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技能课前专业见习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目的 探索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课之前参加专业见习的教学模式。方法 将我校2015级口腔修复工艺专业89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46)与对照组(n=43),分别采用课余组织参加专业见习与课余参加校内统一课外活动形式教学。结果 实验组6门专业技能课考核成绩和5项实践技能评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专业技能课前专业见习是提高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学生专业技能课程理论成绩和技能水平有效的辅助措施。
  关键词:专业技能课;见习;口腔工艺技术;口腔修复工艺专业
  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目前实行的教学计划第一学年主要安排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只有口腔解剖与牙雕刻技术一门,其余专业技能课均安排在第二学年;第三学年顶岗实习。职业生涯规划课则作为各专业通用课在第一学期完成。所以学生入校后第一学年对所学专业的认识机会很少,对未来岗位性质、任务、需求的认识更少。造成本专业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目标不清晰,学习专业的动力不足,学习方法延续初中死记硬背的记忆学习法。现代学徒制双主体育人模式强调校企深度融合,采用1.5+0.5+1或1+1+1等培养模式,入学后第一年或1.5年在学校学习,接下来的0.5年或1年到企业岗前培训,最后一年顶岗实习。在校学习期间虽有企业文化渗透,但内容多是以企业介绍为主,形式以企业师傅进校园为主。学生对专业和岗位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听说教的层面。因此学生在这一时期对专业的认识不全面。
  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特点是涉及的专业技能课程多,包括口腔医学基础、口腔临床医学、材料学、工艺学、口腔医学美学、生物力学等。口腔修复工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制作出精美的“人工器官”的口腔修复技师。口腔技师既是“人工器官”的制作者,又是无暇“艺术品”的塑造者。在短短的3年时间怎样培养出高素质的口腔技师是每一位口腔修复教育工作者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作者通过多年口腔修复教育教学实践的总结,发现学生入学后早期有计划组织专业见习(以下简称见习),使学生充分认识所学专业,以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内动力。对后续专业技能课学习、专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能训练都具有明显的带动作用。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研究对象为山东省莱阳卫生学校2015级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新生89名。入学时随机分成1班和2班两个班。1班为实验组(n=46),2班为对照组(n=43)。
  1.2方法
  实验组学生每5人一组,入学第一年第一学期,利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到口腔门诊及实验室见习,见习内容包括:口腔修复门诊见习、认识不同修复体、先进的设备、义齿制作工艺流程见习和义齿加工企业岗位见习,总学时36学时。教师提前按见习内容有计划地设计教学项目,根据见习项目准备临床病人及修復体,使学生“零距离”接触临床,对各种修复体有直观的认识,见识时教师根据不同修复体做简要讲解,如见识到烤瓷熔附金属全冠时,介绍这种修复体的历史、结构、各部分的作用、修复体的性能等,使学生先认识这种修复体。对照组按照学校安排参加校内统一的活动,包括企业进校园宣讲、职业生涯规划宣讲等活动。二年级末将实验组和对照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理论成绩作对比研究;实践课实际操作能力作评估对照研究。
  2结果
  2.1两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理论成绩比较见表1(`X ±S)
  2.2两组实践技能评估比较见表2
  3讨论
  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两组实验技能的5个观测点皆有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2;6门专业技能课理论成绩中,口腔解剖生理、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口腔正畸工艺技术、固定义齿修复工艺技术成绩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口腔材料学、口腔预防保健成绩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1;后续实验课成绩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分析其原因:口腔解剖生理、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口腔正畸工艺技术、固定义齿修复工艺技术这四门课形态学内容较多,要求空间想象能力和立体感较强,美学修养要求更高;而口腔材料学、口腔预防保健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专业见习对培养学生的立体感、动手能力、理解能力,提高其审美能力有明显效果。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中强调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教育部2014年组织编写的中等职业学校口腔修复工艺专业教学标准中指出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培养目标是坚持立德树人,面向医疗卫生机构口腔科、口腔专科医院(门诊)、义齿加工机构、口腔医疗设备与材料销售企业等,培养从事义齿修复、加工及矫治器制作、相关产品销售与管理工作,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1]。这是本专业学生培养方向和目标,具体体现为专业素养、操作技能、美学修养和专业学习能力、方法等。
  传统的教学顺序是依次学习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学习文化课的半年到一年时间内学习的专业课程较少,专业基础课实验较少理论内容较多,学生不熟悉自己所学的专业,对所学专业的内涵、发展前景信心不足。因此,学习专业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
  由于家长、学生对职业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存在“职高无用论”的思想怪圈[20],中职学生又面临社会和网络游戏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限制了其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养成,不能满足口腔修复行业的需要,毕业后需要很长时间通过岗位工作方能养成,许多学生会因为不能适应岗位需求而离开口腔修复行业,重新选择和学习新的工作。
  目前流行的教学模式是:入学后1-2年公共基础课,入学后第一学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只有口腔解剖生理学、专业技能课集中在第二学年,第三学年顶岗实习,且专业课教学方法是先讲理论后进行相应的实践内容。这种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导致的结果是:理论学习和实践技能训练脱节。学生学习理论时对理论内容理解困难;实践课时不能用理论指导实践,动手能力差,看过示教后无从下手。   入学后第一学期有计划的组织学生到义齿加工企业专业见习,可以使学生尽快熟悉所学专业概况和人才需求规格,以调整自己对职业教育在认知和行动上的偏差,唤起学生专业兴趣和学习自信心[2]。在《口腔解剖生理》和《牙雕刻技术》学习过程中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觉的注重专业素养的养成、操作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术的学习能力提高,逐渐热爱所学专业。
  专业见习可贯穿于在校学习的全过程,通过见习对各种修复体有直观认识,为理论学习打下形态学基础。培养口腔修复所需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也不是单纯学习理论能达到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印证中提高。通过见习学生熟悉各种操作技能,并在專业技能课程学习中熟练应用。
  专业见习有利于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养成。职业素养主要包括个性品德、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它是劳动者胜任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职业素养的高低及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就,关系到职业生涯能否可持续发展[3]。体现在对本专业专业文化、专业内涵的深刻理解、对作为“师傅”的专业技术人才的技能和人品的深入认知、学习专业技能所必需的“用心听”“认真看”“随时记”“勤于思考、勤于练习”的习惯,还包括传统学徒制所说的“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偷艺”“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所涵盖的“悟”。除此之外,专业素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技能”的学习能力,如持工具的方法、双手合作的技巧、审美、尺寸的认知和把握、画图、立体感、干净利索的操作习惯等。
  基于以上研究,笔者认为专业见习可以贯穿于中职口腔修复工艺专业学生2年在校学习的全过程,根据不同时间段所学课程设计专业见习的方向(见图1)。
  图1 不同时间段见习方向安排
  参考文献
  [1]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医药卫生类.第2辑[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6
  [2] 韦文合.论中职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J].科教导刊2014年5月(上)212页
  [3] 庞文渌.高职生职业素质现状及培养模式的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24(8):10
  作者简介:战文吉,1967年出生,男,山东省莱阳市人,高级讲师,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从事口腔医疗和口腔修复学教育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0926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