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走班模式下的班级文化建设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传统班级文化建设是以固定的行政班级来进行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新高考改革走班模式下的班级文化建设,采取的是分类施教的方法,关注的是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进而使得每个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得到最大化发挥,有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本篇文章主要对新高考改革走班模式下的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探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走班模式;班级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3-0098
新高考改革就是通过推进体制改革来实现招考分离,其目的在于完善综合评价,凝聚改革共识。传统班级文化建设是在固定的行政班级为对象,走班制重视的是学生的成长需求,通常是他们结合自己的兴趣、愿望以及发展需要选择层次班级。走班制可以为学生打造开放化的教育环境,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高考改革下走班模式下的班级文化建设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能够促进多方交流和互动,对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一、创设和谐的走班环境
走班制脱离了固定的行政班级,每个学生在适应班级环境的同时,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创造力对其进行改造,这样就可以让每个学生的潜能在走班中得到发挥,能够进一步释放天性。走班的学生基本上都有共同的需求,新高考走班模式通常都是以课程作为牵引的,也就是将有共同学习需求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级中。这时要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就需要以学生的求知价值为出发点,寻找他们共同认可的课程中所包含的文化价值和育人元素,在班级环境的布置上融入这些学生共同认可的元素,这样就能增強学生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可以让他们互相激励和互相帮助,进而促进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班级文化建设是一种文化传统,会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让他们自觉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就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会认同这个班集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学习观、行为观和道德观等。新高考改革走班模式下的班级文化建设,必须要认真分析走班中的每个学生,班级的文化建设要体现群体效应,不管是在班级氛围还是在班级环境上都要契合这一点,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二、开展多样化的走班活动
走班制班级中的学生和传统行政班有明显区别,主要表现在学生个体的多元化上,这是因为这个特征也使得走班活动形式更加灵活,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组织多种活动。上面已经提到过,走班制的学生既有个性差异,又有共同的追求和目标,新高考改革走班制大多数以课程牵引,也就是说这些学生对走班制中的课程有着共同认可。针对这种情况,走班制班级文化建设要以课程认知为导向,让拥有差异化认知的学生共同参与到课程活动中,这些学生会因为对课程的共同兴趣,或者是相同的课程学习目标等,积极地投入到走班活动中,然后相互学习和相互促进,彼此之间的关系会更加亲密,这样就能形成良好的走班氛围。走班不像固定的行政班级,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班级文化建设的难度要大于一般的行政班级。所以,新高考改革走班模式下的文化建设要善于捕捉教育时机,在开展班级活动的过程中抓住有利契机,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放大,为创造性的发挥提供空间余地,这样既体现了走班教育的机智,还能打破固定的线路和行程,使得走班制班级文化更具有生命气息和张力。走班制下的班级文化建设要聚散结合,也就是说要组织一些具有共性认识的文化活动,走班中的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具有普遍认可度,通过这样的文化活动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使得班级中学生个体的异质逐渐向着同质发展。另外,就是要关注学生的个性需求,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开展一些个性化的文化活动,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让他们成长中的个性需求能够得到满足,这也称之为“散”。走班制采取聚散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共性活动中增强对彼此的认识,在个性活动中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进而提高他们对班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建立健全走班制度
走班班级和常规的行政班级有共同之处,也就是需要建立班级制度,走班的班级制度不仅包含学习和考勤,还涉及惩罚和奖励等,由于走班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这也就决定了走班中的班级制度也具有极强的动态性。走班班级制度的形成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剖析班级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班级制度,增强班级制度的实效性。在以班级问题为切入点制定制度后,在实行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磨合,既有来自群体的又有来自学生个体,走班制中班级制度是不是科学合理,在推行的过程中就可以检测出来,制定能够满足不同个体的需求,就说明制度是有效的,然后根据磨合的情况对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让走班制度可以得到普遍的认可。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高考改革走班模式下的班级文化建设要为学生营造开放多元的班级环境,以便满足学生成长个性化差异需求,让他们在释放天性和发挥潜力的同时,增强他们对走班班级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汪 涛.新高考背景下的课程文化建设实践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29).
[2] 张雅楠.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走班制”班级管理模式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7.
[3] 王一凡.际会与重构:走班制班级文化建设策略[J].中国德育,2015(24).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第三中学 33002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8616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