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激发生命自觉 构建师生成长课程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一直以来,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激发生命自觉,提升生命价值”为办学理念,以“师生高品质全面成长”为育人目标,把办学理念、育人目标与课程体系深度融合。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学校逐步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教师发展课程与学生成长课程体系。
   一、教师发展活动,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一)联结情感,营造和谐氛围
   创建和谐氛围是学校工作的重点。首先,学校行政领导深入一线,一切工作从教师出发,给予理解、关心和尊重,让爱充盈校园,使爱与被爱、关怀与被关怀成为教师间的重要关系。其次,学校营造家的和谐与温馨,提倡“师生同练”,即师生一起做操、晨跑、跳绳、拔河;一起参加“趣味体育”、艺术“同场竞技”等活动。教师在活动中获得了成就感,树立了自信,也增强了集体归属感,提升了凝聚力。这种效应可以从活动迁移到教育教学,使教师充满自信,焕发工作热情,主动要求上进,不断超越自我,并实现了个人成长与学校发展的双重目标。
   (二)开展活动,传递榜样力量
   学校每年都举行颁奖盛典,设置“十佳教师”“师德标兵”“辛勤园丁”等多项荣誉,让辛勤工作、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教师走上领奖台。学校开展德育论坛活动,树立师德榜样,引领其他教师获得前行力量。同时,学校还开展“传扬‘和谐之家’优秀团队”评选活动,以“和谐之家课程”为载体,通过办公环境建设、合作互助、团队业绩等项目的建设与评比,提升团队凝聚力。
   (三)开发课程,满足发展需求
   学校针对不同教师的发展需求,确定基础课程和提升课程。基础课程是指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包括教学基本功、教学常规课程和班级管理课程,旨在促使教师成为合格称职的教师。例如以“教师基本技能体验活动”(粉笔字、专题教研课)为载体,促进教师基本功的发展。
   提升课程是结合教师的专业特长,帮助教师在专业上提升,成为优秀教师。如“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分享课程”依托学校开设的活动,邀请各领域专家开展讲座或现场指导,有力地促进了教师教学技能的改进及提升;“互助课程”以教研组学习共同体为依托,以优秀教师带动青年教师成长;“教师课改沙龙”以活动为载体,促进教师积极的研讨氛围;“教学案例反思”以讨论为载体,促使教师在反思中走向成功;校本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以科研课题为载体,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
   二、学生成长课程,成就自信少年
   (一)构建“生命成长”课程体系
   我们制定了《实验小学课程改革规划方案》,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发展愿景,即构建“生命成长”课程体系。学校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生本化有机结合,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努力打造以人为本的“生命课程”。
   (二)推进三级课程有效实施
   1. 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
   学校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面,进行了内容整合。一是学科内整合,将某一学科知识进行梳理,做内部优化重组。二是跨学科整合,在艺术课堂上,将音乐与美术有机融合,突破学科限制,将多学科融合在一堂课或一项教育活动中。此外,学校还根据单元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长短课、微课堂、周课等方式增补和缩短教学课时。学校还积极落实学科实践活动,在不增加学科总课时的前提下,保证各学科不少于10%学科实践活动课时真正落地。
   例如学校组织了绘制校园平面图、旅游中的数学、包装的学问、学会生存、召开家乡小小新闻发布会等实践活动。教师选题备课时通过集体教研、集中授课,以实践活动为主的方式进行积极的评价和德育渗透,以达到全程育人的目的。
   2. 地方课程综合化实施
   我们除了合理安排师资、科学安排课时外,还把相同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开设相应的实践活动课,实现与国家课程、校本课程的有效对接,突出地方课程体验性与实践性,以提高课程的有效性。在教学人与社会时,教师重视对地方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根据魅力鲅鱼圈的内容,教师组织学生参观鲅鱼圈区,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与责任。
   3. 校本课程特色化实施
   学校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编写了校本教材。目前,按人文素养类、道德素养类、体育艺术类分类,教师共编写了44种校本教材,有三本校本教材在省、市获奖。学校已经圆满结题国家级课题《校本教材的编写与实施》,校本教材的编写与实施已经成为学校教师绽放无限潜能的舞台。
   学校实施的校本课程分别包括人格课程、技能课程、智慧课程、美育课程。其中人格课程是在活动中不断完善学生人格的短课时,主要课程有升旗课程、班队课程、节日课程、成长教育、好习惯、励志教育、礼仪教育等,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思想品质。
   技能课程是实施安全、法律、理财、实践的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律理财普及、社会实践、动手实践等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生活技能及创新实践能力。
   智慧课程,主要包括每天15分钟的经典诵读,学生诵读《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使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在经典国学中得到润泽;“1+N”模式的阅读课,“1”是指每周一节阅读课,“N”是指課前2分钟的名言警句诵读。
   美育课程主要包括书法课和学科特色课程。书法课除使用写字教科书之外,学校又编写了《书法校本课程》;学科特色课程,是学校开设体育足球、荷球、花式跳绳、排球、棒垒球、乒乓球、音乐竖笛、舞蹈、名曲欣赏、美术—线描、超轻黏纸、手工、名画欣赏等校本课程。
   学校还根据国家人才培养需求制定发展性评价体系。学校建立了发展性的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师的评价重过程,校本课程评价考核指标等同于其他学科考核的指标。学校对学生采用激励性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打造和谐高效的“生命课堂”
   在课程改革中,我们把变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学校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建构了“以学为主、四步八环”课堂教学模式,打造了和谐高效的“生命课程”。同时,学校还参加了“中国好教师”信息平台活动,教师可以在好教师平台上学习和互动交流。
  (责任编辑:孙丽英)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40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