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英语课堂阅读兴趣的激发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宁薇
[摘 要] 英语是许多学校开设的必修课程,也是一门重要且基础的学科。但由于中职以实践操作为侧重点,许多理论教学往往被忽略,包括英语这样的学科,学生普遍认为其学之无用,但又不得不学,致使教师教学辛苦,学生学得困难。为此,中职学生英语课堂阅读兴趣的教学创新改革势在必行。先分析当前国内就业的现状及激发学生课堂英语阅读兴趣的重要性,再提出相关策略,针对性地解决此问题。
[关 键 词] 中职教学模式;英语课堂;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24-0174-02
英语既能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能丰富学生的沟通方式,作为全世界使用率最高的语言之一,掌握英语是学生步入社会所不可缺少的能力。但由于中职学生自身对学习探究力薄弱且基础较差,对英语的兴趣也随之下降,更有甚者对英语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如何高效地使学生在英语课堂阅读中保持极高的兴趣,如何创新课堂阅读教学成为我们所要探究的问题。
一、中职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现状
当前,大部分中职学生缺乏英语阅读的兴趣,更难提及自主学习。部分学生英语阅读仅存在于老师对课文的讲解中,通过课外阅读或实践来学习英语的学生少之又少。由此可见,当前的阅读教学有很大的局限性。笔者大致将原因分为几点:(1)课时受限。大部分中职类学校对阅读课程设置较少,学校对英语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更侧重于安排应试备考类课程。(2)教学材料内容的局限性。国内中职相关英语课堂阅读教材容量少,侧重点单薄,只注重词汇量积累及语法能否正确使用,而忽视了阅读文本中的思想感情、写作规律及语言学习,使学生阅读学习呈现“碎片化”状态。(3)由于教师对阅读教学上没有专业指导,使阅读教学具有局限性。
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有所变化,愈来愈多的企业对学生的语言类要求有所提高,从而扩大了市场对语言类人才的需求。一些较大的企业,其客户的范围不局限于国内,因此,掌握一门外语对今后的面试或是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激发中职学生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分析与策略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式,完善学生英语思维体系
阅读是让读者借助别人的文字去体味不一样的人生百态,再借助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去丰富自己的思想,完善自身思维体系进而充实自我。正是通过阅读,文本内容所呈现的思想及文化内涵应具有积极意义并且能帮助学生进行新知识的自我建构,因此,这就要求学生接触大量不同题材的阅读篇章,通过自身的理解并带有强烈的解决问题意识去阅读,以此形成多元的思维及答题意识导向的观念,这样便能良好地拓宽思路,积累阅读解决技巧。
教师应在学生海量阅读的基础上为学生阅读材料严格把关,教师首先自身要热爱英语,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带动学生阅读,教师应对每篇阅读篇章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并通过多元化的讲解方式对阅读篇章进行精讲,以此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与班上学生共同创建读书角、开展读书会抑或是“以书换书”等活动,创建优良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阅读。教师不应仅是为讲解而讲解阅读,应“为理解而培养”,阅读培养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此时的阅读策略备受重视,教师应挖掘阅读材料中的具体内涵,理解其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并以理解为目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另外,思维品质指学生的思维个性特征,在语言表达或书面表达中表现出他们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的特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通过文本了解国家文化并讨论其存在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学生可通过对语篇结构及语言特点的把握与揣摩,在精读阅读后真正了解到文章主旨大意及思想所在,从而实现阅读的意义。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学会赏析文本的修辞手法,由于中文和英语在语言上差异显著,所使用的修辞方式也大有不同。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换位思考等方式对文本进行批判性阅读,如此便能促进学生自身思维建构的完善,从而形成多元性思维。
而优化学生对英语阅读的认知结构有利于促进新知识的增长。英语阅读过程是一个逐步吸收新知识的过程,教师在铺垫语言知识时可慢慢引导学生吸收语法、词汇等,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感悟人生道理,从各个角度来把握篇章内容,引导学生仔细理解篇章细节,对语篇的理解做到整体性把握。教师还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完善学生英语思维体系中做到因材施教,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完成英语阅读。
(二)联系教材,将英语阅读延伸拓展
培养学生的课堂英语学习兴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耐心。首先,教师应培养学生阅读的良好习惯,教师以教材为中心拓展相应阅读素材,因为教材中蕴含的英语知识十分丰富,教师通过阅读教材,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足够多的阅读量,为后续的阅读学习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辅相成,学生可通過阅读了解世界,培养自身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并增加词汇量和语法基础。例如,中职英语教师在执教高等教育版英语综合教程3中的Unit1 the olympic Games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来拓展奥运会中的一些关于赛事的英语播报,这样就可以联系教材内容作出有效的延伸,让学生能更加了解这个单元的主题。另外,教师也可在网上查找与此单元有关的文章,作为单元整体的拓展延伸,让学生在对比中提升对英语的阅读兴趣。这样学生在进行以运动会为主题的阅读时,就更有阅读的兴趣,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自身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更在课文之中搜集了更多阅读素材,提高了自身的阅读能力。 其次,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利用好布置作业的时间,并定期检查,对学生不明白的地方应重点讲解,确保学生理解并懂得如何应用。在英语教学中无可避免会出现许多西方的风俗习惯等,教师应引导学生用自己掌握的语言知识去感悟、去理解教材中的知识,这不仅需要足够的词汇量还需要学生对课文中的差异化知识进行换位思考从而更为深入地理解国外的人文知识。
最后,教师可联系教材多组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将英语渗入活动当中,学生将英语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培养阅读兴趣。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将学生分组进行英语阅读,教师可先让学生结合教材听其英语原声朗读的录音,再让学生通过边听边看的方式尝试记住一些较为重点的句子与段落。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描述英语文章中的画面,让学生通过教师的描述创设一些有趣的情景剧,从而激发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阅读兴趣。
(三)通过信息技术有效整合英语阅读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在当前英语阅读教学课堂的应用广泛,其应用后教学效果也较为明显,因此信息化应用于中职英语阅读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英语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较于传统言传身教、以书为本的英语阅读教学,如今的英语阅读教学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将传统用粉笔在黑板上写知识点的方式转化为通过运用计算机技术将动图、音频、视频等融入英语课堂,使英语课堂变得有趣生动。譬如,教师在讲解有关地理人文的知识时,可播放相关纪录片、电影等以促进学生记忆。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有利于让学生复习旧的英语知识内容,使其“温故而知新”。通过新旧知识的交替,学生可从中寻得学习英语的优越感,并且使他们不再认为英语课堂是枯燥乏味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才能真正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效果。其次,信息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积极性。教师通过多媒体有效整合英语课堂阅读教学,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有助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真实可感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增强其想象力及记忆力。最后,运用信息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多媒体英语阅读教学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有更为宽阔的视野去对待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可让学生通过课本上的课文进行角色扮演,对所学课文中的句型、对话有更进一步的學习,配合多媒体的相关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但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中职英语阅读课堂的建设具有两面性,运用得当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简化教学过程;但若运用不当,将会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英语阅读课堂中不应仅靠多媒体教学手段,还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为避免课程容量过大,教师应抓住教学的重难点,多媒体课件只是作为辅助教学并不能取代教师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可在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制作课件来有效辅助教学,而英语阅读中涵盖的知识点过多,若没有侧重点的教学,学生便不能很好地掌握学习要点。其次,为避免课时不足,教师可针对性地制作英语课件,使课件能展示教学内容及符合自身教学风格,教师可将自身思想融入课件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让英语阅读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最后,教师应主导教学,利用自身魅力感染学生,而非一直依赖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这是任何多媒体教学不可替代的。
综上,当前的中职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模式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中职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很大的创新并以此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中职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应突出其在内容上的专业性和实用性,在学生的学习习惯、英语词汇的掌握情况上多下功夫,将理论化为实践,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方式的养成及思维体系的建构,通过科学合理的良好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英语的有效阅读,以此提升英语能力,从而在未来人才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
参考文献:
[1]肖蓉,杨孝明.培养中职英语课堂学生阅读兴趣的实践探索[J].职业,2018(31):114-115.
[2]王元.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中职英语课堂效率[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2):226.
[3]周浩.英语课堂上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六原则[J].海外英语,2010(8):170-171.
[4]朱静.英文报刊阅读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堂上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39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