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教学质量是应用型本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开展教学质量评价,建立一套良好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促进应用型本科教学发展的必要条件。文章对吉林省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现状进行了分析,梳理存在的问题,探讨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关键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现状;问题;构建
d01:10.16083/j.cnkl.1671-1580.2019.06.00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 2019) 06-0023-04
高等教育类型的多样化、合理化是各国的发展趋势。大众教育与知识经济时代,应用型本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有知识、有能力、综合素质强,面向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管理人才。
吉林省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人才有其鲜明的特点,要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必须构建一套符合其特点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它首先关系到对教师的教学评价和个人发展,其次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的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影响专业发展态势和招生前景。应用本科教学具有系统性、多样性、过程的动态性等特点,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复杂多样,构建系统性、专业性、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是教学质量稳定提升的保障。
一、吉林省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
教育事业发展迅速,毕业生逐年增长,当然,更多体现在数量上的增长,教学质量问题较多。应用本科的教学评价多以督导听课、同行评教、学生评教、学生成绩等方式,评价的内容表面化,流于形式。
教學质量评价,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务系统网上评教,根据学校拟定评价项日打分,教务处统计结果,以此确定教师的质量等级。学生评教、同行评教都有优秀率限定,尽管如此,被评教师只是得到等级结果,没有详细信息,难以发现教学过程中需要改进的问题,评价信息效能不佳,然而,这种评价结果很少与职称挂钩,无法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学习质量评价,主要通过考试实现,且以笔试为主,形式上考学生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实际是考学生的记忆力。以成绩为评价基础,很难评价学生的操作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吉林省具有较大的经济发展空间,急需应用型本科培养实践应用能力强的人才,能力更为重要,不可忽略,笔试不能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唯一标准,更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如此教与学的评价结果,很难助推教学质量,应对教学内容、过程要素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影响评价结果的因素,要及时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的效能。
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评价具有局限性
对吉林省应用本科教学质量评价现状分析发现,针对教师的授课水平、课堂管理进行的评价,忽略了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材是否符合教学目标,这些因素将影响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应针对教学过程、教学目标进行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的评价,其结果才具有应用价值。
(二)评价标准统一化
教学质量评价是以学校设置的统一标准为基础,评价标准简单、易行、规范统一、操作轻松,但评价结果显示的是专业教学的共性问题。难以反应不同学科的课程特点及专业特色。
(三)评价标准忽略了科研能力的转化效能
评价标准较为片面,重视课堂教学情况,忽视了教与学的课外活动;注重考核教师的基本功,忽略了教师科研能力转化为教学效能的教学过程评价。总而言之,评价指标注重知识性、规范性等易操作的指标,忽略了创新能力、个性化的素质。
教学质量评价,用的是传统化、同定化的指标评价,具有特色和个性的教学活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要求评价标准具有灵活性和时代感,为师生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条件及足够的空间。
(四)评价过于强调定量分析
教学活动是循序渐进的复杂过程,不可能像工业产品那样统一标准评价质量。教学质量是一种特殊的评价,其影响因素诸多,在量化和分数评价的同时,应考虑教学过程是否满足学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化发挥尤为重要。评价教师教学质量,不能只考虑教师的工作数量,而忽略了工作的质量。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是科学的评价体系。
(五)师生评价教学质量态度消极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自我评价的态度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教师职称评定中,教学质量权重不大,多数教师不很重视自我评价,或报喜不报忧。有的教师为了应付年度检查,一味地迁就学生而得到高度评价。教师的应付心态和自我保护心理,影响了教学反思,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学生作为教学体验者,具有直接的教学质量感受。因学生评价没得到校方应有的重视,教师的教学质量没有明显的改进,学生的评价结果不公开,学生认为没有意义,走过场,丧失了热情,消极地完成。甚至,多数学生根本不看评价内容而随便评价,以个人的喜恶评价教师,其结果当然不公正,也不公平。
三、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吉林省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规律和特点,从教师、学生、学校职能部门、毕业生、用人单位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针对教学环节、学生培养质量和教师能力构建仝方位、多角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保证教学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有效提高教师的责任感、教学水平和学生质量。
一)教学环节评价
1.课堂教学质量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涵盖日常教学检查、教学过程常态监测、学期各阶段定期检查,形成督导评价、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的三级评价体系。督导评价环节,根据各专业教学计划实行仝方位听课,对教学活动的教学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
教学督导评价:由各学科专家组成的教学督导组,根据教学管理部门有计划的安排,随时听课,针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方法、效果等教学情况综合评定打分,最终根据汇总结果进行奖项评定,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同行评价:一方面,分院领导、二级督导、系主任通过听课了解情况,发现、梳理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教师之间相互听课、交流研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生评价:首先,教学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仝校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价打分。其次,分院定期举办学生座谈会,各班学生代表与系主任和专业带头人进行交流,彳正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汇总后反馈给任课教师。通过对话,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学习状况,了解教师教学状态,分析、矫正和调控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专项教学检查评价
按照学校和分院教学质量相关要求,分别在学期初、期中组织进行教学重点环节的工作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教学程序、科研成果转化、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實践教学水平、试卷和毕业论文质量等情况,通过集体研讨、备课,提升教师课程内容设计、教学组织和管理的能力,促进教学环节有效运行。
3.考试环节质量评价
制定并实施考试管理规定和试卷审批分析制度。通过审核命题范围、题型、评分标准及成绩分析报告,评价命题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了解考核的知识面、评定成绩的过程和依据,发现考试命题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确保试卷质量,使考试能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查阅卷过程和课程考试成绩的形成过程,强化自身责任感;评估课程考试成绩分布,对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并初步提出改进意见。
4.一践教学环节质量评价
实习作为教学的主要实践环节,对于了解社会及专业发展现状、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实习工作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和实习效果,每屑毕业生都必须进行校外专业认知实习和毕业实习,并提交校外实习报告。安排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参加实习实践活动,主要采取全部集中实习方式进行,制定具体的实习实训要求和规范,保证专业实习实训落到实处。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严格按照既定计划,掌握所指导学生每个阶段的进展。通过校友邦实习记录、面谈、电话等方式,及时与学生和实习单位沟通,对每个阶段所反映出的知识掌握及运用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学生实习周志、实习报告、实习单位反馈对学生的实习过程和实习结果进行评价总结,进而评价指导教师的教学效果。
5.毕业论文质量评价
为规范并保证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制定严格规范的指导论文工作程序,从指导教师引导学生确定命题开始,整个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工作按前、中、后三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主要审定学生的论文提纲、开题报告或设计方案、仟务书填写等情况,提出具体意见;第二阶段,重点检查毕业论文工作进度和质量,对毕业论文初稿进行认真全面的审阅,查找主要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帮助学生反复修改;第三阶段,全面审阅毕业论文定稿,提出最后修改意见,对学生进行成果验收和答辩工作,另外积极展开自查和互查,配合学校进行抽查。
(二)学生培养质量评价
1.课程考试质量评价
学科的考试、考核,是教学常规工作,也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之一,针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反映教学过程的综合质量。考试结束后通过任课教师对学生成绩的总结分析,可以客观公正地掌握教学运行情况,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和发现教学规律,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专业实习单位评价
实习单位对学生的评价,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依据,体现了社会对专业培养的认可程度。每学年学生的顶岗实习后,学校及时与实习单位联系,获取实习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情况,重点是获得实习单位对教学质量各环节的评价。
3.毕业生的评价
重视毕业生的评价与反馈,通过对毕业生的追踪调研,了解毕业生的发展情况及对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满意度,征求符合社会实际的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改进建议。
(三)教师能力水平评价
教师的能力水平决定了教学质量的优劣,因而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应纳入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搭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研讨、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举办能够展示教学基本功的多媒体课件,说课、教案等大赛,并作为教师职称评审的权重因素。创造各种科研立项的机会,力促教师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生产力,推动教学质量的仝面提升。
构建以学校为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用人单位参与、校内成绩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应用型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形成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与社会有机结合的有效评价机制,建立健仝教学各环节质量动态监控制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四、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制定规范的教学质量标准,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发展能力的重要保证。
(一)教学质量监管机构责仟分明
分院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机制,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在校教务处教学质量监督指导下,以分院教学院长领导各系监控为主,逐级负责.分工协作,关注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制定、教学过程实施和教学效果三个重要环节,落实监管的各项措施,注重信息收集,质量检查评价,积极反馈并实施自查和抽检,对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的制订和改进、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进行指导和把关,督促日常教学任务的完成与规范化建设,搜集、分析教师、学生对教学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评估结果,从专业角度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每位教师及时掌握教学进度、教学计划、学生反馈等方面情况。
(二)教学管理制度健仝、规范
编制教学基本建设、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教学质量监控等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实现教学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保证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组织教学管理人员、教师和学生学习相关规章制度,通过学习并践行,实现教学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使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结论
吉林省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是为行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但是,由于社会的行业偏见、行业的用人制度、高校的培养方式、学生的就业偏见等原因,毕业生“有业不就”“跳槽频繁”的“潜流失”现象日益加重,值得思考的是,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如何适应社会发展。面对种种质疑,提高教学质量,构建教学评价体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成为一项不断探索和研究的复杂的系统工程。
[参考文献]
[l]Crawley E F.重新认识工程教育:国际CDIO培养模式与方法[M].顾佩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刘志成.对接行业标准的专业教学质量标准构建与实施[J].职业教育研究,2016 (12).
[3]贾培佩,梅丽,王宏艳.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05).
[4]李志义.重构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7( 01).
[5]黄樱,方小勇,胡荣.应用型计算机类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福建电脑,2016( 03).
[6]谷静.经济全球化3.0时代的国际化旅游人才供给研究[J].林区教学,2017 (11).
[7]王林毅,于巧娥.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教学基本能力评价方法与原则[J].高教论坛,2018( 02).
[8]赵丹桂.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优化策略[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 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04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