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巧用“糖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探讨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以德育为主导,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特征,以“一對一的方式”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此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关键词:立德树人; 情感回归;糖果式教育;学生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02B-0108-02
  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在如何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有很深的造诣,其经典案例《四颗糖果的故事》充分体现出陶老先生“立德树人”的德育观念,是他对教育的基本思考与回答。陶老先生的德育和生活教育都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立足点和出发点。
  班级实录:2018年秋季开学,已经是我第六年做班主任了,这学年我带的是毕业班六年级,作为一名毕业班的班主任,总有一点毕业班的情怀,我总是在尽我所能,让我们班的学生们得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我希望他们在六年级的这一年里得到更好的历练,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和生活的能手,通过对这群学生的不断深入了解和接触,我对他们每一位也有了更深的了解,甚至跟某些学生成了私下的朋友,他们有什么困惑和烦恼也愿意向我倾诉。在这群学生中有许多是留守儿童,我也懂得了他们向我倾诉的一个深层次的原因——他们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我也许在某一方面充当了他们的“代理家长”。教师不仅仅要在学习上传道授业解惑,也要成为他们倾诉的对象。
  在多次交流中,有一个男孩经常跟我“打小报告”,说另外一个男生经常欺负他,甚至会打他。开始我以为是学生之间的小摩擦,我只是找他们调解一下,毕竟他们是大男孩,自然要考虑他们的自尊心,调解的过程中我诧异地发现,那个欺负人的小孩,手一直攥着,脸上充满了不屑。我或许猜到了什么。那个胖胖的男孩离开之后,我随口问他一句:“谁在家照顾你啊?”他来了句“奶奶”。“你爸爸妈妈呢?”“我爸爸在外面工作。”他自始至终就没有谈到妈妈,也不太愿意提到他爸爸,他缺少父母的监护和照顾,我拿来班级的通讯录打电话给他的父亲,电话接通的那一刻,我惊了一下,这位家长在跟自己儿子的谈话中,语言比较粗鲁,甚至时不时会带脏话。他们谈完之后,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之后的几天,我慢慢地走近他,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他的父亲在监狱服过刑,父母离异,导致小孩脾气暴躁,打过他奶奶,他奶奶对于他的教导有些力不从心。他在学校是一个“小霸王”,自尊心特强。我逐渐教导他,从每一件小事开始,从行为习惯开始,我们也曾有过分歧,他也曾不服从我的管理,甚至还曾往校长那儿递小纸条,检举老师。对于他的做法,我先是肯定了他的胆量,同时也告诫他,你在学校的种种习惯和某些行为,不符合一个小学生的标准,犯了错误就应该受到批评。小小男子汉知错就要能改。我们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少,他也迅速融入到班集体中了,乐于参加各项活动,乐于助人。我们之间从有分歧变成了能够交流,当他不小心犯了错误也会积极主动地向我承认,向同学道歉。对自己的学习信心也逐步提高了,各科成绩有了显著提高。他越来越尊敬师长,热爱同学,变得孝敬父母和长辈,自身得到全面发展。
  学生之所以形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其根本是学生身心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产生的问题特别是道德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加上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就会受到制约。
  广大人民教师,在学生的教育问题上需付出的更多一些,与学生的接触和交流如果方式适当,相信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会事半功倍,不妨借鉴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巧妙地用“糖果”来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的交流合作;呵护学生的个性与情感。
  一、巧用“糖果”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糖果”可以是一句话、一个行为、一种赞扬等,这是为了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采取的一种激励性措施。教育目标是“立德树人”,以德育促智育,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用好“糖果”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自省自律改掉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品行。道德品质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做到“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更多地需要我们教师沉下心来努力做好做实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快乐健康地成长。
  我们有理由相信,更有信心用好教育上的“糖果”,以“糖果”独特的魅力使学生的道德品质有一个显著的提高,让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二、巧用“糖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巧用“糖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到高效课堂。
  “一言堂”的时代已成为过去,课堂教学首先要构建学习的理解与体会,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地各抒己见。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做好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知识是无穷的,体会学习是永无止境的道理。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必备的基本能力,学习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巧用“糖果”,用好“糖果”,会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更上一层楼。
  三、巧用“糖果”加强学生的交流合作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巧用“糖果”,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
  首先,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使教师和学生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时间,灵活组织教学内容,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根据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来抓住每堂课四十分钟教学时间的黄金阶段,把教学内容科学、灵活地传授给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掌握知识。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在游戏中完成部分教学任务,联系和巩固新旧知识,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掌握和运用知识。
  最后,提高“糖果”的时效性。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效率,充分反映了学生参与小组交流合作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物品的奖励、语言的表扬、学生的赞扬促进学生交流合作,让他们体会到交流合作带来的成功感、满足感、优越感。
  四、巧用“糖果”呵护学生的个性与情感
  润物无声,大爱无痕。让“糖果”促进学生的情感回归。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特别是要注意观察那些后进学生的言行。我们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教师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美”的眼睛,留心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优点,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合适的学习,发挥他们在某一方面的优势。教师的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一旦丧失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后进的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使课堂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孟祥嵩.农村小学德育现状[J].少年儿童研究,2011,(20).
  [2]贾碧玉.新形势下的小学德育探究[J].中华少年,2016,(15).
  [3]杨灵福,李贵仁.农村小学德育活动探新[J].宁夏教育科研,2011,(1).
  [4]常莉.我的活动我设计 我参与——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性[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8,(12).
  [5]尹德明,万红.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J].好家长,2019,(6).
  [6]王春燕,陈建元,陈新林.智慧校园开启德育之门[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9,(2).
  [7]陈强.小学德育活动“浅、近、小、新”的心理学分析[J].河北教育,1995,(11).
  [8]张爱萍.开展德育活动 培养创新精神[J].教育导刊,2000,(11)
  [9]朱宝兰.以德育活动为载体加强心理健康教育[J].校长阅刊,2004,(10).
  [10]任定保.德育活动要重视真实体验[J].中国德育,200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271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