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提高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的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杨峰

  【摘 要】全国医师资格考试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设置的执业资格考试。作为卫生行业的重要准入标准,医师资格考试不仅关系到卫生行业从业人员的准入与管理,而且对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产生强大的导向作用。为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的改革,我们统计了近三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各门课程各章节的出题量,并分析了我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学生期末考试试题,找到了提高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的策略。
  【关键词】中医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74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7-0253-01
  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战略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教学标准体系,健全教学质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为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我们统计了近三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各门课程各章节的出题量,并收集了我校2017年秋期中医专业相关课程的授课计划、期末考试试卷、班级成绩分析、专业试卷分析等资料,对我校期末考试与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进行了对比分析。
  一、提高中医专业医学实践资格能力的策略
  1.重视考生存在的普遍问题。
  (1)基础知识薄弱,临床应辨能力差。病历书写归纳的主诉要点不全、重点不突出,不能判断出正确诊断;考生对于疾病的整体认识、辨病辨证的能力较差;临床答辩时,不能正确回答一些常见病症的问题。
  (2)基本技能差,考生对中医、西医的常规诊疗技能不能完全掌握。中医技能操作如舌诊、脉诊、针刺、灸法、推拿手法等不能正确熟练操作;西医技能操作如体格检查不合格,未掌握听诊、叩诊、触诊、无菌技术等项目。
  2.临床教师技能操作应规范化、标准化。
  在临床教学过程中,存在着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方法进行培训和考核,标准不一致,程序欠规范,使学生对实践技能操作的标准不明确。因此,要组织教师进一步认真学习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的要求,并对所有参与授课的教师进行规范标准的培训,使每位教师的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3.注重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要重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重视医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重视临床实践能力,要按照医师资格考试的要求,细化实践技能项目,完善实践技能考核题库和评分细则,评分细则要突出实践技能操作实用性、客观性、针对性的特点,实际操作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使学生会操作、懂结果、会分析。
  4.改革实验实训课考核方式及毕业生技能考核方式。
  可以将实验实训考核从期末一次改革为平时实验实训课随机抽查和期末统一进行相结合的模式。平时抽查考核过程中要注重及时反馈,发现问题及时纠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期末统一考核可采用教考分离,考核要突出技能操作中的关键点、历届考试中容易失分的地方。毕业生技能考核方式应模拟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核的部分内容,设为三站式考核,分别为病历书写、临床问答、技能操作,重点考核学生的临床能力。我校目前虽然已采用这种考核方式,但应进一步细化考试流程,严格过程管理,真正能评价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提高中医专业医学综合笔试资格考试通过率的策略
  1.完善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学生能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高等医学教育人才培养的起码要求,是毕业生工作的上岗证,因此要根据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要求修订完善教学内容,对执业医师考试所涉及课程的重点、难点等,教学标准中要重点体现,提醒任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重点讲解,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在教学进程表中凡是与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相关的科目都用“*”标注,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学习,以期达到执业医师考试的要求。
  任课教师应熟悉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大纲要求,能认真地对历年来考试的知识点进行分析,了解资格考试的最新动态,在制订、实施授课计划的过程中落实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要求,准确把握教学重点,合理增减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同时,要注重与各学科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在教学过程中灌输执业考试的内容和信息,让学生明白执业考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针灸学、西医内科学五门课程在执业考试中分值比较高,同时在工作岗位上运用较多,应特别注意加强这些课程在校期间的理论与实践教学。
  在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法律观念的教育,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在各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有效融入医患沟通交流及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知识和技能。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重点在于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及综合应用能力。为了提高学生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在教学过程中,要克服只注重课堂讲授,而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要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要改变以往填鸭式教育模式,更多地利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引导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要强调以“以学生为本”,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加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
  学生毕业后的学习也是影响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我校毕业生,毕业后进入基层医疗机构,医疗任务重,学习氛围差,毕业后继续教育机会少,这些都直接影响医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因此,在校期间,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一方面使学生能充分地利用在校时间来进行高效学习,同时,为其毕业后继续自学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4.连贯性病案教学。
  从中医基础、中医诊断、中药、方剂到各门临床课,根据不同课程特点,收集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一定复杂度的病案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实训使用,形成连贯性的中医案例教学体系,系统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中医基础类课程通过病案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医学的特色思维和方法,逐步形成中医思维方式,学会用中医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理解中医学理论,培养中医专业兴趣;临床课通过案例分析,边学边练,学生从最初的思维程式化模仿,逐渐过渡到娴熟运用,循序渐进,其临床诊疗水平将会发生质的飛跃,执业考试的综合分析应用能力也会有明显提升。
  5.台阶递进式病历书写训练。
  病历书写是执业考试的重要环节,是中医学专业学生的基本功,也是训练学生中医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直接关乎到毕业生的临床工作能力。按照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对学生分阶段从处方书写、门诊病历到专科病历、完整病历等各种医疗文书进行强化训练。一年级完成处方书写,熟悉门诊病历书写;二年级掌握门诊病历书写;三年级通过临床实习完成10份以上完整病历,要求甲级病历80%以上。
  6.深化考试改革。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内容源于教材但又不同于教材,且出题具有范围广、内容细的特点,因此我校与执业医师考试相关的课程应采取“小分值、大题量、多知识点”综合性知识整合应用的考试方法。考试题型尽最大可能与医师资格考试相接轨,特别是A2型题量要与执业考试题量相一致,考试难易程度也要与医师资格考试相一致,以便学生能及时判断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后续复习相关课程提供依据。在毕业生理论考试时采用计算机组卷的网络考试形式,题型与医师资格考试一致,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理论水平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参考文献
  [1]冷静,张晓文,李军利.结合医师资格考试进行高等职业诊断学 教学改革的效果初评[J].实用医技杂志,2015,3(22)311-312.
  [2]郭杰芳,施新岗,徐晓璐等.应用学生标准化患者培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研究[J].医学教育探索,2010,9(12):1706.
  [3]张大伟,彭新,王磊.构建高等中医药院校实践教学新体系初探[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3):1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108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