教材,并没有太大差别,理论性较强。所以,高职德语教材需要基于能力本位教育理念,除了在教学内容上需要尊重学生的现实需要,将学习者的主体需求反映出来之外,还需要紧密联系其生活与实际,不仅要追求实用性,而且不能忽视学生的内在需求与兴趣。还需要指出的是,针对德语教学内容来讲,其往往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时代性,需要于与高职各专业的基本要求与特点相适应,将实用为主及够用为度的基本原则给体现出来。为了能够从根本上做到此点,学校可邀请岗位一线人员来校指导,从中了解当前岗位的基本要求,明确教学内容与方向,并通过对各种德语教材进行对比,从中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教材。[3]
  3.对德语教学方法加以改革
  高职德语教学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针对此要求,需要依据现实情况,运用符合高职学生特点,且满足培养总体目标的教学方法。高职德语教师需要以德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中心,采用各种实用、有效的方法,并多组织与德语学习相关的活动,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化发挥出来,锻炼其德语口语能力,强化其听力水平;另外,还需培养他们创造性学习、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本领。与其它层次的德语教学相同,高职院校在设置德语课程上,也需要围绕教学手段,开展深层次改革,比如制作多媒体课件、多功能语音教室进行教学等,以此来提高整个德语教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
  结语
  综上,针对高职院校来讲,积极构建具有高职特色的德语教学体系,提升德语教学质量与效率,实为一项十分龐大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紧密切合社会人才需要及趋势,积极改革教学纲要,调整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罗琛.二外德语教学的能力本位教学模式设计[J].北方文学,2018(5):157-157.
  [2]刘冰尧.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学周刊,2016,12(12):182-183.
  [3]徐红燕.能力本位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2):202-2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17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