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疗效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研究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先天性缺牙悲者为研究对象,共10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口腔修复治疗,在临床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临床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语言和咀嚼功能都有所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差异较大,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治疗先天性缺牙采用口腔修复治疗取得的治疗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关键词]口腔修复;先天性缺牙;咀嚼功能
  [中图分类号]R78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03—0103—01
  在牙科,先天性缺牙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发病原因是牙胚在形成的过程中没有发育完全,进而没有形成牙齿。先天性缺牙会对口腔的牙列完整性造成不利影响,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患者极有可能出现牙齿倾斜甚至脱落的现象,影响到患者的言语功能。除此之外,先天性缺牙还会引起口臭、牙周病等问题[1]。本次研究以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疗效为中心,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在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先天性缺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方法平均分成两组,每组50人。其中,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7:23,年龄范围为18—57岁,平均年龄(29.23±2.75)岁,实验组男女比例为26:24,年龄范围为19—58岁,平均年龄(29.32±2.73)岁。这些患者全部符合先天性缺牙的判定标准,在临床治疗前均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能够积极的配合此次治疗。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待患者入院后,由医护人员带领患者检查口腔,掌握患者口腔中牙齿的基本情况,在X线检查后,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口腔清洁。
  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法方法,充分考虑患者的缺牙数目、缺牙的位置以及相邻牙的基本情况,经过全面的分析之后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使用专业的矫正器正畸患者的牙齿,帮助患者的上下牙保持整齐,同时还要矫正错位牙齿或者是倾斜的牙齿,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的基牙、中线以及尖牙的位置做出调整,保证牙齿的正常覆盖。
  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之上施行口腔恢复,首先用排龈、备牙等为患者制作修复体,然后开始冠桥,为基牙选择一个恰当的位置,接着确定种植义齿的位置,合理控制义齿之间的距离。最后对密合度做出调整,保持一个科学的牙线距离。
  1.3 临床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结束后,对比实验组患者与参照组患者之前的功能差异,主要观察患者的咀嚼功能以及语言功能,各功能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证明治疗的效果更好。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1)中性牙颌水平接近第一恒磨牙。(2)牙齿整齐、自然,美观度高,有较好的牙颌功能。(3)前牙的覆盖情况较好。(4)术后一年没有复发情况。(5)言语以及咀嚼功能恢复正常。(6)牙齿的平行度良好,不存在根尖吸收的问题。符合6点、5点、4点及3点以下分别判定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依据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x±s)表示,x2值检验,组间行t值,P<0.05,两组数据含有差异性,含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2.1 认知功能比较
  临床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咀嚼功能以及语言功能无明显差异,不包含统计学含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均有所提高,但实验组的提升幅度较大,两组之间差异明显,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2.2 临床疗效比较
  临床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参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2%,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包含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按照先天性缺牙患者的缺牙程度度以及是否存在全身症状对患者进行分类,可以把先天性缺牙分为三类,分别是大部分牙先天缺失、部分牙先天缺失、所有牙全部缺失。如果患者缺失的牙数量较多,很可能导致面颊缺少支撑,面部下垂。如果患者缺失单侧牙,会导致面部不对称,不协调。缺失侧磨牙会对患者的咀嚼功能造成影响。总的来说,牙齿缺失会影响到患者的咬合功能,致使牙槽骨萎缩,产生食物嵌塞问题,进而引发口腔疾病[3]。
  口腔修复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治疗下领紊乱、矯正牙周病的方法,这种治疗方式通过对人体特点的分析,采用人工修复的方法,能够更为有效的治疗口腔畸形问题,同时也可以更好的治疗面部畸形,实现更好的复位效果。口腔修复的主要技术是正畸治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患者的上下领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有利于改善上下牙齿之间或者牙齿与颌骨之间的关系,达到治疗的目的[4]。在本次研究中,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无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的咀嚼功能及语言功能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间的差异较大,包含统计学含义(P<0.05),临床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2%,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更好。结束语
  综上所述,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加以推广与使用。
  参考文献
  [1]谢东.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J].农家参谋,2019,01(04):275.
  [2]于晓燕.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疗效[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05(35):20+22.
  [3]贺明利,李刚,张春雨.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03(29):79—80.
  [4]杜凤娥.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05(19):109—1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387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