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阳教授运用丹栀逍遥散治疗不寐等疾病经验举隅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 中醫在治疗疾病时讲究治病求本、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思维,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抓住疾病的病机,只要病机相同,即使不同的疾病,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方法来治疗。丹栀逍遥散是临床中常用的疏肝健脾的方剂,对以“肝郁”和“脾虚”为主要病机的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根据中医异病同治的思想,牛阳教授在临床中使用丹栀逍遥散治疗各种疾病,均获得了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 丹栀逍遥散;中医经验;异病同治
Abstract Objective:In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Chinese medicine pays attention to the thinking of treating aiming at its pathogenesis,treating different diseases with same method and treating different diseases with same method.In the process of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grasp the pathogenesis of the disease,as long as the pathogenesis is the same,even if different diseases,The same method can also be used for treatment.Dan Zhi Xiao Yao Powder is a commonly used prescription for soothing the liver and strengthening the spleen in the clinic.It has a good therapeutic effect on diseases with “liver depression” and “spleen deficiency” as the main pathogenesis.According to the thinking of TCM treatment of different diseases,Professor Niuyang In the clinical use of Dan Zhi Xiao Yao Powder to treat various diseases,have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 Words Dan Zhi Xiao Yao Powder;Chinese medicine experience; Treating different diseases with same method
中图分类号:R256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19.04.054
丹栀逍遥散出自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又叫加味逍遥散,是经典的中药配方,由当归、芍药、茯苓、白术(炒)、柴胡各5 g、牡丹皮、山栀(炒)、甘草(炙),各五分组成,为疏肝健脾的代表方剂。它由逍遥散加味而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逍遥散治疗血虚劳倦、五心烦、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悸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荣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1]。但在实际运用中,许多人因肝气郁滞日久,内生火热,此时单独使用逍遥散来治疗已经不能将火热平息,因此薛己在其组方中加入了牡丹皮和栀子,构成了丹栀逍遥散。牡丹皮可以用来清血分的伏热,栀子可以导热下行,用来清解肝中的郁热。丹栀逍遥散在临床中运用广泛,长期以来被用来治疗与“肝郁”“脾虚”为主要病机,并兼有“虚热”,以腹胀、呃逆、闷热、食欲不振、口干、口苦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各种疾病,在临床种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相关文献报道:丹栀逍遥散对气郁化火型抑郁症具有很好的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2];刘开等人运用丹栀逍遥散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发现丹栀逍遥散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伴有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3];丹栀逍遥散对于许多心系疾病如稳定性冠脉疾病、室性期前收缩、不稳定性心绞痛等都有较好的临床效果[4]。实验证实:丹栀逍遥散具有抗肿瘤的作用,李然等人通过裸鼠成瘤的实验发现:与模型组比较,丹栀逍遥散高、中剂量组对肿瘤组织质量有显著抑制作用,可改善肿瘤组织形态学,增加肿瘤细胞凋亡率(P<0.01),证明丹栀逍遥散能够抑制裸鼠乳腺癌肿瘤组织生长[5]。
对于丹栀逍遥散在临床中运用,牛阳教授认为:现代人们生活压力比较大,许多疾病的发生多与情绪变化有关。尤其女性,情绪对其身体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在中医理论中,肝的疏泄功能与人的情绪密切相关,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过大的生活压力和不良情绪都会导致人们出现情志不畅,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肝藏血,人在夜间平卧的时候血于归肝,并且人在睡眠时,正是肝脏发挥其解毒作用的最佳时间,当人情绪不佳时,往往会影响睡眠,出现肝郁血虚的症状。肝郁日久,郁而化热,临床就表现为情绪低落或易怒,并伴有胁肋部疼痛、头晕目眩、潮热、口干咽燥。肝属木,脾属土,木土相克,肝病往往会影响到脾功能的正常,导致脾胃虚弱,脾气弱则气血生化无源,就会出现饮食减少,精神不佳的表现。
丹栀逍遥散中,以柴胡为君药,柴胡的主要功效是疏肝解郁。人在抑郁或愤怒时,机体内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都会出现不同的反应,出现“肝郁”的症状,研究证实:柴胡可以降低人产生不良情绪时大脑皮质和脑干组织中的NE、肾上腺素、5-HT和多巴胺的水平,并抑制交感神经过度亢奋[6]。说明柴胡能够有效的缓解肝气的郁滞,使肝气条达。方中当归、白芍为臣药,当归具有很好的补血的作用,肝体阴而用阳,白芍具有养阴柔肝的作用。现代药理血研究发现,当归具有减少血栓形成、降低凝血,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7];而当归的补血作用主要与阿魏酸有关[8]。当归还可以通过增加脑神经源性营养因子的量和调控神经递质系统5-HT7受体靶点,起到抗抑郁的作用[9]。此外当归还有抗氧化、衰老和消炎镇痛等作用。白芍对肝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并且可以抵抗炎性反应发生,缓解疼痛,镇静安眠[10]。白芍养血柔肝的作用可能与其可以调节鞘脂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α-亚油酸代谢等相关代谢通路有关[11]。牡丹皮又名丹皮,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含有丹皮酚、丹皮酚苷、芍药苷、芍药酚、挥发油、甾醇生物碱等多种活性成分,可以保护心肌细胞,降血压、血糖,并对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2]。栀子的功效是泻火除烦、凉血解毒。研究发现,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其主要活性物质,它还具有抗炎、抗氧化、利胆、利尿、解热、镇痛、等多种药理活[13]。白术、茯苓、甘草,可以补脾益气,使气血生化有源;烧生姜可以温运中焦,佐以少量薄荷可清解肝气,透热外出。 1 病案舉隅
1.1 不寐 某,女,53岁,2018年1月30日初诊。夜寐不安1月余。患者诉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夜寐不安的症状,难以入睡,五心烦热,伴有左侧头痛,耳鸣,眼睛干涩,心烦急躁。月经不规律,周期3~4个月,色量正常,伴有乏力,饮食尚可,二便正常。观其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诊断:不寐,证型:肝火扰心。治以:疏肝泻热,养心安神。方药:柴胡(醋)15 g、当归15 g、白芍15 g、赤芍10 g、白术(炒)12 g、茯神20 g、酸枣仁(炒)20 g、远志15 g、女贞子12 g、墨旱莲10 g、牡丹皮(炒)12 g、栀子(炒)12 g、合欢皮12 g、夜交藤15 g、玫瑰花10 g、生甘草6 g。7剂,水煎服,早晚各服药1次,服药期间饮食清淡,不易过饱,规律作息,保持精神舒畅。后依据患者情况随证加减药物,连续服药3周后患者睡眠病情好转。
1.2 胃痛 某,男,51岁,2018年12月5日初诊。胃脘部胀满不适1月余,患者诉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胀满并感觉轻微疼痛,无反酸,伴有呃逆,心烦,口干,头晕,眼睛干涩,等症状,患者饮食尚可,睡眠一般,小便略黄,大便不成形。观其舌体胖大,舌质暗红,苔薄微黄,脉弦滑。既往行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胃糜烂。诊断:胃痛,证型:肝气犯胃。治以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方药:柴胡(醋)15 g、当归15 g、白芍15 g、陈皮15 g、厚朴12 g、郁金12 g、香附12 g、白术(炒)15 g、茯苓20 g、牡丹皮(炒)10 g、栀子(炒)10 g、薄荷(后下)6 g、生甘草6 g。7剂,水煎服,早晚各服药1次,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之物,保持心情愉快。患者服药1周后胃痛症状明显减轻,嘱延续上方继续治疗1周。
1.3 胁痛 某,女,55岁,2018年12月12日初诊。右侧胁肋部疼痛10余天。患者10 d前右侧胁肋部无明显诱因出现灼热疼痛,伴有右侧腰部疼痛不适。患者自觉手足心发热,以上午明显,平时易发口腔溃疡,眼睛干涩,睡眠一般,饮食尚可,小便正常,大便干。观其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腹部超声提示:胆囊切除,胃肠道积气量增多。诊断:胁痛,证型:肝经郁热,治以,疏肝清热,理气调血。方药:柴胡(醋)12 g、当归15 g、白芍15 g、赤芍12 g、白术(炒)10 g、川芎10 g、郁金12 g、香附12 g、茯苓20 g、牡丹皮(炒)10 g、栀子(炒)10 g、莱菔子10 g、连翘12 g、合欢皮12 g、远志12 g、薄荷(后下)6 g、生甘草6 g。7剂,水煎服,早晚各一服,服药期间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多食蔬菜水果瘦肉等清淡食品,保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患者服药1周后心剂症状明显减轻,嘱延续上方继续治疗。
1.4 心悸 某,女,41岁,2018年11月14日初诊。心悸2月余,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心跳忽然加快,心慌,并伴有心前区疼痛不适。患者诉口干,五心烦热,月经推迟且色暗有血块,经期乳房胀痛,腰部酸困,怕冷。饮食一般,睡眠尚可,二便调。观患者面色发白,缺少血色,精神不佳,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细。诊断:心悸,证型:肝郁血虚。治以:疏肝养血,理气安神。方药:柴胡(醋)15 g、当归15 g、白芍15 g、赤芍12 g、郁金12 g、香附15 g、白术(炒)10 g、茯苓10 g、牡丹皮(炒)12 g、栀子(炒)10 g、山药20 g、山萸肉12 g、生地黄15 g、泽泻10 g、生甘草6 g。7剂,水煎服,早晚各服药1次,服药期间宜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心情乐观、情绪稳定。患者服药1周后心悸症状明显减轻,延续上方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药物继续治疗1周。
1.5 腹痛 某,女,34岁,2018年11月14日初诊。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少腹部胀痛1年余,患者诉其月经量少色暗,味臭,有血块,并且有头晕,心烦、恶心,乏力,嗜睡,喜叹息等症状。观患者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缓。诊断:腹痛,证型:肝气郁结。治以:疏肝理气,活血调经。方药:醋柴胡15 g、当归15 g、白芍15 g、赤芍12 g、白术(炒)10 g、川芎10 g、郁金12 g、香附12 g、茯苓20 g、牡丹皮(炒)10 g、栀子(炒)10 g、桃仁12 g、红花12 g、陈皮12 g、厚朴10、薄荷(后下)6 g、生甘草6 g。7剂,水煎服,早晚各1服,服药期间宜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心情乐观、情绪稳定。患者服药1周后腹痛症状减轻,嘱继续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诸症消失,患者病情明显好转。
1.6 痤疮 某,女,27岁,2018年1月30日初诊。患者出现面部痤疮2年余。患者2年前生完小孩后面部开始出现少量痤疮,同时前胸和后背部也出现肉眼可见的红色丘疹,并伴有疼痛。患者平时月经量少,色暗,且伴有血块,经前乳房胀痛,痛经,怕冷。饮食不佳,睡眠差,心烦多梦,大便干,小便尚可。观其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诊断:痤疮,证型:肝郁化热。治以,疏肝清热,养血调经。方药:柴胡(醋)15 g、当归15 g、白芍15 g、赤芍12 g、白术(炒)10 g、川芎15 g、郁金12 g、香附12 g、茯苓20 g、牡丹皮(炒)10 g、栀子(炒)10 g、桃仁12 g、红花10 g、生地黄15 g、川牛膝12 g、玄参10 g、薄荷(后下)6 g、生甘草6 g。7剂,水煎服,早晚各1服,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刺激之物,调摄情志,保持心情愉悦。患者服药3周后面部痤疮明显减少,睡眠改善。
2 小结
丹栀逍遥散在临床中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牛阳教授认为:现在很多疾病的发生都与情志有着密切的关系,现代人们生活节奏快,饮食作息不规律,易患各种疾病,往往症状复杂,不易分辨。丹栀逍遥散在临床运用中主要针对以肝郁血虚,脾气不足为主要病机的各类疾病,在面对各类疾病时,要抓住其病机,辨证论治,灵活运用丹栀逍遥散,就会收到很好了疗效。
参考文献
[1]刘景源.宋·太平惠民和剂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陈涛,陈丰.丹栀逍遥散治疗气郁化火型抑郁症40例临床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3):149-151.
[3]刘开,刘璐,肖万泽.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糖尿病合并失眠的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6,31(24):3572-3574.
[4]任丽,杨晓忱.丹栀逍遥散加味治疗心系疾病采撷[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14(2):275-277.
[5]李然,刘立萍,王哲,等.丹栀逍遥散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株裸鼠移植瘤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2):78-81.
[6]杨军平,王莹,肖亮.柴胡疏肝散调节“怒伤肝”大鼠信号传导通路机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24):3002-3005.
[7]魏中璇,刘鼎,陈勇,等.当归藤抗炎、镇痛及抗凝血有效部位的研究[J].中药材,2015,38(11):2376-2380.
[8]杨英来,崔方,胡芳,等.当归补血、活血作用的谱效关系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2):3923-3927.
[9]宫文霞,周玉枝,李肖,等.逍遥散中当归的抗抑郁活性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15,46(19):2856-2862.
[10]李乃谦.探讨白芍的药理作用及现代研究进展[J].中医临床研究,2017,9(20):137-138.
[11]赵丹萍,张建军,贺成,等.基于代谢组学技术的白芍养血柔肝作用机制研究[J].中草药,2017,48(16):3412-3418.
[12]张健萍,李连珍,赵红江,等.牡丹皮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概况[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5):295-297.
[13]孟祥乐,李红伟,李颜,等.栀子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1,20(11):959-967.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471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