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把握数学本质让深度学习在探究中发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6-0123-02
  《軸对称图形》一课是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教材在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这是学生首次认识“轴对称图形”,学生在小学阶段对轴对称图形的再次认识将出现在四年级下册。这初始的第一课,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把握数学的本质,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教学中需要关注的。
  一、准确把握知识,理清相关概念
  关于轴对称图形,教材中出现了“对称”、“轴对称图形”、“对称轴”等相关的概念,对这些概念的认识、理解对教学的展开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有充分的认识。“对称”是相对于物体而言的,我们可以说某建筑物或某件物品是对称的,但是不能说某一个建筑物或某件物品是轴对称图形;可以说某一个具体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不要说某一个具体的图形是轴对称的;可以说圆的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这个圆的对称轴,不能说圆的任意一条直径都是这个圆的对称轴。此外,轴对称图形(或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中的对应部分(如对应线段、对应角等)的形状、大小是一样的,并且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厘清了上述相关概念,更有利于对本教材内容的把握。
  二、深入研究教材,理清教材脉络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知对称的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难点是在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正确的画出轴对称图形。教材共安排了两道例题、6道“想想做做”,在“想想做做”的后面安排了“你知道吗”和实践活动“奇妙的剪纸”。例1感知对称现象。教材的意图显然是先出示天安门、飞机、奖杯等物体(模型),要求学生观察它们的共同特征,然后得出“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并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再找出一些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通过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感知对称的现象。接着,教材把上面的物体抽象为平面图形,引导学生通过对折,发现在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并初步描述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在这里,教材结合图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对称轴”。例1后面安排了一道“试一试”,让学生从一组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找出轴对称图形,一方面巩固认识轴对称图形,另一方面为以后研究探索基本图形(等腰三角形、长方形、菱形、等腰梯形,正多边形,圆)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打下基础,这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学习轴对称图形的主要目的所在。
  三、多方思考,促进思维能力发展
  1.把握知识的生成点
  在备课的过程中,尽量尊重学生的基础性资源,从学生熟悉的苏州园林中收集对称物体,让学生在同类物体的观察对比中,主动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即这些物体都是对称的。在学生充分认识了生活中的对称现象后,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将这些物体的正面沿轮廓画下来,让学生真切体验从立体到平面,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样设计主要考虑调动学生的经验储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体悟到,今天这节课研究的不再是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而是平面图形的对称。
  2.找准研究的聚焦点
  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要求学生利用初步的概念进行判断,通过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哪些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因此课堂上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一些平面图形,如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这里只对图形的个案,也就是针对具体的图形进行判断,不对一类图形的整体进行判断。但学生在交流时容易说成“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诸如此类并不科学的结论,为了避免这样的混淆,我给每个平面图形都标注了序号,学生在猜想判断、研究交流时,就自然而然地从关注图形本身是不是轴对称图形,聚焦到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以及得出的结论上来,序号的使用尽量避免了让整堂课的教学目标被拔高,也凸显了三年级学生学习轴对称图形的价值和意义。另外在标注序号的时候,我将序号标在了下方,没有放在图形的中间,也是为了避免增加序号对学生判断的干扰。
  3.预留空间,实现思维外化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语言是思维的外壳。爱因斯坦曾经指出:“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因此,在课上,我尽量营造出分享交流的平台,让合作小组在操作活动后,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想法,通过教师点评、同伴互学的方式,课堂上尽量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提出困惑。当学生的数学表达不够厚顺畅时,同伴互助、教师点拨,帮助学生进行表达,通过各种层次的交流,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努力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4.经历数学活动,积累活动经验
  (1)细化活动步骤,催生操作经验
  众所周知,学生学习数学感到困难,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因此,教师需要重视直观教学手段的运用,特别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细化操作活动的设计,以更好地随学生感性的活动经验。
  例如,本节课学生在认识“完全重合”时,我就分以下几个层次展开:
  A.在认识“对称”时,通过观察,初步感知,对称的物体两边的大小是一样的,形状也是一样的。
  B.第一次认识“完全重合”时,先请每位学生自己将玄妙观的平面图对折,通过对折的活动,学生亲身感受到,折痕的两边是重合的。这时学生的感受仅仅是初步的,粗略的,不完全的。此时,我引导学生具体观察对折后,折痕两边的边和边,角和角以及内部,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像这样把一个图形对折后,两边的边和边重合,角和角重合,没有多出的部分也没有缺少的部分,数学上就称作完全重合”。
  C.请学生先判断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然后对有疑问的图形通过对折的活动进行验证。此时学生先进行判断,就可以利用前面操作活动中积累的经验进行初步的判断,这样的设计主要想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性特点,学生有的可能判断的准确些,有的判断的有些误差,这些都是可以被允许的。此时请学生在小组里进行交流,遇到有分歧的,再通过操作活动进行判断。此时的操作活动学生带有明确的目的进行操作,就是想通过多种折法,看看是否有一种折法能让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这次操作对学生而言又提升了要求。在这里,无论学生的判断活动还是验证性的操作活动,都仅仅围绕将图形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是否完全重合,这一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概念,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围绕问题争论,催生思维经验
  在本节课中,学生出现了几次问题的争论,例如学生第一次判断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时。学生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就对一些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产生不同意见。比如说这里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我将学生在小组中可能产生的有价值的争论进行了放大,如长方形,通过多种对折方法的展示,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图形只要找到一种折法,能使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重合,它就是轴对称图形。
  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发展数学思维,而数学思维的经验需要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步积累。上述教学,学生在出现思维误区的时候,我先不给学生结论,而是鼓励学生进行辩论,学生在辩论的过程中试图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分析问题。最终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反向思考问题,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积累了思维的经验。
  作者简介:
  章春玮,女,江苏苏州人,汉族,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从事小学数学教育工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57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