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健康中国背景下电子竞技的冷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下电子竞技的发展弊端及不足,认为电子竞技的发展与国情不符,其置身于体育违背健康中国发展理念,违背奥林匹克宪章规定,不应成为亚运会和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建议电竞制造商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结合健康中国规划强调内容创新;打造互联网传播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平台,履行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媒体责任。
  关键词:健康中国  电子竞技  体质健康
  中图分类号:G8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9(a)-0235-02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是中国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规划指出要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加大学校健康教育力度,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1]。近几年,电子竞技作为“潮流运动”呈现出了井喷式发展。2003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承认电子竞技为我国正式开展的第99个运动项目,在政策上承认了电子竞技的体育地位。但各界仍对电子竞技争议不断,电子竞技是否有利于健康中国的实施,是否属于体育运动项目,这些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度思考。
  1  电子竞技绑架体育,违背健康中国发展理念
  1.1 电子竞技与体育关系的辨析
  电子竞技作为表演项目在雅加达亚运会上得到展示的机会,这并不能说明电子竞技已经得到了亚运会的官方认可,因为它还未成为正式的比赛项目。有种声音说电子竞技已经作为正式比赛项目进入了2022年杭州亚运会,但笔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没有官方人员宣布电子竞技正式入亚运,该消息的真实可靠性有待进一步甄别。因此即使中国电竞队在雅加达亚运会上夺得了冠军,笔者并不认为这与奥运选手夺冠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因为它的的确确不是体育层面的活动,不属于以身体活动为本的体育,不是人体能、技能、战能方面的特质。
  将电子竞技和体育混为一谈,其意义并不大,二者更不可能融为一体。电子竞技对玩家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并没有特殊的要求,更多的是智力和战术的对抗,而体育运动的特质就是对身体素质的培养。有人讲体育运动也需要智力,在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人类几乎所有的活动都是以智力为主导的,只是智力在不同的活动中体现形式和支配地位不同而已。在现实生活中,以智力为主导的竞赛项目有很多,特别是物理数学等理科类竞赛,棋牌类活动也具有类似智力为主导的特点。比如棋牌类选手下棋的动作姿势并不会影响最后的比赛结果,在比赛过程中体现不出身体素质的培养,因此在棋牌类竞赛中谈论对身体素质的培养并无实质性意义。
  1.2 电子竞技与健康中国关系的辨析
  现在生活中为什么文明病的人数越来越多,笔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和现在社会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紧张的生活节奏、缺乏体力活动、自然环境的恶化等都是文明病的罪魁祸首。如果电子竞技成功进入了亚运会和奥运会,电子竞技被极度推广和普及,甚至成为社会主流的生活方式,不知不觉间人类的体力活动时间和强度就会大打折扣,生活方式的消极必定会带来各种身体疾病的困扰。因此,体育的价值就是帮助人类摆脱现在社会因体力活动不足所带来的疾病困扰,而且笔者需要强调的是,身体运动作为治疗疾病的“良药”,必须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有必要使之成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要普及健康生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把健康融入到所有政策中。规划纲要具体指出继续制定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普及科学健身知识,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显然电子竞技要求玩家久坐不动的特点与上述规划纲要背道而驰。这里需要表明一种态度,笔者是想把电子竞技的对人类健康发展的弊端、缺陷和不足展现出来,使社会对电子竞技有客观的认识。电子竞技作为互联网的新生产物,对中国国民的健康发展的的确确存在不利之处,也有违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的许多倡导的做法,因此,笔者认为现阶段电子竞技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会有一定的阻碍。
  2  电子竞技与中国国情背道而驰
  2.1 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不容乐观
  近些年来,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肥胖率逐年增加,速度、耐力、爆发力等身體素质逐年下降,中小学生和大学生近视率排名世界第一,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中国青少年的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网购、电子游戏、外卖、共享单车等,在方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也给青少年带来了诸多问题。
  近些年来,青少年体质健康部分指标的下降源于许多社会因素,新媒介的使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社会现状下,如果将电子竞技在青少年当中加以推广和提倡,中国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很难得到改善和提升。
  2.2 电子竞技与久坐行为
  久坐行为中观看电视、使用电子产品已经被证实与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有关。关于电子竞技对于青少年健康的影响在上文已经提到,我们国家一方面在号召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减少青少年媒体使用时间,增加户外体育活动,降低青少年近视率;另一方面,政府又在大力提倡发展电子竞技,在部分高校开展电子竞技专业,鼓励考生选择电子竞技专业,因为在政府看来电子竞技能在短时间内拉动经济增长。笔者承认电子竞技的受众较广,它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传统的体育竞赛项目篮球、足球等,但现阶段我们国家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青少年肥胖和超重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加之流行病年轻化趋势越来越严重,此种情形下,不允许在政府层面大力提倡发展电子竞技,更不允许将电子竞技引入亚运会和奥运会。   3  电子竞技申请入奥,有违宪章规定
  3.1 电子竞技社会形象不佳
  在公众印象中,电子竞技和电子游戏没什么区别。笔者认为无论是电子竞技还是电子游戏,玩家都得不到身体锻炼的效果,长时间的坐姿以及电子设备的辐射都会对玩家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害,这就不得不让人深思电子竞技对锻炼身体有促进效果具体体现在何处。因电子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网游成瘾等负面消息充斥各种媒体。电子竞技的影响着专业的电子竞技选手,在电子竞技赛事的宣传以及高额奖金的驱动下却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电子竞技比赛。而中国電竞选手事迹的宣传以及政府部门对电子竞技的认可,使得青少年学生为打游戏找到了正当借口,“打游戏可以挣钱”的思想在学生中蔓延开来,让本沉溺于网络游戏的青少年更加理直气壮。电子竞技吞噬着青少年学生的心智,长时间高度集中地坐在电脑面前以及频繁的点击鼠标键盘,不仅视力会下降,也会因缺乏锻炼导致身体机能的下降,这与健康中国倡导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背道而驰。
  3.2 雅加达亚运会电子竞技国内直播受阻
  电子竞技作为表演项目进入了今年的印尼雅加达亚运会,在此次亚运会《Arena of Valor》的项目上,CCTV 5报道了战况——中国电竞队实力超群,获得了亚运会电竞项目的首枚金牌,短短20多秒的快讯难以满足国内众多的电竞观众的期待,因为在当天有10h的电竞直播比赛国内没有任何一家媒体播出。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如下两点:一是2004年4月国家广电总局下达的关于禁止播出电脑网络游戏类节目的通知,文中指出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不允许开设电脑网络游戏类电视节目,不得播出电脑网络游戏节目。应当在相应的节目中宣传电子网络游戏可能会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产生消极作用,积极引导他们正确利用电脑网络的有益功能,正确对待电脑网络游戏。二是今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起草的《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文中指出禁止宣传、介绍各类电子游戏。电子竞技作为电子游戏的派生代表,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国内直播受阻是无可厚非的。
  3.3 IG夺冠电子竞技引发讨论
  IG(Invictus Gaming)电子竞技俱乐部成立于2011年,11月3日,2018年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赛韩国仁川落下帷幕。决赛中,中国赛区的IG战队代表LPL首获英雄联盟世界赛冠军,在他们欢呼梦想和青春的时候,在众多的人群中是获得了尊重和理解还是加重了忧虑和警惕,这值得我们思考。
  任何一项运动,包括电子竞技、游戏体育,也包括我们的传统体育项目都面临着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事物的发展都要受到一定的制衡。而现阶段中国电子竞技的发展失去了平衡,呈现出了畸形发展,资本力量过多地强调电子竞技的益处而掩盖了其弊处。电子竞技作为一种顺应历史潮流的新生事物,自然有其不可替代的积极价值和意义,笔者更希望看到通过电子竞技在自身完善的同时去完善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而不是就电竞谈电竞。
  4  结语
  中国电子竞技的发展要突破关键阻碍,应从以下几点发力:第一,电子竞技主管部门应广开言路,听取多方面的声音;第二,电子竞技制造商应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发,加强电子竞技内容创新,使其更加符合中国文化内涵;第三,电子竞技结合健康中国规划,深入推进电子竞技改革;第四,学界应加强电子竞技学术研究力度,努力做长时段,大样本的跟踪研究;第五,媒体努力打造互联网传播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平台,履行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媒体责任。唯有如此,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才能顺利实施,电子竞技才能呈现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陇德.健康中国2030的机遇与挑战[A].科学与现代化[C].2018.
  [2] 杨芳.电子竞技应回归游戏的本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1):35-37.
  [3] 易剑东.中国电子竞技十大问题辨识[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35-54.
  [4] 朱罗敬.电子竞技成为体育项目的争议与挑战[J].党政干部学刊,2018(7):76-80.
  [5] 郭强,汪晓赞,蒋健保.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与久坐行为模式特征的研究[J].体育科学,2017(7):17-29.
  [6] 张业安.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的媒介责任:概念、目标及机制[J].体育科学,2018(6):14-26.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454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