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宫颈腺鳞癌合并肺癌1例分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关键词】宫颈腺鳞癌;肺癌;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5..02
  1 临床资料
  患者,36岁已婚已育女性,因“同房后阴道出血1月”入院。患者1月前因同房后少量阴道出血就诊当地医院,TCT示不明意义的非典型细胞;HPV-16/31型阳性。于同月就诊我院,妇科查体:阴道穹隆完整,宫颈管膨大,颈口轻度糜烂,触血明显,双侧骶、主韧带未扪及明显缩短增粗。宫颈活检病理:(宫颈)局灶癌变(腺癌形成)。初步诊断:宫颈腺癌IB1期。完善术前检查,胸片示左上肺纤维斑片影,大小1×2 cm,建议CT。CT示:左肺上叶前段斑片状、条索状密度增高影,其内见欠规则空洞,病灶周围见斑片状模糊影,前段支气管有阻塞。考虑炎症病变可能,不排除结核,建议完善纤支镜检查。故修正诊断为:1.宫颈腺癌IB1期、2.肺部病变:肺炎?肺结核?。继续完善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痰真菌/细菌培养、痰抗酸染色、PPD试验、肿瘤标志物(肺癌),并行电子纤支镜检查加超声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结果回示:肺泡灌洗液未查见癌细胞,(纤支镜刷片)病检:查见非小细胞癌细胞。继续完善全身PET-CT,其印象:1、左肺上叶前段条片状密度增高影,FDG代谢增高,考虑肿瘤;1、宫颈稍大,FDG代谢增高,考虑肿瘤,余无异常。据此修正诊断为:1.宫颈腺癌IV期、2.左上肺恶性肿瘤:肺转移不除外。患者拒绝放疗要求手术,故转至胸外科,术后病检示(左上肺叶)非小细胞癌,免疫组化符合腺癌(中分化,腺泡型为主),据此再次修正诊断:1.子宫颈腺癌IB1期、2.左上肺非小细胞癌。于“肺癌根治”术后1月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剖视子宫,宫颈肥大,颈管肌层见病灶,双侧附件无异常。术后病检:(宫颈)中分化腺鳞癌,双侧输卵管、阴道切缘、左右盆腔淋巴结均无癌。术后诊断:1.(宫颈)中分化腺鳞癌IB1期、2.左上肺叶非小细胞癌。
  2 讨 论
  2.1 術前误诊分析
  子宫颈腺鳞癌为临床子宫颈癌中少见类型,早期可出现淋巴转移,恶性程度高[1]。早期临床表现为同房后阴道出血,结合宫颈癌前筛查及宫颈活检结果,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
  该患者入院完善术前检查时初步诊断为宫颈腺癌IB1期、肺炎?、肺结核?,故极易误诊漏诊。其主要原因是接诊医师仅依据患者胸片结果,未详细追问患者是否存在上感病史,思维上过度依赖辅助检查所致。但如果考虑到宫颈腺癌容易出现早期淋巴转移的可能,必须结合进一步的检查,如: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痰真菌/细菌培养、痰抗酸染色、PPD试验、肿瘤标志物(肺癌),并行电子纤支镜检查加超声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等明确病变性质,排除恶性、转移的可能。
  其次,患者术前宫颈活检提示宫颈腺癌,术后病检提示:(宫颈)腺鳞癌,其主要原因是腺鳞癌包括腺癌及鳞癌两种癌成分,活检取材组织小,镜下可能只见一种癌成分和局部细胞形态变化,存在误诊可能。故最终诊断需结合术后大体病理。
  第三,患者宫颈及肺同时具有癌灶,如何区分哪个部位是原发灶哪个是转移灶,或者两个部位的病灶是否分别为两个独立的癌灶,需要进一步的鉴别。此时不同的鉴别、不同的诊断直接关系到癌的分期,关系到治疗方式的选择,存在极大误诊可能。因此电子纤支镜检查加超声引导下浅表器官(本例为肺)穿刺活检在该患者中显得尤为重要。
  2.2 治疗方式探讨
  不同的癌灶同时出现两个不同的脏器,在临床较为少见。而宫颈癌中血行转移极少见,但肺脏、肝脏、骨髓等作为宫颈腺鳞癌晚期血行转移的靶器官,仍需引起重视。根据子宫颈癌临床分期(FIGO-2009)提倡宫颈癌IB1期仍采取手术治疗为主[2],手术范围应包括高位结扎骨盆漏斗韧带、沿盆侧壁切除阔韧带及圆韧带、切除宫骶韧带和主韧带在2 cm以上、切除阴道长度至少2 cm或在癌瘤下缘下2 cm以上、双侧盆腔淋巴结、必要时加行腹主动脉淋巴结活检或切除[3]。但若肺、肝等远处脏器存在癌灶,需明确该灶是否为转移灶,故可先行肺部手术或肝脏手术,若术后病检证实为宫颈癌转移病灶,则诊断为宫颈腺鳞癌IV期,已无手术指征,可考虑姑息性化疗联合放疗;若术后病检证实为两种独立的癌灶,则再加行宫颈癌根治术。
  该例患者经证实,肺部癌灶及宫颈癌灶为两个独立的癌灶,有宫颈癌手术机会,大大提高了生存期,改善预后。
  3 结 论
  宫颈腺鳞癌在临床中少见,而宫颈腺鳞癌合并肺癌更是罕见,因此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明确疾病的临床分期是治疗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对于有同房后阴道出血的女性,应提高自我防患意识,及早就诊;对于医务工作者,应就辅助检查,积极追问病史,发散思维,思考疾病发生发展可能,从而避免误诊漏诊,制定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延长患者生存期。
  参考文献
  [1] 谢 幸,孔北华,段 涛,等.妇产科学(第9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07:298-302.
  [2] 孙建衡,蔡树模,高永良,等.妇科肿瘤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
  [3] 沈 铿.正确认识FIGO妇科肿瘤2009年新分期的修订及其意义[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093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