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中职数学学生解题能力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中职生因为数学基础薄弱,通常对数学课程学习的兴趣并不浓厚。由于数学学习兴趣相对匮乏,造成数学解题能力偏弱,数学成绩的提高也就面临很大阻碍。当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时,积极性受挫,渐渐对数学也就丧失了兴趣。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也在不断下降,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从中职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入手,提出部分行之有效的对策,希望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成绩。
[关 键 词] 中职学校;数学;解题能力;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2-0190-02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能够对个人综合思维能力起到提升作用,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石。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对数学问题进行科学分析,解決所遇难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重建数学知识体系。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将数学解答思路详解给学生,启发学生,让其发挥自主学习能力,解决所遇问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数学教育从小学到大学,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更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尽管如此,传统数学教学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学生主体地位无法体现、教学方式僵化等。因为学生学习方式较为被动,主观能动性无从发挥,就造成学生数学解题能力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一、中职数学学生解题中存在问题
(一)知识内容相对单一
中职生相较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本身对学习的兴趣较小,接收知识时也是比较被动的,因此这就导致学生自身的知识量并不能很好地应对考核,没有将书本知识更好地与实际相结合。
(二)知识体系机械化
学生学习过程中,尤其是中职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教师对其知识的传授,如果还是采用传统方式开展,是不足以解决中职生所面临问题的。基于此,教师应该从多方面与学生进行互动。在我国应试教育影响还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教师从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还没有科学的认识。因为学生在学习中,更多是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位置,其在学习中的能动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在考试的要求下,学习带有了一丝功利性,一旦考试结束,所掌握的知识可能就会快速遗忘,而且概率较高。与此同时,知识的延伸性以及扩展性等都略显不足。
(三)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因为学习中,学生更多是被动接受的状态,在中职阶段的知识体系中,输出要大于输入,学习心态不足,自主学习意识还不够强烈。这是因为中职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的欲望不大,其自身也缺乏对课外阅读学习提升自我能力的认知。大部分学生有自暴自弃的心态存在。
(四)知识体系相互脱离
中职阶段的课程知识应该是互通的,虽然独立存在,但若是否认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就会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彼此脱离,知识体系的图纸就变得极为空洞。知识体系被称为体系的原因就在于本身应该是立体、多元的组合形式。中职生因为所学的知识是局限性的,对知识之间的联系还没有清晰的认识,他们在自我结构体系的建设中也有较大困难。
二、中职生数学解题能力提升对策
(一)建立有效的“错题集”
教育的真正意义不仅是让学生通过老师的教学掌握到某一方面的知识,更是要让学生能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并且在教师的教学引导下,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形成自学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提高其自身的综合能力水平。“错题集”的建立就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记忆和理解的方式纠正学生错误思维,使其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中学生数学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下面方式来提高学生对错题集的使用。
1.分类整理
中职教育阶段数学题目类型更加多样化,学生在错题收录过程中,应当根据题目类型进行分门别类的收录,这样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更方便针对同一类问题进行复习和巩固。针对相同知识点的问题,学生可以收录几道重点的错误习题,加深自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2.不断复习
温故而知新,学生时常复习对以前学的知识,来巩固自己学习成果。“错题集”建立的根本意义就是为了让学生不在重复的一个地方犯错误,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回头看,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不要忽略原来的错误,实时更新自己的数学思维。
3.编制习题
为了帮助学生不再重复犯错误,可以在“错题集”中选择重点的习题,进行重新编排,在不改变知识点的情况下,变换题目内容,让学生进行解答,从而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点,是否对原来的错误思维有所改正,考核“错题集”使用效果。
4.定期交流
每个人所犯的错误可能不尽相同,但是由于中职生以及同一班级的学生都是在同一个教师的授课指导下,因此往往他们所犯的错误具有一定的共性,通过定期检查或让做的较好的学生分享解题心得,从而达到减少学生出现错误的目的。
(二)加强课后解题总结
按照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理念,人类对未知的事物在潜意识下具备想要学习的欲望,而学习可以说是学习者发挥内在潜能的过程。对此,就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更多是在学习过程中得以体现的,教师的任务是不仅是给学生传授新知识,还有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为他们提供科学合理的解题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学生就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习惯等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教师只需发挥引导作用即可。 与此同时,按照有意义的学习观来说,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才能体会到学习对自己的帮助与意义,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解错题的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日常的错题加以重视。课后,针对错误题型等进行反思与总结,进而从中寻求错误的原因,培养学生高效解题的能力;另外,还要培养学生正确解题的方法,让其考虑自身学习需求;经过反思与总结之后,学生可以从中获取新的解题思路,起到发散思维的作用,进而有效解题的错误率降低。这项教学活动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以此能够使学习更加持久和深刻。所以,加强学生对课后解题的总结,能够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降低解题错误的概率。
(三)加强针对指导训练
通常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因为自身知识水平有限,能力水平有待提升,加之题目类型不同,所犯的错误也略有差异。主体性教育理论中提出教学应该做到以实际為依据开展教学,遵从学生的主体差异,不仅要能够发挥学生的个人才智,还能够做到重视个体差异,对主体观念进行反思。这就需要教师课堂教学结束后,于课后的辅导中,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辅导,按照学生实际所犯错误的类型,提出针对性的指导。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不但要能够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深入的剖析,还要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要在实践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部分学生典型的薄弱环节,教师要尽可能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例如,从形式上来说,一元二次不等式“aх2+bх+c>0”,不过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成立是附带一定条件的,即二次项系数不为零。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这能够让学生通过课后针对性的指导训练,巩固自身的薄弱环节,进而让学生可以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中,在此基础上提升个人能力。
(四)提高审题清晰能力
以主体性教育理论提出的“双主体论”基本观点来说,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教师虽然在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只是引导作用,并不能作为学习中的主体。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与引导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要真正参与其中,在落实主体性地位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个人综合能力,提高个人素质,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技巧。对考试题进行审题,是体现学生参与、自我主体落实的关键部分,也是解题的第一步。解题之前,只有先审清题意,才能够确定具体的解题思路,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对题意完全理解透彻的基础上,明确解题的方向,并根据题意,制定正确的解题方案。
例 已知关于х的不等式为mх2-2х-m-1>0,如果所有实数х不等式恒成立,求m的取值范围。
分析:本题属于中职一年级一元二次不等式教学中的一道常规题型,从形式上上看题目的设置可以划分为三个条件:第一,关于х的不等式;第二,mх2-2х-m-1>0;第三,不等式恒成立,所得出的结果就是m的取值范围。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作为指导。在对题目进行解答之前,给学生能够留出足够的时间,锻炼学生审题的能力,让其求出所需要的结论,总结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首先尝试对这道题进行解答,并且与同学进行交流,进而最大化地发挥发散自己的思维。学生在讨论与交流过后,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引导。教师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第二和第三个条件为依据,制定明确的解题思路,为科学制定方案奠定基础。进行方案的制定时,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若m=0,一元二次不等式是否满足第三个条件;第二,若m≠0,一元二次不等式y>0恒成立的条件就是图像都在х轴下方。所以,图像开口向上的时候,和х轴无交点,也就是△<0,这样就可以求得解。
数学作为基础的运用学科,对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中职学生由于数学学习兴趣缺乏,导致自主学习能力差,数学成绩不好,这就对中职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教师可以采用“错题集”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有针对性学习,减少学习阻力,采用符合中职学生学习模式的教学方式来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李丹村.关于培养中职生数学学习能力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6):83.
[2]廖桂兰.需要层次理论在激发中职生数学学习动机的运用[J].广东教育,2011(11):38-40.
[3]营丽.关于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1(6):274.
[4]夏宇峰.浅谈中职生数学学习困难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2011(12):126-127.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82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