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早期肠内外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长期昏迷患者预后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肠内外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长期昏迷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以2016年1月~2018年1月入住本院行手术治疗后长期昏迷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8例给予单纯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38例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营养支持治疗第7天,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各营养指标水平及GCS评分均明显更优,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不适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31.58%、28.95%,明显低于对照组,营养支持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预后分级为I级者所占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V级者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有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结论:早期肠内外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长期昏迷患者营养状况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早期肠内外营养;重型颅脑损伤;长期昏迷;预后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长期昏迷的患者由于意识不清醒,无法自主进食,加之伤后及和术后患者下丘脑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增加,另外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下激素释放增多,使得患者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能量消耗增加[1]。因此对术后长期昏迷患者及早进行营养支持治疗,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了2016年1月~2018年1月入住本院行手术治疗后长期昏迷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开展对照讨论,旨在探讨早期肠内外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长期昏迷患者预后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6年1月~2018年1月入住本院行手术治疗后长期昏迷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中男女构成比为23:15,年龄28~56岁,均龄(40.68±9.32)歲,病程1~6d,平均(3.63±0.60)d,致伤原因:车祸伤16例,殴打伤10例,高空坠落伤12例;对照组中男女构成比为21:17,年龄27~55岁,均龄(40.62±9.36)岁,病程1~7d,平均(3.65±0.63)d,致伤原因:车祸伤17例,殴打伤9例,高空坠落伤12例。两组一般资料并无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P>0.05)。入组患者的家属对本研究均知情同意,该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3~8分,术后昏迷时间>7d,且无法自己进食;入院后均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去骨瓣减压术;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合并严重代谢性疾病和严重胃肠道疾病者;合并其他重要脏器损伤者;患精神疾病,无法配合治疗者;肠内外营养不耐受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第1天留置胃管,胃管末端尽可能置入幽门处,每天鼻饲前对胃潴留量进行监测,若胃潴留量<150mL,在没有胃肠道不适症状的前提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乳剂,每隔3~4h监测胃潴留量,若其>150mL,则暂停鼻饲2~4h。第3天开始以500mL肠内营养支持乳剂鼻饲,以25mL/h均匀静泵,然后按照每天所需量的1/4逐渐递增,直至达到肠内营养液要求的2000~2500mL全量。
  观察组患者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同对照组,肠内营养乳剂按照每天所需量的1/4逐渐递增,不足部分则以肠外营养补充,肠外营养液采用全静脉混合营养液,由20%中长链脂肪乳、18-AA氨基酸、碳水化合物及每天所需的维生素、微量元素、电解质等组成,其中糖脂比例为1:1,每天监测血糖水平,控制血糖在8mmol/L左右。
  1.3观察项目
  测定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时两组患者的总蛋白、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以此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时的GCS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价,分为I~V级,I级:死亡;II级:处于植物生存状态,仅有最小反应;III级:重度残疾,但清醒,生活需他人照料;IV级:轻度残疾,具有自主生活的能力,且可在保护下从事工作;V级:恢复良好,可正常生活[2]。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工作经SPSS19.软件开展;均数±标准差用以表示患者的计量资料,两组计量数据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用以表示并发症发生率及各预后分级比例,两组计数数据间比较行X2检验。P<0.05指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营养支持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营养状况的对比
  营养支持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各营养指标水平并无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P>0.05)。营养支持治疗第7天,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各营养指标水平明显更优,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如表1。
  2.2营养支持治疗前后两组患者GCS评分的对比
  营养支持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GCS评分并无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P>0.05)。营养支持治疗第7天,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GCS评分明显要高(P<0.05)。具体情况见于表2。
  2.3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分析
  观察组患者胃肠道不适发生率为31.58%(12/38),包括腹胀腹泻5例、消化道出血2例、呕吐和胃食管反流3例、便秘2例,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8.95%(11/38);对照组组患者胃肠道不适发生率为57.89%(22/38),包括腹胀腹泻7例、消化道出血9例、呕吐和胃食管反流3例、便秘3例,肺部感染发生率为55.26%(21/38)。观察组患者胃肠道不适发生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X2=5.441、5.506,P<0.05,两组间有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   2.4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分析
  从表3可得知,营养支持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预后分级为I级者所占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V级者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有统计学上的明显差异。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长期昏迷的患者早期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可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能量,纠正机体的代谢紊乱状态,改善内环境及营养状况,增强机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状况的改善,降低病残率及致死率。本研究中对照组单纯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第7天患者的总蛋白、血红蛋白、白蛋白水平及GCS评分均明显低于进行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的观察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预后分级为I级者所占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V级者所占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见早期肠内外营养较单纯肠内营养支持能够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肠内营养支持与人体生理需要相符,在防止胃肠粘膜损伤及萎缩的同时,可促进胃泌素的分泌,促进胃肠粘膜的运动,从而清除淤积的肠道内容物,避免了因胃肠粘膜损伤而导致的细菌移位,有利于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感染的发生[3]。但是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长期昏迷的患者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胃肠功能出现障碍,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及耐受性减弱,胃肠道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存在一定局限性,加之胃肠排空延迟,单纯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无法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4],因此需给予肠外营养进行补充,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不仅保证了患者的能量需求,避免了单纯肠内营养支持造成的营养不足,还避免了过早过量营养支持造成的腹泻腹胀、呕吐和胃食管反流、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5],本研究观察组胃肠道不适发生率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外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还可避免单纯肠内营养可能引发的胃肠粘膜损伤和萎缩、胃肠道菌群移位等不良情况的发生。
  综上所述,早期肠内外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长期昏迷患者营养状况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慧玲.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9):86-87.
  [2]陈国萍,陈锷峰,钱辉,等.早期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浙江创伤外科,2015,(1):26-27.
  [3]过群,高伟,张家留,等.不同营养支持方式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4,21(4):226-227,232.
  [4]张龙.早期合理肠内外联合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长期昏迷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響[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40-42,45.
  [5]邓峰,邓仁智,黄少伟,等.早期肠内外营养支持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长期昏迷患者预后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4,(11):1585-158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294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