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姚沁华

  【摘 要】新课标教育体制改革下,对小学语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语文阅读活动要以培养自主阅读能力为核心。阅读素质在语文素质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阅读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阅读活动,语文作为一门文科类学科,课堂教学稍显枯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长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这也为语文阅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思想尚未成熟,小学课堂作为学生接受专业语文阅读训练的第一场所,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课外阅读作为对语文教学的扩展和补充,有利于学生开拓眼界,陶冶情操,发挥阅读的主观能动性,潜移默化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本文将分析现今小学语文自主阅读现状,探究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关键词】语文;小学;自主阅读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197-02
  阅读能力培养是学好语文科目的重要手段,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阅读思维,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对段落文字的理解,为语文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阅读作为一种获取知识的手段,无论何时,都对我们获取外部知识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小学阶段是学生接触阅读教育的黄金阶段,因此,培养学生提高自主阅读能力是小学阶段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本文将结合当下小学语文诸多不良阅读现状,探究培养小学语文自主阅读的有效策略。
  一、小學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1.教师教学理念老化,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我国对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小学语文自主阅读也显露出诸多问题。在当今应试教育背景下,许多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上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读写训练,完全照着课本内容,死板的讲解,教师认为这些训练足以应对考试,学生学习成绩就是语文教学成果的最好见证,其实不然,这种老化的教学模式,不但不能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而且会对学生日后学习生活造成消极影响[1]。
  2.阅读兴趣不强,学生不积极。
  兴趣是促使人行动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当你对某个事物充满足够的兴趣时,行动力也会随之加强,反之,则行动力会减弱。对于阅读行为也是如此,在现今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必然导致学生厌倦阅读不主动阅读,由于小学生各方面思维尚未成熟,自我约束力基本为零,教师在日常授课中都很难长时间吸引学生注意力,再加上小学生活泼多动的天性,在无人看管的课下时间,更是不能集中精力主动阅读。同时课下时间,还缺乏专业的老师进行阅读指导,也会导致学生即使喜欢阅读,也只能凭借自己的能力阅读,长此以往,阅读热情便会下降。而对于一些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讲,学习任务日益繁重,阅读的时间更是所剩无几,长此以往,学生对阅读的兴趣逐渐下降,想培养自主阅读更是难上加难。
  3.阅读能力弱,阅读环境不好。
  课上阅读完全是根据教师的教学进度进行分配,教师可以随意掌控,但课下阅读就需要学生自己掌控。而在我国语文课堂,受课时和课本内容的影响,教师在课上想要完全讲透课本内容都很难,更不用说组织学生进行阅读,一些思想先进的教师,在课上会留给学生时间进行阅读,但想用几分钟,十几分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基本不可能。因此,课下阅读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但课下没有良好的阅读环境,加上学生阅读能力薄弱,导致自主阅读能力难以养成[2]。
  二、小学语文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1.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基础,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中,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又很难保持持久的新鲜感的特点,教师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创设自主学习情景,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采取导入式教学方法,课前通过多媒体导入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寻找一些课程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吸引学生兴趣。也可以采用直观感受法,让学生通过欣赏一些课程相关的照片或图画,引起学生共鸣。这样一来,学生阅读兴趣被激发,课下自主阅读也可以更加轻松[3]。
  2.发散阅读思维,让学生爱上阅读。
  阅读意识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从孩子接触汉字开始,阅读思维就潜移默化的形成,学生看到文章,就会主动进行思考,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也是阅读思维形成的过程。而当今的语文阅读教学却忽视了阅读思维的培养,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阅读思维,在课下自己阅读的过程中,就会产生各种问题,影响自主阅读能力的形成[4]。
  3.开放教学过程,鼓励自主阅读。
  开放阅读教学过程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有效方式,很多学生不喜欢语文科目,认为语文科目枯燥乏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更是对阅读提不起兴趣,开放教学是指教师在对学生的兴趣进行了解后,根据学生的爱好,引导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物,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他们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和阅读进度,同时教师在进行引导的过程中,要注重选取的书籍要符合小学阶段的阅读标准,定期对学生进行检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阅读能力。
  4.合作阅读,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课下时间,教师不能跟随学生共同阅读,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之间相互监督,互助学习,合作阅读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小组成员之间还能形成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从而增强阅读意愿,形成自主阅读能力[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语文教学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应从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教学,教师应及时转变自身思想观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无论是课下还是课上,都应关心关注学生,并深入学生内部,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以便“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形成自主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德武.浅析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J].速读(上旬),2019,(2):67.
  [2]王婷.浅析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8,(10):58,72.
  [3]王婷.浅析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8,(10):58,72.
  [4]韩照华.浅析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1):68-69.
  [5]芮彬彬.浅析小学语文自主阅读教学策略[J].未来英才,2016,(9):21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373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