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红楼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是曹雪芹的呕心沥血之作,小说内容丰富,为读者呈现了多重层次、互相交融的封建社会大家庭,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叙述了钟鸣鼎食的贾府及四大家族由昌盛到颓败的故事。在《红楼梦》中,作者塑造了很多具有高洁品质的女性形象,以独特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封建时代的女性精神,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本文通过探讨《红楼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希望可以对研究《红楼梦》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红楼梦》 女性意识 觉醒
  作为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红楼梦》在框架和情节安排上推陈出新,语言运用优美,利用诗词和男性的口吻来表现女性意识的情节比比皆是。据统计,小说中关于男性的诗词仅40多篇,其余全为女性诗词,可见作者在文中对女性意识的重视。可以说,《红楼梦》是一部反映女性活动的鸿篇巨制。基于此,研究《红楼梦》中女性意识的觉醒,对于反思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的所思、所想、所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女性意识的概念
  西方国家关于女性意识的觉醒起源于19世纪中期,当时的女性渴望得到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渴望改变传统观念中女性处于弱势地位的思想。在《红楼梦》中,作者多次借小说人物的口吻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同时也有较多的反抗精神,这种女性意识与当时的社会情况格格不入。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男性一直是社会的主流,女性几乎没有社会地位可言,她们不能参与社会上的很多事情,在思想和生理上遭受男性的压迫。传统思想观念的形成与社会制度、经济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女性开始思考自己的权利,形成独立的思想,她们尝试着改变现状,争取自己的权利。
  二、从女性形象探究蕴藏其中的女性意识
  《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有很多,比如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史湘云、尤三姐、妙玉、晴雯等。在这些女性当中,她们有的追求自由的爱情、有的追求自由的生活、有的追求幸福的婚姻、有的追求和谐的家庭。在看似柔弱的外表下,蕴含着不一样的坚强,她们努力挣脱封建社会的种种枷锁与羁绊,希望自己的情感得到重视。小说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作者对女性的关怀,这是一种先进的思想。
  (一)林黛玉诗词——女性意识的强烈爆发
  在《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着墨最多,关于林黛玉的内心情感,在诗词中表达很多。在整部小说中,林黛玉的诗词共有16首之多,在诗词中林黛玉认为女性应该自己决定命运,不能随波逐流。她的诗词基本上直抒胸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强大的内心和个性。比如她写下的《五美吟》,对不同的女性感慨颇多,西施这种才艺双绝的女子却因美得祸;昭君成为“和亲政策”的牺牲品;对于绿珠,她看到了忠于愚蠢的爱情;她感慨虞姬对项羽的不离不弃、佩服红拂女的敢作敢为,这是一个少女最大胆的爱情宣言,表达了林黛玉内心的真情实感。
  面对封建社会的种种不公,林黛玉表现出了倔强和反叛精神,在这种境况下,诗词才是唯一的净土,她只有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林黛玉女性意识的觉醒在《葬花吟》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这首诗中,作者用五个层次来表现主题,分别是悲春、悲己、哭花、哭己、谁葬,表达了对处于“风刀霜剑严相逼”式封建礼教下广大女性的同情。在林黛玉的诗词中,表现出了呼吁女性独立的精神,她认为女性不应该成为男性的附庸,而应该以独立的人格存在于世间,这是对男权社会的一种反抗。美貌绝伦的西施,还不如其貌不扬的村女幸福;身份低微的红拂,敢于冲破封建社会的种种枷锁,最终找到自己的幸福。这两种对比很鲜明,充分体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要实现精神上的独立,决不能把自己当成男人的附属品。
  (二)薛宝钗诗词——女性意识的含蓄表达
  和林黛玉相比,薛宝钗的诗词在数量上相对较少,在情感表达方面,薛宝钗相对含蓄,这和她循规蹈矩、克己复礼的思想密不可分。可以说,薛宝钗是封建社会的卫道士,她心思缜密、博学多才,在性格上存在较大的矛盾。“捐躯报国恩,未报身犹在。眼底物多情,君恩或可待”,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薛宝钗的性格、为人处世方式。薛宝钗的志向是入宫选妃,在她的作品《凝晖钟瑞》可以看出一二,当元妃省亲时,看到那种尊贵荣耀和奢华排场,她不免心中产生强烈的向往之情,在表达了这种艳羡后也在最后表达了自己的无可奈何。在《红楼梦》中,多处可以看出薛宝钗的人生追求,这表明了她内心深处强烈的女性意识觉醒。在《螃蟹咏》中,薛宝钗一反常态,“横行”“皮里春秋”等字眼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辛辣讽刺,这表明薛宝钗并不是一个唯唯诺诺、没有主见之人。她只是把愤世嫉俗的思想隐藏在内心,在封建礼教下不得不谨言慎行,维护其大家闺秀的温良形象。
  在《临江仙》中,众人对柳絮都有贬词,只有薛宝钗在思想上别具一格,其“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句,被人们当成薛宝钗野心的表现,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薛宝钗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从这些诗词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薛宝钗的反叛思想,她的女性意识可以用“似隐若现”来形容。此外,薛宝钗也看过《西厢记》和《牡丹亭》这类禁书,这与她大家闺秀的身份实不相符,她内心是比较矛盾的,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三)挣脱封建礼教,维护女性尊严,肯定女性价值
  受长期封建思想的影响,大多数女性选择忍辱负重,他们用泪水承受着封建礼教的压迫与摧残,比如小说中的迎春、李纨等人。还有一些女性不堪重负,选择逃避现实,比如惜春、妙云、芳官等。《红楼梦》中还有一些女性形象,她们不愿受封建礼教的压迫,摆出一副宁折不弯的姿态,她们也许不需要我们的同情,而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仰的,比如宁死不嫁贾赦的鸳鸯、以死明志的尤三姐、为爱自杀的司琪,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她们只有以死来战胜环境,使自己的精神永生。
  在追求人人平等的观念上,晴雯是反抗奴性的重要代表,雖然贾宝玉对她宠爱有加,但晴雯对贾宝玉并不是唯命是从,这点和袭人有很大的不同,这是女性意识觉醒的重要体现。在晴雯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她的喜怒无常,她绝不矫揉造作或卑谄屈从,追求主仆平等的心态不仅体现在她和贾宝玉之间,也体现在她和其他丫鬟之间。晴雯忍受不了别人的奴性思想,对封建思想对女性的压迫深恶痛绝。可以说,晴雯是《红楼梦》中反抗精神的重要代表,这种女性意识的觉醒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红楼梦》中,作者为我们刻画了一个精明能干、巧言令色的王熙凤形象,“一方面她艳丽张扬,才干过人,令人‘爱慕’,另一方面她利欲熏心、贪婪骄纵,使人侧目”。与大观园中别的女性有很大的不同,王熙凤善于玩弄权术,她具备高超的管理才能,这点在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事件中可见一斑。王熙凤的这种管理才能让众多男性黯然失色,她是大观园中的“脂粉英雄”,在那个时代注定是一个悲剧。
  三、红楼女性意识觉醒的文化价值
  《红楼梦》是一首女儿的赞歌,曹雪芹把大观园里的女儿们视为纯美、至情至善的人来歌颂的,女儿们以她们独特的毁灭颠覆了沉重的男性文明,使得女性意识的觉醒在那个黑暗的封建社会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席勒曾说:“一个诗人为了自己真正的好处,不要把灾难写成旨在造成不幸的邪恶意志,更不要写成由于缺乏理智,而应该写成被环境所迫,不得不然。”在《红楼梦》中,女性的结局是悲剧的,縱观整部小说,没有一个新生儿,这表明了作者对社会的失望。大观园最终走向了毁灭,同时也带走了众多女性。在小说中,我们不难发现她们的青春年华、至善至美,但是在男性主宰的风刀霜剑背景下,她们无一例外遭受横祸,金钏的殒命、晴雯的惨死,这些都在昭示着封建统治阶级家长们对年轻女性的残害、压制,或许只有唯命是从的袭人可以找到立锥之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女性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的强烈控诉,也表达了作者对女性的同情和自己的无奈。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红楼梦》中女性的悲剧命运反映了社会中很多女性的境遇,不管你的出身、才学、美貌、人品等如何与众不同,在命运面前都显得无能为力。林黛玉是社会命运的重要代表,作者以“木石前盟”的故事为开篇,仿佛看透了社会的种种无奈,无论你怎样挣扎,始终逃不过命运的窠臼。封建礼教的种种压迫,加上常年受病症的折磨,林黛玉的悲剧命运无法更改,最终她的生命和爱情同时终结。虽然大观园的女性一个个香消玉殒,但是在小说中我们看到了她们对命运的抗争、对爱情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种精神在反抗和毁灭中得到了永生。
  我国封建社会持续了两千多年,无论朝代更迭,女性的地位始终得不到尊重。尤其是宋代以来,在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下,女性思想被禁锢,这种思想用道德伦理去约束人的本能,控制人类思想的发展。曹雪芹作为智慧的先知和觉醒者,在《红楼梦》中表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这和西方提倡的女性主义意识有一定的区别。总而言之,不同的时代对《红楼梦》会有不同的解读,挖掘作品中女性意识的觉醒,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从而发掘其中的艺术魅力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宏渊.近十五年来《红楼梦》之女性主义批评综述[J].红楼梦学刊,2011(1):167-187.
  [2]张小玲.论红楼梦中的女性意识——从红楼梦中的女性谈起[J]心事,2014(6):116.
  [3]高娓娓.建构·批判·超越——《红楼梦》女性意识范畴与女性主义批评[J]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 3): 43-45.
  [4]胡兰成.读了红楼梦[A].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下)[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10-23.
  [5]饶道庆.《红楼梦》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引论[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34-3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63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