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差异训练法组织高中体育项目练习的有效性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中生需要完成高考应试科目的文化课学习任务,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多学科知识,完成多学科练习,导致部分学生由于不堪学业压力与心理负担出现了许多身体、心理健康问题,从而影响了高中生的学习状态与效率。针对这一客观现实,教育部提出教师要让学生走进阳光之中,走入蓝天之下,参与丰富的体育运动锻炼,优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好准备。从允许学生选择差异性的运动项目、在同一运动项目中设计分层练习任务、完善拓展体育训练三个角度分析以差异训练组织高中体育运动活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体育;差异训练;策略探讨
体育学科一直都是促进学生体能发展,完善学生身体发育的重要科目,只是在人们功利性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受到了一定的忽视。但是,当亚健康席卷全球之后,人们逐渐意识到拥有健康的身体对于自己的生活与理想有多么重要,所以形成了全民运动、终身体育的健康意识。在这一背景下,体育学科在高中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同时,新课改提出体育学科要面向每一个高中生的教学改革要求,所以尊重学生差异、以学生差异组织体育训练活动也必将成为高中体育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允许学生选择差异性的运动项目
差异性的运动项目是实施差异性运动教学的基本方法,能够丰富体育课程资源,满足高中生多元的运动兴趣。在新课改下,教育部提出了构建校本课程的教学建议,允许并鼓励各个学校、教师结合本地、本校的现实资源,全面分析高中生的体育运动需求,建立丰富的课程结构体系,允许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需要的运动项目。
一般情况下,我每接手一个班级的体育课程教学任务,便会面向本班全体学生调查学生的运动需求,尽量满足本班学生差异性的运动需求。本班学生的运动需求大致可以性别分为两类,男生喜欢一些竞技性、激烈的体育项目,女生则喜欢平缓的、对塑造自己体形有益的运动项目。于是,在体育课的自由活动时间,我便会为男同学提供篮球、足球等运动设备,鼓励他们自主练习球类技巧,为其提供相应的球类技巧指导。同时,我也会将女生组织在一起,为其讲解常规的健身操动作与健康的饮食搭配方案,希望可以帮助本班女同学树立健康运动、健康塑形的正确观念,消除学生节食、断食的不良现象。
二、在同一运动项目中设计分层练习任务
虽然设置多元化的体育项目能够满足学生的差异性学习需求,但是教师除了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之外,还要综合分析高中生的共性需求,保证每一个高中生在同一个运动项目练习中都能提升自己的体能水平,优化个人身体素质。对此,笔者建议高中体育教师设计分层的体育练习任务,让有着不同运动能力的学生选择适合自身身体负荷强度的运动项目,促使高中生实现异步成长。
就如在“篮球:反弹传接球”技能教学中,笔者便为本班学生设计了不同的运动练习任务:学习篮球运动中反弹传接球的技能原理,以及这项技能在篮球训练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篮球对抗赛中使用反弹传接球这一运动技能的反弹点;学习反弹传接球中运球、移动、跑动和反弹传接球等技能优势,提高自己的篮球运动能力;能够在篮球对抗赛中灵活使用反弹传接球技能为本队争取有利竞赛地位。这几个学习任务的难度层层递进,促使篮球课面向本班所有学生。比如,如果学生对篮球运动不感兴趣,运动水平较低,那么则可将第一个理论知识学习任务作为自己的主要学习任务,但是要适当参与篮球反弹传接球的常规训练,但笔者并不会对他们的篮球技能做出过高要求。如果学生对篮球运动有一定的运动兴趣,那么则可灵活选择不同的篮球训练任务,切忌超出个人身体负荷强度。
三、完善拓展体育训练
新课改下的高中体育课程并不仅仅是“课堂中的体育”,教育部明确提出了终身锻炼、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所以教师要适当组织拓展体育训练,让高中生在课外也能参与相应的运动活动。在拓展体育训练中,教师必须要以学生需求为主,既要根据学生的运动水平确定拓展训练的难度,也要尽量丰富拓展训练项目,满足学生多元的运动需求。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学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具备运动天赋,比如有的学生耐力很好,适合参与长跑训练;有的学生投掷能力很好,适合参与投掷铅球、实心球专业练习;有的学生弹跳能力很好,可以接受专业的跳远、跳高训练,等等。于是,本校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了体育拓展训练,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运动专业学习。当然,为了让运动水平不高的学生也能参与丰富多彩的拓展训练,我校还组织了体育兴趣班,比如啦啦操兴趣队、健美操社团等等,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出了爱运动、勤锻炼的优良氛围。
总而言之,高中体育课程应以落实终身锻炼为根本任务,以多元丰富的运动项目与人性化的体育教学方式激发出高中生的运动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运动带来的美好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徐国防.试论提高初中体育课前热身活动效率的策略[J].考试周刊,2018(89):136.
[2]李旭东.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体育实心球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下旬),2018(10):76.
[3]吴小明.健康第一 培养终身意识: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8(90):141.
[4]朱鸿飞.从经验出发:关于如何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效率的教學方法探讨[J].好家长,2018(83):102.
[5]朱军.解析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策略[J].新课程(中),2018(4):56.
编辑 郭小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117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