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益林管理模式改革实践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生态公益林管理模式的改革,有助于推动我国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生态公益林的营造、管护、监督、规划等各个方面的不断完善,实现生态公益林的全面开发与建设,以下是在生态公益林的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几点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探讨与改善措施,以提高生态公益林管理模式改革的进程。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管理模式改革;实践探讨
传统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受到产权制度的影响,使林农的造林、护林积极性不高,也不利于生态公益林的统一管理,为改变这一现状,通过对生态公益林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使林业产权更加清晰、明确,进一步提升林农种植积极性,提高植树造林积极性,为我国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等作出了巨大贡献。
1林改后生态公益林的管理模式
通过对生态公益林管理模式的全面改革,进一步保障了林权所有者权益,明确了林农的管理职责,使林农的管理更加准确到位,目前的管理实践中,滥砍滥伐、占山占地的现象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同时,通过林业管理的改革,使护林员的职责更加清晰,提升了林农与护林员相互配合的默契,加大了林农与护林员的相互交流,尤其在防火、防虫害的问题上,能够及时传递信息,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管理效率,促进生态公益林的可持续发展。
2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改革成效研究,
生态公益林具有的独特地位和重要性,在林业资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方面更加严格规范,让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公益林在意识上觉得特别,思想上才会重视保护生态公益林。
2.1充分贯彻“生态受保护,林农得实惠”方针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国家对资源保护、林农得实惠的进一步落实,近些年来,我国对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各地林业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公益林补偿标准,并通过各种渠道,实行多元化补偿制度,大大提高了林农参与生态公益林项目的积极性,如今,公益林权属问题正在逐步完善,林权证是否发放到位的问题也在进一步解决,再加上政府的及时补贴与惠农政策,促进了我国生态公益林的长远建设与发展。
2.2形成“联合管护”新模式
联合管护模式即林农与护林员结合管理生态公益林新模式,二者相互监督、相辅相成,通过对护林员所属片区的整体考核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及时性,建立赏罚机制,将护林员与林农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进一步杜绝了滥砍滥发现象的发生,有效预防了森林病虫害;同时,每个村落配备防火站,由护林员、林农、村防火队同时负责森林火灾营救工作;护林员与林农负责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具体的技术支持由县级森林保护站提供;这种联合管护模式已在大量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提高了生态公益林的管理效率,并且通过专业护林员对森林病虫害的有效预防、及时预警,进一步提升了林农的经济收益。
2.3形成生态保护意识
生态公益林的目的是为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林农的经营权,难免会有林农出现抵触现象,为改变着一现状,林业相关部门要做好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积极向林农宣传生态公益林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使林农更加认同“造林护林,保护子孙后代”的口号,全面提升林农的生态保护意识,同时结合当地情况,加大对林农的生态补贴,以提高我国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进度。同时,适当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将多个经营与复合经营模式相整合,提高林农耕作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
3深化生态公益林管护模式改革的探索
3.1抓好生态公益林总体规划管控
合理科学做好生态公益林总体规划编制,并严格执行好生态公益林管控红线。切实把生态公益林落界与矢量化工作落到实处,实现一张图、一本帐、一个库管控生态公益林。规划上要注意前瞻性和约束性,把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用地提前布局好、安排好,把区位重要、具有特殊重要保护价值的地区优先区划人生态公益林,将与发展需要的地块尽量避免划人规划范围,确保整个生态公益林总体稳定,并可长期持续经营,发挥生态效益作用。
3.2针对生态公益林实行分区管理
为避免生态公益林保护工作中出现再次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当地林業部门可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将生态公益林划分为三种管理模式,一类为禁止采伐区,该区域内公益林无论出于何种原因,都禁止采伐,是国家生态公益林重点保护项目;二类为合理采伐区,在满足更新或者抚育性质的情况下,可根据国家规定标准,进行适度采伐,并确保林木更新的及时性及成活率;三类为公益林可改造区,即根据生态公益林的整体规模和现状,在不违背生态资源保护原则的情况下,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改造,使单层林逐渐发展为复层混交林。
3.3强化生态公益林日常监管
生态公益林突出的是发挥公益性生态效益,区别与一般的商品林,必须要制订完善高于一般林管护的制度和措施。要加强管护队伍建设,强化日常巡山巡查,及时发现生态公益林范围内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从严从快落实处置措施,架设一条高压线,任务单位和个人触碰必受严惩。进一步理顺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保证总体稳定的情况下,确需作出地块调整的按程序,严格控制规模作出适度调整。制订激励奖惩措施,引导广大群众及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关心、支持、参与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形成合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好生态公益林。
3.4构建多渠道生态补偿机制
现阶段,国家已经制定出林农的相关补偿标准,相关部门也及时付诸于行动,以提高林农的经济收人,提高公益林项目积极性。同时,经营好生态公益林必须要有制度保障,稳定山权林权,放活经营权,充分利用生态公益林断拓展多元化补偿机制,充分拓展资金渠道,例如,可以与相关企业、投资人合作,募集资金来开展林下经济培育、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休闲康养等项目,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作用并实现经营收入,进而达到提高林农经济收入的目的。
3.5强化护林宣传,开展全民管护
为杜绝滥砍滥发、占山占地现象的发生,当地林业部门应进一步强化护林宣传,提高林农护林意识,使林农深刻认识到建林、护林的重要性,同时提高林农保护生态公益林项目的责任心与使命感,真正做到“爱林护林、造福子孙后代”,鼓励全面进行公益林实时看护,欢迎林农举报各种违法行为,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提高林农护林积极性,做到全民管护。
4结语
随着生态公益林管理模式的进一步改进与落实,如今已取得显著成效,尽管在改革进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与不足,有待管理人员进一步完善并改正,但相信在所有林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生态公益林改造项目会愈加成熟,为我国的生态资源保护作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曹昌伟.生态公益林政府补偿:现状、问题及对策[J].江汉大学学报,2018(4):31-38,126-127.
[2]罗秀利.生态公益林的重要性及可持续性经营措施[D]现代农业科技,2018(11):166,168.
[3]宁宝山,张世虎,高承兵.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公益林管护现状及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7,12(11):61-6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315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