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在当前中职汽车专业教学过程中,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之间的融合,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通过形象、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简要分析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含义,并探究在中职汽车专业教学中引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探究如何发挥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策略。
[关 键 词] 中职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1-0122-02
近些年,随着汽车行业领域经济的蓬勃发展,中职院校的汽车专业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大部分中职院校的汽车专业类课程以及实践教学部分都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教学环节,先理论、后实训的教学过程虽然方便安排学生上课的时间,但是却导致理论脱离实践,阻碍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而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以促进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的有效融合。在具体的汽车专业教学过程中,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就是将实训的设备以及教学的设备放在同一空间,在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齐头并进的过程中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一、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含义
一般来讲,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就是将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突破了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现象,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环节分布得相对集中。理实一体化教学强调突出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教师通过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需求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让师生之间共同学习、共同实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构建出完整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实践技能的教学框架,丰富课堂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中职汽车专业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在整个一体化教学环节中,直观和抽象交替出现、理论和实际共同进行,“理中透露着实,实中透露着理”,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
二、在中职汽车专业教学中融合理实一体化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可以充分体现职业教学特色
中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就是为社会培养高水平、专业化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因此,中职院校要结合市场的需求以及学生未来就业发展的方向科学地设置专业化课程内容,注意控制好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的时间比例。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试图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框架,在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过程当中进一步加强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由此可知,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当前中职院校开展教学的鲜明特征。
(二)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随着职业院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多,生源的质量也越来越得不到保障。大部分中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及创新能力不强,在学习过程中缺少明确的目标,没有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意识。因此,在中职汽车专业教学中融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教学情景,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内化理论知识,还能够掌握专业技能。与此同时,这种模式也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给予学生自信心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有利于实现分层教学目标
大部分中职生都是由于父母的劝导选择了中等职业学校,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生活环境之间有很大差异,因此导致学生的学习目的以及学习态度都各不相同。但是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可以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观点,给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讲解知识内容,同时布置不同的作业任务,结合多样评判标准从而进一步实现分组实训、分层辅导以及分层管理的教学模式。
(四)推动研究性学习的开展
在中职汽车专业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研究性教学的模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可以首先设置一个关于课程的问题,并同时给学生创造科学合理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能够通过自主探究和思考对信息内容进行收集和整理,使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教学阶段中,教师可以选择汽车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通过营造科学研究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并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讨论和研究,从而在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当中实现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在中职汽车专业教学中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侧重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在中职汽车专业教学过程中,实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教學中突出以学生为本体的学习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但是通过对当前的中职汽车专业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大部分学生都缺乏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学习方法不科学且缺少自主思考、探究的意识,同时学生的课堂学习氛围较为懒散,有一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严重扰乱课堂秩序,甚至还会出现一些安全事故问题。因此,中职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学生管理工作,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创设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设备场所
在中职汽车专业教学过程中,中职教师需要将教学任务以及企业、社会需求之间实现零距离对接,尽量将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操作安排、设置到相同的场所,让学生可以通过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实践操作,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加强巩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中职院校也要修建汽车专业的一体化教室,科学地将理论教学场所和实践操作室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配备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以及实训设备等。当教师在讲解完专业理论化的知识之后,学生就可以马上进行实践操作,充分体现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思想。 除此之外,学校在加大硬件设备投入的过程当中,也可以结合学校的办学条件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完善教学设备和场所。通过由企业提供基础的专业实训设备,校企双方之间可以共同培养符合企业专业化需求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同时及时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向,有效提高中职汽车专业教学的实训效果。
(三)加强教学软件的建设
由于汽车的结构较为复杂,直观可视性相对较差,加之中职院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较差,教师在讲课时无法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因此,学校要注重加强汽车专业教学软件的建设和开发,教师通过给学生播放动画、微视频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与此同时,这种方式还可以有效地弥补教学实训工位的不足。
(四)侧重完善考核與评价机制
在中职汽车专业教学过程中,考核与评价一方面能够方便中职院校对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检查和了解,还能够使教师通过院校采取的考核方式实地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心理以及学习方法做出正确的引导。因此,一个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对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职院校汽车专业教学需要结合专业的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标准。
由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以及学生技能的形成过程,因此,相应背景下的教学评价机制也要区别于传统的评价体系,要注重突出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通过提高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所占据的比例,平时成绩就是学生在日常的实践操作、习题测试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方面整合而成,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真程度,还有利于学校和教师更加全面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和检查。当每个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教师都要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进行最终评价和考核,在肯定学生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小组之间交流、分享经验,并且帮助学生及时分析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反馈信息,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经验,完善学生的知识构架和实践水平。
(五)健全专业教学的师资队伍
在中职汽车专业教学阶段,高水平、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专业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还需要具有熟练的实践操作技能。中职院校要培养出既是教师,又是技师,既能够从事专业理论的教学工作,又能够从事指导学生技能训练的新型教师。
中职院校在建设汽车专业师资队伍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模块按照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要求,将原来的专业课程教师以及实训指导教师采取优化配置,使教师在教学的实践过程中相互渗透、取长补短。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举行教师技能比武活动,将比赛结果与年终奖励进行挂钩,充分激发教师参加比赛,提高学习技能的积极主动性。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在假期期间组织学生参加省级的培训,或者安排部分教师去企业工厂中参加顶岗实习,并有企业进行最终的考核,创新多样化的培养方法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综合素养。
四、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方面,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单纯地指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在形式上的简单组合,而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技能技巧等方面全方位地进行培养和发展。另一方面,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也不能够轻视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理论知识,学校在增加实践课时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决实际问题的素养。除此之外,这种教学模式也并不适合于所有的课程,主要还是适用于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课程。
总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善了传统的教学观念,通过创新教学实践操作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中职汽车专业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中职院校还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考核与评价机制,创设实践教学的设备场所,全方位地为汽车专业教学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建军.浅谈“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学校汽修专业的应用[J].科学咨询,2017(7):12-13.
[2]李劲夫.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8(9):3-4.
[3]夏华丹,涂志军.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汽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教育,2016(12):34-35.
[4]李兴峰.中职汽车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有效性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7(1):234-236.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89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