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生产现状、问题和对策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扩大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生产,对促进小麦供给侧改革、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对河南等省农户、农业企业和农业部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现状,指出存在着专用小麦供应不足、育种工作和配套技术研究推广力度不够、规模化种植和单种单收水平较低、企业农户联结松散、优质不优价没有根本解决、收储体系不健全等突出问题。提出了研究推广良种及配套技术,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改革完善收储制度、发挥企业主导作用、推广适宜发展模式、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优质专用;强筋弱筋小麦;生产现状;发展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志码:A    论文编号:cjasl8120012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igh-Gluten and Low-Gluten
  Wheat with Premium Quality for Special Purposes
  ---An Investigation in Henan and Other Provinces
   Meng Zhipeng1,2, Zhang Jingzhuo2
   (1Zhengzhou Mingde Middle School, Zhengzhou 450007, Henan, China; 2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Information Research, He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e Sciences, Zhengzhou 450002, Henan, China)
   Abstract: Expanding production of high- gluten and low- gluten wheat with premium quality for special purposes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wheat supply-side reform, ensuring national food security and improving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Based on in-depth investigation of farmers, agricultural enterprises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s in Henan and other provinces,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remium quality wheat for special purposes in China,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re we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short supply of high- quality wheat for special purposes, insufficient research and promotion of breeding and supporting techniques, low level of large-scale planting and single planting and harvesting, loose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farmers, no high price for high quality wheat, and imperfect purchasing and storage system. Finally, some recommendations were put forward such as studying and popularizing improved varieties and supporting techniques, promoting large- scale standard planting, improving system of purchasing and storage, making a full play of the dominant role of enterprises, promoting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model, increasing financial support and so on.
   Keywords: Premium Quality for Special Purposes; High-gluten and Low-gluten Wheat; Current Situation; Development Model; Countermeasures
   0  引言
   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小麦是中国重要粮食作物,十多年来连续获得丰收,小麦供给不足的主要矛盾已经基本解决[1]。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膳食习惯改变,人们对于高品质的优质专用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需求日益增加,而这些优质专用小麦的国内生产量明显不足,进口依赖严重[2-3]。因此,近年来的中央和国务院文件多次明确指出中国要加快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发展、推进小麦供给侧改革,如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指出,粮食作物要稳定水稻、小麦生产,确保口粮绝对安全,重点发展优质稻米和强筋弱筋小麦。国务院《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指出要“稳定冬小麦面积,扩大专用小麦面积”。这对解决农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产品质量、满足广大群众的生活需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先前的文献对强筋和弱筋小麦育种[4-10]及栽培管理[11-16]等方面作了比较深入全面的研究,也有不少学者对产量影响因素、生理生化规律等方面做了深入分析[17-25],部分学者对小麦蛋白质含量性能、加工技术等作了研究[26-28],取得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何中虎等[29]、赵俊晔等[30]、华奕州等[31]、宋洪远等[32]对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情况、政策环境等作了一定研究,部分学者[33-39]对优质专用小麦的进出口情况和消费情况作了一定探讨。总体看来,现有文献对普通小麦研究较多,对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研究较少。对栽培技术等研究较多,但对产业总体发展状况如生产、经营、仓储、加工等方面(尤其是“十二五”)缺乏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
   针对上述文献得不足,以研究中国进入新时代后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的生产、加工、仓储总体现状和问题为切入点,对河南省、河北省、安徽省等小麦优势生产区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对农业部门、农户、合作社、加工企业进行座谈,深入了解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的生产经营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措施。
   1  中国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现状
   1.1 形成了三大优势生产区
   目前形成了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和大兴安岭沿麓三大优质专用小麦产区。其中,黄淮海麦区是中国最大的强筋小麦生产基地,主要包括河北、山东、河南大部、江苏和安徽北部、陕西关中、山西中南部等。长江中下游主要包括江苏、安徽两省淮河以南、湖北北部、河南南部等地区,气候湿润,热量条件良好,有利于小麦低蛋白和弱面筋的形成,是中国优质弱筋小麦生产的重点区域。大兴安岭沿麓是中国优质强筋春小麦主产区,主要包括内蒙古巴彦淖尔地区、海拉尔地区、黑龙江嫩江地区等地,所产硬红春小麦品质优良,商品性能稳定,对进口硬麦替代性强。
   1.2 近年来主产区种植面积上升较快
   多年来,受市场价格及种植习惯的限制,虽然中国小麦生产量连年增产,但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种植面积和产量并不高,还有不少群众虽然种植了强筋和弱筋小麦品种,但是没有做到单种、单收、单储,不能满足加工企业的质量需求,只能作为普通小麦来销售。自从中国2016年正式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之后,各地开始出台一系列的措施来鼓励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民种植优质强筋、弱筋小麦,播种面积和管理水平明显增加,对解决供需缺口起到比较一定效果。例如,2016—2017年度河南省推广面积达40万hm2以上,2017—2018年度达到53.33万hm2。另外,根据中国种业信息网中国种业大数据平台(http://www.seedchina.com.cn/DefaultIndex.aspx)数据整理,2017—2018年度,河北省的强筋麦推广面积在11.33万hm2,安徽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在30.53万hm2。
   1.3 部分优势生产大县产品质量明显改善
   优质专用小麦的质量标准体系逐步完善,在全国层面上制定了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技术规程、优质强筋麦和优质弱筋麦国家收储标准、强筋小麦粉和弱筋小麦粉国际加工标准,一些省份也制定了地方标准,为提升优质专用小麦质量品质提供了依据。例如,河南省农业厅组织育种、栽培专家,分品种编印2万份优质强筋、弱筋小麦技术规程,并通过各种途径,指导农民按照技术规程开展生产管理,对提升优质专用小麦的产量和品质起到了起到明显作用。据调研,河南省延津已成为豫北地区优质强筋小麦集散地,不少专用粉加工企业对延津强筋小麦需求旺盛,而每公斤价格也比普通小麦高出0.2~0.4元,甚至茅台集团也与延津合作共建1333.33hm2的有机小麦原料基地,“国麦酿国酒”被传为佳话。河南省淮滨县创新机制,实施了“弱麦强县、食品惠民”战略,着力打造“中国弱筋小麦第一县”品牌,使淮滨县优质弱筋小麦广深受加工企业的青睐,甚至五粮液集团在淮滨县也建设原料生产基地。安徽省阜阳市推进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产,提升了优质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1.4 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在全国层面上,明确指出要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中国不少省份在品种培育、良种补贴、基地建设等方面也出臺了一些具体支持政策。例如河南省从2016年开始,筛选滑县、永城市、内黄县、浚县、延津县、濮阳县、淮滨县、息县8个县(市),开展优质专用小麦发展试点示范。为支持优质专用小麦发展,河南省农业厅安排绿色高产高效创建资金,对试点县优质专用小麦种植户的统一供种和统防统治,按照每公斤0.2元的标准,给予种植户直接现金补贴。省农业厅召开3次全省性产销对接会,组织粮食购销企业、粮食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同市县和种植户进行购销洽谈,落实订单。安徽省、河北省等地也在品种培育、基地建设、金融贷款等方面给予了政策支持。
   1.5 探索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发展模式
   据调研,一些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地区探索出比较成功的优质专用小麦发展模式。延津县小麦全国知名,探索出整县推进发展模式,农业局出台方案促进良种种植、田间鉴定工作,农机局落实好单品种专机收割工作,加工企业、收购企业通过合作社实现与粮农有效对接,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使50万亩优质专用强筋小麦全部实现订单种植。河南富贵食品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淮滨县)采用“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生产发展模式,公司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植保、统一供肥、统一保险、统一收购,为粮农提供产供销全程服务,粮农按照协议将优质专用小麦交售公司。河南中鹤现代农业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鹤壁市)采取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公司将流转的3333.33hm2土地全部种植‘郑麦366’、‘师栾02-1’两个优质小麦品种,产品由集团内加工企业收购,实现了产品增值。河北省在实践中摸索“企业+政府+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机制,省农业厅与中粮贸易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在冀中南强筋半冬性小麦优势产区建立合作试点,探索完善政企合作有效模式,开展规模化种植、绿色高效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促进产销衔接,促进了河北省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    2  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中的突出问题
   2.1 专用小麦供应不足,专用粉企业进口依赖严重
   目前中国居民面食消费习惯由购买面粉自制向外购成品面食转变,致使面粉加工企业对优质强筋和弱筋小麦需求不断扩大,尤其是为满足面包、糕点等新兴面食产业的小麦原材料缺口很大,每年進口达300万t[40]。多年来,虽然中国小麦产量连年增产,但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供应量少,不能满足加工业和消费者的快速增长需求。虽然近三年河南省、河北省等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种植面积上升较快,但总体上仍然不能满足市场需求[41]。就河南省来说,小麦连年丰收,产量连攀新高,但真正能做到“四专”的强筋和弱筋小麦供应不足,导致河南产生小麦产量、进口量、库存量“三量”齐增,存在面粉加工企业“买粮难”,“守着粮仓缺麦子”现象。据对10家应用强筋和弱筋小麦的加工企业调查,由于国内专用强筋小麦生产量不够、价格偏高、质量性质不稳等因素,8家企业均不同程度地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进口强筋小麦。其中河南汇丰面粉有限公司,2017年需要强筋小麦3万t,进口‘加麦1号’1万t,占所需强筋小麦总量的33%左右。
   2.2 育种工作需要改进,配套技术研究推广力度不够
   近年来,各地在小麦育种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在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品种培育上还存在不少问题。种子研发部门培育的优质品种,往往没有实现与加工企业品质标准体系的有效衔接,收购的小麦往往达不到收购标准。优质强筋小麦品种并不少,但经得起市场考验的品种比较少。据在河南省调查,如加工企业反映的综合品质最好的‘新麦26’,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抗病性、抗倒伏、抗倒春寒能力较差,在豫东地区易感赤霉病,对产量和品质都有比较大的影响,正常年份亩产比普通小麦低20~40kg。在豫南地区推广的‘扬麦15’、‘扬麦20’等弱筋品种,产量也比普通小麦低,并且对后期赤霉病、颖枯病抗性较低。强筋和弱筋小麦生产与普通小麦相比,技术规程有一定差别,不同的地区种植技术不尽相同,例如,强筋小麦氮肥施肥期需要适当后施,弱筋小麦需要适当前移,但不少麦农并没有很好地掌握。还有一些麦农在非适宜区域内种植强筋或弱筋专用品种,甚至有在弱筋优势区植强筋品种的现象。
   2.3 规模程度仍然不够,单种单收水平需要提升
   近年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较快,但总体看来,小麦生产仍然以小农户生产为主,户均耕地面积过小,区域内品种插花种植现象普遍,难以形成适度规模的、质地相同的优质原粮[42]。即使是多数小规模农户个体,也是种植好2~3个品种,经常混种混收,没法满足小麦加工企业的需求。据笔者在豫北某地调研,有一农户共1.33hm2小麦,种植了‘郑麦366’、‘矮抗58’、‘兰考108’、‘藁优2018’4个小麦品种。虽然在小麦供给侧改革试点县,农民规模化、专业化程度有所提升,但对大多数非试点县来说,大部分种植的还是普通小麦,品种混杂严重。有的农户虽然也种植强筋或弱筋品种,例如‘郑麦366’、‘新麦26’等,但基本上是按照普通小麦来进行生产,没有做到单种单收,更没有销售给加工企业,价格与普通小麦一样。这种种植方式造成相同品种品质不稳定,一致性差,影响了制粉企业收购积极性。
   2.4 企业农户联结松散,产销对接机制不通畅
   目前中国多数强筋和弱筋小麦优势产生产区,企业与农户并没有建立有效的产销对接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43],签订订单的只是少数,生产、收储、加工之间多是分离的,这也是不少农户虽然种植强筋和弱筋小麦品种、但仍按照普通小麦进行生产和出售的原因。调研中发现,有的地方合作社或者村集体代表农户与企业签订协议,但由于宣传不到位,农户对协议的具体内容特别是种植技术要求并不清楚。作为加工企业来讲,如果由于后期天气原因或者农民没有按照优质小麦的要求进行生产,品质达不到企业需求,企业为了本身效益也不愿意收购,同时,农民小麦收获以后,如果价格行情上涨,如果企业没有按时收购或者收购点比较远,农民也会卖给经纪人,因此,不少地方企业与农户的履约率比较低。有些地方产销对接中间环节过多,农民生产优质麦后先卖给经纪人,经纪人又卖给合作社,合作社又卖给收购企业,收购企业又卖给当地或外地的加工企业,农户对最终卖给哪个加工企业根本不清楚。
   2.5 补贴政策期待完善,优质不优价问题没有根本解决
   虽然不少地方对生产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出台了一些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但在实施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政策目标[44-45]。例如,河南省部分县在实际运作过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需要组织专家到田间鉴定农民的小麦品种,但除了少数品种之外,多数品种并不易鉴定,这样在给农民发放优质小麦签订证书时存在一定难度和失误,也容易引起社会矛盾。二是行政操作成本较大。面向千家万户的农民,小麦田间鉴定需要大量的工作,补贴名单的上报、审核和公示也需要大量的工作。三是补贴进程比较滞后,由于补贴资金兑现较晚、程序繁琐,不少农民并没有按照协议销售给指定企业和合作社,而将小麦出售给小商小贩。四是在这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工企业没有并得到适当收益,参与积极性并不高。
   2.6 收储体系急需健全,实现专储困难较多
   目前在国家粮食收储政策上仍很不完善,存在着诸多问题[46]。第一,多数收储企业资金比较缺乏,国家的一些补贴资金下达比较晚,因此不少收储企业收购小麦时间也偏晚,并且很多情况下不能及时给农民兑付现金。而目前90%以上的农民家庭并没有设立专门的仓储设施,还要兼顾外出务工,小麦收获后基本上并不在家储藏,而是马上卖出,并且多数农民喜好现金交易。因此,即使收储企业价格以一定幅度高于市场价,农民还是选择卖给小商小贩。第二,据调查,不少收储企业仓储设施和烘干设施比较缺乏,也影响了收储进度。另外,对强筋和弱筋小麦按品种单储也比较困难。单个仓库面积较大,而单个品种往往产量并没有那么多,因此,仓库里一般储藏多个小麦品种,极易发生混杂现象。    3  促进优质专用小麦发展的政策建议
   3.1 提升科技支撑水平,研究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
   以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麦为重点,促进育种单位按照市场和加工企业对品质的需求,加大优质小麦新品种的选育、引进、试验和种子扩繁,有针对性地选育适宜不同生态区和不同用途的优质专用品种,为小麦生产提供产量高、品质好、综合抗性强、种性纯正的种源,加大不同品种、不同区域标准化配套技术集成研究[47-48]。支持各地技术推广部门大力开展新品种及良种良法配套技术试验示范,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品质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好的主导品种,对制约本地区优质小麦品质提升的瓶颈因素进行重点突破,分品种制定优质专用小麦标准化技术规程,实现良种良法配套。采取通过召开培训会、现场会、印发明白纸、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加大对粮农特别是种粮大户的良种和配套种植技术的宣传和培训力度。
   3.2 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实现优质专用品种专种专收
   在全国专用小麦区划的基础上,各地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区域比较优势,对强筋和弱筋小麦优势种植区域进一步细分,实现优势区域化生产。要开展单一品种的集中连片种植,提高区域内优质小麦产业和经营主体的规模化程度,具体操作上可以县(市)为单位统一规划,结合“万亩示范方”等高产创建项目,实行同一品种集中连片规模种植。支持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种植,培育种植面积超千亩、从事优质小麦生产的新型经营主体。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扩大统一供种力度和范围,适当提前统一供种的时间。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作用,指导农民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准进行生产,按品种单独收获。鼓励引导生产性服务组织,在开展单项、多项、全程式生产服务过程中,按照标准进行统一服务。在单收方面,可借鉴延津县等地的有效经验,由农机部门和粮管部门,落实好单品种专机收割,对参加专收作业的小麦联合收割机进行统一管理,实行专机专用,确保优质小麦单品种专收和安全入仓。
   3.3 改革完善收储制度,促进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专储
   在收储环节上,粮食收储企业要按照优质强筋麦、优质弱筋麦国家标准(GB/T17892—1999、GB/T17983—1999)进行单独收储,做到产销衔接,设立专仓,分类、分级、分等进行储藏与销售,可借鉴延津县等地经验,提前安排好订单收购资金和仓容,与订单农户及合作社搞好对接,做到分品种单仓收储,在专储仓库显设置位置标牌,并附二维码标识,确保强筋小麦“专储”数据信息真实,粮食质量可信。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收储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强仓储、晒干等基础设施建设,促使收储企业提前收购农民优质小麦、兑付农民现金。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做好优质专用小麦的上图入库工作,优质专用小麦生产信息,包括种植面积、品种、位置、预计产量以及生产方的联系方式,及时提供给省粮食管理部门和收购企业,为他们合理布局库点、开展专收转储提供信息支持。依托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决定从2017年开始实施的“优质粮食工程”,以收储企业为主体,整合仓储设施资源,建设一批集收储、烘干等于一体的粮食服务中心,完善小麦产后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户提供粮食“五代”(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服务,推进农户科学储粮行动,促进粮食提质减损和农民增收。
   3.4 发挥企业主导作用,增强优质小麦品牌竞争能力
   培育、扶持一批规模大、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和产品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小麦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开发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带动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49]。以企业为主导,加大粮食品牌整合力度,推进以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为核心,实施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经营,通过实施“龙头带动、品牌带动和市场带动”战略。可借鉴河北省、安徽省等地的经验,充分发挥加工企业在组织优质专用小麦规模化、标准化、区域化种植的引领作用,一些原来由政府操作的项目,交由企业来组织实施,由企业统一组织供种、统一提供生产技术和标准,统一进行机械化收获,统一进行收购,使生产的小麦产品品质直接满足企业的需求,政府部门做好监督管理,确保协议的签订和执行。在关键季节,组织召开产销对接会,邀请粮食(食品)加工企业、购销企业同强筋弱筋小麦生产县进行对接洽谈。优质小麦大县要引进国内外知名加工企业投资建厂,增强优质专用小麦就地加工转化能力,政府应对企业和流通中介组织给予政策和其他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3.5 密切利益连接机制,因地制宜推广适宜发展模式
   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在农户种植面积规模大、有基础的地区,可以借鉴延津县、淮滨县的整县推进模式经验,政府部门出台支持措施和政策,促进小麦产业链的各经营主体有机衔接,促进整个区域内优质专用小麦的发展[50]。经济实力雄厚的粮食产业集团、群众土地转出意愿比较强烈的地区,可以借鉴中鹤集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由企业集团来从事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收储、加工等。大部分地区可以借鉴“加工企业+合作社+基地”、“加工企业+收储企业+合作社+基地”、“加工企业+科研单位+合作社+农户”等多种有效模式发展经验,组织和引导农民与企业签订产销合同,积极发展订单农业,规范和明确协议的内容,强化契约法律意识,保护产销双方特别是农民利益,减少违约率,实现优质优价和多赢。在条件适宜的地区,采取切实有效的扶持政策,鼓励一些实力强、品牌响的强筋和弱筋小麦加工企业“前延后伸”,组建小麦产业联合体,实现单一产品购销合作到多元要素融合共享的转变,从而减少违约率,实现全产业链增值增效,达到共赢目的。
   3.6 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力度
   进一步完善支持优质专用强筋和弱筋小麥发展的政策体系,统筹安排生产、收储、加工各环节,统筹企业、合作社、农户各种主体,形成合力。重点通过加大资金投入支持优质小麦发展,特别是对从事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财政支持,对优质小麦企业从事统一供种、农民培训、小麦购销、研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等活动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对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关键技术应用等相关重大技术推广工作给予财政支持。针对一些地区探索的优质专用小麦价格补贴项目,进一步完善实施机制,加大统一供种的力度和方式,提前项目实施时间进度,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做好登记造册等工作,减少行政操作和监督成本。    参考文献
   [1]黄奇鹏,武文斌,李聪.中国小麦供需形势分析与对策[J].现代面粉工业,2018(5):39-41.
   [2]王新华,鲁艳,王锐等.中国小麦进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原因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7(1):114-116.
   [3]申洪源.2018年一季度小麦行情回顾及夏收前市场展望[J].现代面粉工业,2018,32(2):49-51.
   [4]刘志勇,王道文,张爱民,等.小麦育种行业创新现状与发展趋势[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8,19(3):430-434.
   [5]李爱国,宋晓霞,张文斐.丰德存麦5号对优质强筋小麦品种选育的启示[J].中国种业,2018(3):65-68.
   [6]马利明.2017—2018年度长垣县优质小麦品种对比试验.基层农技推广,2018(11):8-11.
   [7]哈力旦·依克热木,芦静,周安定,等.新疆部分小麦材料籽粒硬度基因等位变异的分子鉴定及其分布[J].新疆农业科学,2016,53(6):981-986.
   [8]Thind A K, Wicker T, Simkova H, et al. Rapid cloning of genes in hexaploid wheat using cultivar- specific long- range chromoso meassembly[J].Nature Biotechnology,2017(8)793-796.
   [9]陆玉.优质小麦品种扬麦20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21):42,45.
   [10]王怡,何水华,李健,等.优质强筋小麦镇麦12号栽培技术[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8,35(4):21-23.
   [11]周玉芹.浅析优质小麦生产的优化管理及发展对策[J].农学学报,2017,34(23):20.
   [12]张晓丹,程乐庆,杨飞,等.优质强筋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2018,35:793-796.
   [13]乔庆州.优质强筋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16):157.
   [14]孟自力,闫向泉,朱倩,等.优质小麦栽培技术及推广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8(7):58-59.
   [15]顾虎,吴万胜,颜立新.优质专用小麦品质调优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23):31,34.
   [16]胡汉宜,柴晶,王会龙.优质小麦栽培技术要点探析[J].种子科技,2017,35(12):67,70.
   [17]张翼,高素玲,张根峰.不同播期对沿黄稻区强筋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7):29-32.
   [18]赵智勇,李秀绒,柴永峰,等.播期、播量和氮肥对强筋小麦‘运旱618’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6,30(21):28-31.
   [19]孔素娟,潘进军,赵艳红,等.济源市优质强筋小麦不同播种模式综合比较试验[J].基层农技推广,2018,(9):14-15.
   [20]王美芳,雷振生,张建伟,等.黄淮冬麦区强筋小麦品种的产量及品质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17,37(1):94-101.
   [21]蒋方山,张海军,吕连杰,等.雨养和灌溉条件对黑小麦产量形成及品质的影响[J].农学学报,2018,8(7):6-10.
   [22]孙允超,王光禄,王怀恩,等.施氮方式对强筋小麦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7,33(20):11-15.
   [23]李筠,戴廷波,曹卫星,等.氮肥运筹对不同茬口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8,28(1):91-96.
   [24]杨丽娟,蒋志凯,盛坤,等.氮肥追施时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和面粉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6):26-30.
   [25]张磊,齐学礼,张建周,等.优质强筋高产小麦品种郑麦7698品质稳定性和高效节本生产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7,46(12):13-16.
   [26]陈雪燕,王灿国,程敦公.小麦加工品质相关贮藏蛋白、基因及其遗传改良研究进展[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8,19(1):1-9.
   [27]丛花,王宏飞,祁旭升,等.西北地区小麦地方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16,53(8):1373-1382.
   [28]王美芳,雷振生,吴政卿等.环境变异及施肥措施对强筋小麦品质性状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1):164-168.
   [29]何中虎,庄巧生,程顺和.中国小麦产业发展与科技进步[J].农学学报,2018,8(1):107-114.
   [30]赵俊晔,于振文.中國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现状与发展的思考[J].中国农学通报,2006,22(3):171-174.
   [31]华奕州,黄季焜.粮食收购双轨制改革与粮食生产:以小麦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7(11):59-66.
   [32]宋洪远,张恒春,李婕,等.中国粮食产后损失问题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8(4):1-6.
   [33]张有望,肖小勇.市场力量视角下中国小麦进口市场结构研究,统计与信息论坛[J].2016,31(7):55-60.    [34]王秀丽,孙君茂.中国小麦消费分析与未来展望,麦类作物学报[J]..2015,35(5):655-661.
   [35]韩一军.变革背景下国小麦产业模式及政策探讨[J].农业展望.2016(1):32-35.
   [36]贾娟琪,李先德,王士海.粮食支持政策调整对不同规模粮农种植决策的影响[J],经济体制改革,2017(1):89-95.
   [37]Bonjean Alain P, AngusWilliam J, van Ginkel Maarten. The World Wheat Book, A History of Wheat Breeding[M]. Lavoisier, Paris, 2016:617-655.
   [38]Gao F M, Ma D Yn, Yin G H, et al. Genetic progressin grain yield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 in Chinese wheat cultivars of Southern Yellow and Huai Valley since 1950[J]. Crop Science,2017(2):760- 773.
   [39]Li Z F, Lan C X, He Z H, et al. Overview andapplication of QTL for adult plant resistance to leaf rust and powdery mildew in wheat [J].Crop Science,2014(5):1-19.
   [40]張春良.2017年国内面粉市场回顾与2018年展望[J].现代面粉工业,2018,32(01):46-50.
   [41]尹靖华,顾国达.中国粮食中长期供需趋势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76-83.
   [42]朱海燕,司伟.中国小麦价格波动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5(5):47-58.
   [43]黄飞,徐玉波.世界粮食不安全现状、影响因素及趋势分析[J].农学学报,2018,8(10):97-100.
   [44]张伟,景丽,上官彩霞,等.河南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与对
  策[J].农业经济.2017,12:3-5.
   [45]韩凤娟,袁金.延津县优质强筋小麦的生产发展与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7(14):57.
   [46]闻三峡,淮滨县弱筋小麦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J].河南农业,2014(3):54.
   [47]毛瑞玲.对淮滨县发展弱筋小麦产业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7(6):64-65.
   [48]杨科.郑州市优质强筋小麦生产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8,7:64,66.
   [49]石高升.优质小麦“石优20”全闭环产业链推广模式的调查与思考[J].基层农技推广,2018(9):56-58.
   [50]王映红,董昀,赵酒林等.新乡市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发展探讨[J].山东农业科学,2011,6:122-124.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43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