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针对性护理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针对性护理对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乙组(20例)、甲组(20例)。乙组是一般护理,甲组是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自理能力评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两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甲组显著高于乙组(P<0.05)。护理后,两组的自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甲组显著高于乙组(P<0.05)。甲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乙组(P<0.05)。结论: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自理能力以及满意度。
【关键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针对性护理;髋关节功能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主要是通过人工关节置换全部或者部分髋关节,对关节的运动功能进行重建,主要是用来治疗股骨头无菌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等[1]。人工髖关节置换术可缓解机体疼痛,使肢体功能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但是在术后患者的康复期较长,需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来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本研究旨在探讨和分析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针对性护理对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产生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做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乙组(20例)、甲组(20例)。甲组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44~81岁,平均为(59.12±3.58)岁。乙组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45~80岁,平均为(59.19±3.6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可做对比。
1.2 方法
乙组是一般护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伤口引流量,体位指导、心理指导、预防感染、出院指导等。甲组是针对性护理:康复训练,在术后第1天给予患者足趾、踝关节活动指导,做股四头肌长收缩训练,对下肢肌肉进行按摩,避免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肌肉萎缩;术后第3~5天进行CPM运动锻炼,从25°开始,每次1~2h,2次/d,之后每天增加5°~10°,保证手术2周屈髋90°,并给予直腿抬高训练,每次40下,3次/d。非骨水泥固定患者在术后第5~7天做不负重拄拐练习站立,髋关节屈曲少于60°;骨水泥固定患者在术后第3天下床活动,床边站立。术后1周后可扶拐行走,患肢不负重并外展30°,家属或者护理人员在旁看护避免发生意外,遵循先双拐后单拐的原则。
1.3 评价标准
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对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百分制,所得分数越高其髋关节功能越好[2]。采用Barthel指数对自理能力进行评估,百分制,所得分数越高其自理能力越强[3]。采用医院自制调查表对满意度进行评估,分不满意、一般满意与极其满意,总满意=极其满意+一般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由(±s)表示髋关节功能评分、自理能力评分,行t检验;由%表示满意度,行χ2检验。以P<0.05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髋关节功能评分
护理前,两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间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甲组显著高于乙组(P<0.05)。详见表1。
2.2 比较自理能力
护理前,两组的自理能力评分间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两组的自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甲组显著高于乙组(P<0.05)。详见表2。
2.3 比较满意度
甲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乙组(P<0.05)。详见表3。
3 讨论
临床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属于常见的一种术式,是通过人工关节假体对髋关节的运动功能进行恢复和改善的修复手术之一。存在以下适应症时可实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髋臼破坏重或者存在明显的退变,严重疼痛,关节活动明显受限,对生活、工作产生严重的影响;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陈旧性股骨颈骨折合并股骨头坏死,变形严重,塌陷以及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性髋关节炎,患者关节强直,且病变稳定,膝关节的活动良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以及髋关节融合术失败的患者。对于需要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来说,其承受较大的病痛折磨,在实施手术治疗后,可解除其关节疼痛,并明显恢复关节活动功能[4]。手术成功是得到较好治疗效果的基础,而积极有效的康复训练是患者髋关节功能是否恢复的关键。患者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易出现感染、脱位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致使手术效果不佳或者失败。在一般护理中要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避免手术并发症发生,保证手术效果;应重视康复训练,来促进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康复训练遵循尽早训练、循序渐进、训练量适宜以及持之以恒等原则[5]。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两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自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护理前(P<0.05),且甲组显著高于乙组(P<0.05)、甲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乙组(P<0.05)。
综上所述,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针对性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自理能力以及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田桂香.“三防三位”针对性护理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假体脱位的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14):176-179.
[2] 高秀荣,张艳红.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价值[J].智慧健康,2018,04(25):145-146.
[3] 汤日晓,王志红.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预防护理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04):149-150.
[4] 苏印.年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焦虑状态的护理干预[J].医学美学美容,2018,27(05):90-91.
[5] 廖素梅,李莉,张晓丹.预见性护理在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7,07(35):268-26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7991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