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强直性脊柱炎中医外治的研究进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中医外治强直性脊柱炎具有疗效明显、过程安全、不良反应小、个体化等优点,对近几年中医外治,如针刺、运动、灸法、特色疗法等在强直性脊柱炎中的应用进行概述。
   【关键词】 脊柱炎,强直性;中医外治;综述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侵犯骶髂关节、脊柱关节、肌腱末端等为主要特点,患病率在各国比例不同,总体以男性多见。AS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遗传、环境与免疫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中遗传因素以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基因为主,多个与HLA-B27存在交互作用的基因共同参与[1]。本病起病隐匿,逐渐出现腰背部或骶髂部疼痛或僵硬,呈炎性疼痛。部分AS患者在疾病进展中出现外周关节的疼痛,如膝、髋、踝关节等。目前AS尚无法根治,只能依靠早期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改善症状及预后,使疾病得到缓解或保持低活动状态。西药治疗以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为主,但尚无标准的达标治疗及维持缓解方案[2]。中医外治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一系列非口服药物治疗的手段,素有“良丁不废外治”之说,可见外治法的作用及地位。现对近几年中医外治在AS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1 针刺疗法
   针刺疗法是应用不同的针具针刺机体腧穴,通过不同的针刺手法、补泻方法等以通经脉调气血而治疗疾病的方法。因针刺手法、运用针具及原理等不同而种类繁多。其中子午流注针法是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理论,顺应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季节及一日昼夜阴阳变化取穴,将时辰与脏腑相对,子时胆,丑时肝,寅时肺,卯时大肠,辰时胃,己时脾,午时心,未时小肠,申时膀胱,酉时肾,戌时心包,亥时三焦[3]。故AS的治疗可选择在寅时、申时、酉时等进行,亦可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进行治疗,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治疗原则灵活使用。采用浮针疗法治疗AS时,没有具体位置,运用皮部理论,采用近治原理,以痛为腧,以骶髂关节及腰背肌部位为主,间隔时间从短逐渐延长,根据情况而定[4]。张杰[5]选用脾俞、肾俞、膈俞、京门、章门、三阴交、气海、水沟、委中为针刺部位,每次治疗4个穴位,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5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4.4%。曾莉[6]以扬刺病变部位的夹背穴及局部阿是穴治疗AS,施针后采用中等强度提插捻转和刮柄法,效果明显。刘军等[7]通过对比药物组,即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及柳氮磺吡啶片,针刺组在药物组治疗的基础上针刺次髎、委中、风池、阿是穴,胸椎、腰椎受累取相应部位的华佗夹脊穴,治疗6 d休息1 d,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针刺组疗效优于药物组。
  2 灸 法
   “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是具有治疗疾病及保健作用的中医特色疗法,可弥补针刺的不足,包括艾条灸、艾柱灸、督脉灸、雷火灸、热敏灸、温针灸等多种方法。孙术宁等[8]通过文献收集的方式,纳入1452例AS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灸法辅助西药治疗AS可提高总有效率,对实验室指标有改善作用,并减轻了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
  2.1 督脉灸 《素问·骨空论篇》曰:“督脉为病,脊强反折。”指出AS与督脉关系密切。督脉灸是AS的中医特色疗法之一,包括单纯督脉灸,根据病情选择不同介质,如姜、蒜、姜蒜合用、姜葱合用,配合不同督灸粉,如丁香、忍冬藤、威灵仙等中药,亦可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如针刺、推拿、拔罐等,以增强疗效[9]。
  2.2 雷火灸 雷火灸是在古代雷火神灸的研究基础上,运用经络学说,辨证选药的一种灸法,具有药力猛、热量大、渗透力强、灸疗广泛的特点。杜婷婷等[10]对肾虚督寒证AS患者施以雷火灸(由艾叶加乳香、没药、透骨草、当归、水蛭、丹参等中药组成),取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间旁开1寸,从上至下每侧17穴,左右共34個夹脊穴,每次30 min,1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得出雷火灸刺激夹脊穴有更好的调节经络血液的作用,可通过促进背部气血的运行达到温散风寒湿邪、温通经脉止痛的治疗目的。
  2.3 热敏灸 灸法与针刺疗法相同,皆讲究得气,热敏灸是灸法得气的重要体现,根据患者体质、病痛所在及病情轻重,往往有不同的得气表现。热敏灸治疗AS主要通过热量传导,促进机体循环,作用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等部位,通过经络及组织的传导作用,产生热敏化反应,有利于炎性因子的吸收,并能通过刺激下丘脑和垂体,以维持内分泌稳定。治疗时艾条循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以会阳、八髎、命门、腰阳关、肾俞、大肠俞、脾俞、胃俞及大椎等穴为主[11]。寻找热敏点时可采用热敏灸四步操作法,即回旋灸、循经往返灸、雀啄灸及温和灸。当出现透热、扩热、传热、局部、表面不热或微热,远部及深部热,或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出现上述6种热敏灸感之一时,此部位即为热敏点[12]。
  2.4 针灸并用 马蕊[13]观察60例AS患者,对照组予以西药止痛、调节免疫等治疗,观察组予以温针灸夹脊、大椎、百劳、大杼、肝俞、肾俞等穴位配合中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且疗效优于对照组。
  3 特色疗法
  3.1 蜂 疗 蜂疗是以蜂针疗法或蜂产品治疗为主的一种特殊生物疗法,陈伟是我国最早将活蜂与经络学联合进行临床研究的医学教授,其独创蜂疗三联法治疗痛风可取得奇效[14]。近年来,随着蜂疗技术的不断成熟及发展,蜂疗的临床应用也不断扩大,可广泛运用于各个系统疾病[15],不少医家将其运用于风湿病的治疗。其中“中医蜂疗四联疗法”对于AS的治疗效果显著,即由蜂针、蜡疗、中药内治、中药外治组成。蜂针是用蜂类尾针刺激人体穴位,通过蜂针,使针液进入机体,而产生免疫反应,局部充血红肿,皮温升高,同时具有“针、灸、药”三者作用[16]。与其他针具取穴相似,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辨证取穴,主要以督脉、膀胱经、夹脊穴及局部取穴为主。值得注意的是,在行蜂针治疗之前需要进行皮试,确定无不良反应后方可进行,蜂针量因人、因病而异,疗程亦不同。初期治疗以少量为佳,久病患者可适当加量,顽固性疾病通常需要4个疗程,体虚、病轻、复针者宜少量蜂针治疗,体实、病重者可适当增加蜂量。对于AS患者一般一蜂一穴,取1~2穴治疗后酌情增加穴位数量,一般 ﹤30只,常需长期维持30针的治疗量,可明显缓解症状,有效率为90%左右[17]。有研究者通过对广州、深圳开展蜂疗的中医医院进行横断面调查,发现蜂疗人群蜂毒过敏的患病率为29.0%,全身反应的患病率为11.3%,且类风湿关节炎、AS等蜂毒过敏的风险更高,因而需加强随访力度,并配备应急药物及设备,而增加蜂疗频率是蜂毒过敏的保护因素[18]。四联疗法中的蜡疗与蜂针同用以刺激局部病变,配合中药及蜂产品内服,同时运用熏洗、推拿等方法,内外兼施,直达病所,可明显改善患者病情,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水平[19-20]。   3.2 蜡 疗 石蜡疗法是通过加温后的石蜡治疗疾病,简称蜡疗。蜡疗具有良好的导热作用,通过吸收热量,与肌表的接触过程,传导热能,以使局部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促进血液和淋巴液循环,增加汗腺的分泌,并可使炎症浸润吸收,达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在冷却的过程中,随着石蜡体积的缩小,对组织有挤压作用,使温度向深部组织传递,持续挤压可防止组织内淋巴液和血液渗出,促进渗出物的吸收。具有良好的可塑性、黏滞性和延展性,作用持久,有温热作用、机械作用、润滑作用等,包括蜡饼法、刷蜡法[21]。可配合其他方法同时使用,如蜂疗、中药。中药蜡疗可充分发挥温通作用,能通痹止痛,且能够运用中医理论,辨证分析,不同证型使用不同药物以加强作用,具有靶向治疗作用,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痹证[22]。施术部位可根据经络,或者选择项背、腰脊、骶部等疼痛部位,或关节、肌腱、韧带附着点等部位,时间一般为30 min,根据患者自我感觉的热度为宜[23]。于淑静[24]采用中药干姜、肉桂、血竭、细辛、薏苡仁、川乌头、草乌头、胆南星、丹参、川续断、狗脊与医用石蜡制成中药蜡疗膏治疗肿胀的关节,观察6个月,发现活动期AS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程丽琼等[25]对100例AS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发现,蜡疗联合功能锻炼治疗AS临床疗效好,且安全可靠。中药蜡疗虽具有简便、价廉、不良反应小等优势,但也存在不足,如在加热过程中会产生异味,蜡体温度不好控制,可产生接触性皮炎等,仍需进一步改进[26]。
  3.3 针刀疗法 针刀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结合人体解剖学知识,运用小针刀分离、松解组织粘连,同时刺激施术部位的穴位,用于治疗因慢性软组织损伤等引起的疼痛性、功能障碍性疾病,是一种介于手术方法和非手术疗法之间的闭合性松解术。其具备改善、恢复脊柱生物力学平衡的宏观疗效与促进、优化组织循环代谢的微观效应[27]。根据针刀的选择分为传统针刀及弧形针刀。AS属于附着点炎或肌腱端病,胡剑威等[28]运用子午流注针法联合针刀疗法,并配合常规西药治疗AS患者40例,结果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免疫活性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IL)-6、IL-2、肿瘤坏死因子-α及炎症介质P物质在AS患者炎症反应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杨喜云等[29]通过观察上述指标,运用骶髂关节、脊柱周围软组织的针刀松解治疗中轴型AS,12周后的疗效优于未進行针刀治疗的中轴型AS患者。朱祺[30]取脊柱带区及两侧骶髂关节区压痛明显的12个痛点,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对比非甾体抗炎药配合益赛普治疗AS,通过观察临床指标及患者症状,得出针刀疗法对于AS患者近期疗效好,且相对于药物疗法不良反应小。弧刃针刀为王学昌发明的一种医疗器械,与传统针刀技术相比更有优势,可兼具注射及介入手术引导套管针功能,因其弧形刀刃的特点,操作更为简单,松解效果更佳,术后修复快,弧刃针刀综合疗法是合“针”“刀”“线”及“药物注射”于一体的一种综合疗法。都帅刚等[31]将168例AS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针刀组和弧刃针刀,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得出弧刃针刀组的疗效优于传统针刀组。针刀治疗属于有创性治疗手段,故在施术过程中需注意无菌原则,术后应注意预防伤口感染。针刀疗法为非根治性方法,仍需配合药物治疗及康复运动训练。
  3.4 其 他 中医学博大精深,中医外治包罗万象,除上述治疗方法外,还有药物熏蒸、穴位注射、贴敷、冲击波等,此类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应用较早,医者对此应用较为成熟,疗效明显,结合中医辨证体系,可灵活应用于各个阶段的AS患者。朱卫星[32]采用中药熏蒸方法(药物组成:透骨草、牛膝、伸筋草、桑枝、红花、木瓜、制草乌、刘寄奴、威灵仙、制川乌、花椒),并配合牵引及功能锻炼治疗AS累及髋关节的患者,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4 外治原则
   AS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素问·骨空论篇》曰:“督脉为病,脊强反折。”指出本病与督脉关系密切。AS病变部位主要为腰骶脊背,为督脉之所在,督脉是阳脉之海,故从腰骶脊背部位治疗是AS的最佳治疗途径之一。其与督脉、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经筋、足少阴经筋、足厥阴经筋以及足少阳经筋等有着密切的联系[33]。阎小萍[34]提出AS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肾督受邪,以“补肾强督”为基本治法,随证选方用药,较多使用归经属肝肾二经,多用辛、温,味属苦、甘之物。中药外治法对比中药内治法的局部疗效优越,患者依从性高。刘美燕等[35]通过文献检索得出外治法的中药选择以祛风寒湿药为主,使用频次最多的是祛风湿药,补虚药外用最少;性味归经方面以温平、辛苦甘、肝脾肾经为主,与内治法不同,外治法以入肝经为最。
  5 结 论
   中医外治种类繁多,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自身特点,因人选法,因法施治,可单独使用,亦可多种方法同时使用,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个体化治疗的特点,可配合药物及合理的功能锻炼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疼痛明显者,可采用针刺疗法、针刀疗法、蜂疗等,腰背部活动受限伴疼痛明显者,可选用针刺加中药蜡疗的方法;伴有冷痛者,可考虑灸法、药物熏蒸、蜡疗等,如中药熏蒸联合督灸的方法;瘀阻伴冷痛明显者,可先行针刀松解局部肌肉,后采用针刺疗法,最后以艾灸散寒止痛[36]。无论何种方案对AS活动功能改善都是有限的,故强调早期诊断治疗、维持长期缓解,以延缓关节破坏,改善生活质量。
  6 参考文献
  [1] 刘彧.强直性脊柱炎免疫遗传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学,2019,26(1):117-121.
  [2] 彭兰驭,牟茂婷,杨爽,等.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治疗现状与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8):83-85.
  [3] 陈胜.试述“子午流注法”的临床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07,45(10):80.   [4] 符仲华.浮针疗法治疗疼痛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60-161.
  [5] 张杰,玉璐.针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36例[J].中国针灸,2007,27(1):22.
  [6] 曾莉.扬刺夹脊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J].湖北中医杂志,2006,28(2):46.
  [7] 刘军,滕义和,王威岩.针刺联合弃杖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6):889-891.
  [8] 孙术宁,卢洋,陈国铭,等.灸法辅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8,24(8):1122-1126.
  [9] 李蔚林,李非,沈卫玲,等.督灸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7,6(7):73-76.
  [10] 杜婷婷,丁炜.雷火灸刺激华佗夹脊穴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柱功能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7,32(11):2263-2265.
  [11] 李敏,李开平.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辨治思路[J].江苏中医药,2017,49(6):42-44.
  [12] 王建文,骆剑蛟,李波,等.热敏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4):76-78.
  [13] 马蕊.温针结合中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
  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64-65.
  [14] 祖湘蒙,叶培汉,陈海燕,等.陈氏蜂疗临床验案撷集[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5):120-122,125.
  [15] 李瑞珍,李海燕.蜂疗临床应用现状研究[J].中国蜂业,2014,65(8):36-39.
  [16] 韩诗筠,李索咪,诸佳燕,等.蜂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2017,41(3):62.
  [17] 赖思琪,李万瑶.蜂针疗法用蜂量的探讨[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4):49-51.
  [18] 崔乐,王子熹,关凯,等.蜂疗致蜂毒过敏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8,12(3):277-282.
  [19] 李海燕,黄少华,韩巧菊.中医蜂疗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研究[J].中国蜂业,2014,65(6):36-37.
  [20] 张思宇.观察中医蜂疗四联法对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和对骶髂关节炎破损骨质的改善[J].光明中医,2015,30(8):1709-1710.
  [21] 郭凤红,范鹏,张逊,等.蜡疗临床应用新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3):465-469,483.
  [22] 钟晓凤.痹证之中医特色疗法中药蜡疗[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3):152-153.
  [23] 郑伟康,张宏,张春艳,等.基于“治未病”理论的健康教育联合中药蜡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浅
  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2):215-216.
  [24] 于淑静.中药蜡疗膏治疗结合早期护理对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6,38(6):942-945.
  [25] 程丽琼,唐娅琴.蜡疗联合功能锻炼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10):931-932.
  [26] 刘志宏,王华新.中药蜡疗技术在临床的应用现
  状[J].全科护理,2017,15(9):1048-1049.
  [27] 李敏,李开平.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辨治思路[J].江苏中医药,2017,49(6):42-44.
  [28] 胡剑威,马丽,董利平.子午流注针法联合针刀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0例[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6):8-11.
  [29] 杨喜云,郭健,陈志茹,等.针刀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P物质、IL-6、IL-2、TNF-α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6):723-724,741.
  [30] 朱祺.針刀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
  [31] 都帅刚,王学昌,孔倩倩,等.弧刃针刀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及安全性[J].辽宁中医杂志,2019,46(3):602-605.
  [32] 朱卫星.中医药内外兼治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损害的临床效果观察[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14):2653-2654.
  [33] 陈俐,王莘智,刘丹.基于经络腧穴理论对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应机制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1):73,75.
  [34] 甘晓维,陶庆文,王建明,等.阎小萍辨治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受累用药规律探析[J].北京中医药,2018,37(11):1039-1042.
  [35] 刘美燕,刘维,杨会军.中药外治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用药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6,22(3):201-205.
  [36] 李慧娟,郑伟康,张瑞,等.浅谈强直性脊柱炎中医外治策略[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12):1509-1512.
  收稿日期:2019-04-09;修回日期:2019-05-22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499457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