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谈把愉悦带进数学课堂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潘芬

  【摘要】夸美纽斯在他的名著《大教学论》中十分明确地提出,教师要教得使人感到愉快。但是具体到小学数学这一科来说,数学教学却常常使学生感到枯燥和乏味,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数学抽象性和逻辑性强的学科特点所决定的。再加之小学生年龄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强,而抽象思维相对较弱,这增加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难度。如何使学生在一种愉悦的气氛中学好数学,爱上数学,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认真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愉悦 小学数学课堂 学生
  一、以充分的信任取得学生的喜爱
  愉悦的数学学习氛围要靠教师的爱心和信任去营造。课堂上教师微笑地倾听,热切地鼓励,平等地交谈,都足以表达对学生的信任,营造出爱的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里去探索和学习,从而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曾碰到过这样一个例子。在一节数学公开课上,教学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后,授课教师出示了12×25、56×125两道题目,要求學生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当全班同学都在认真思考或小声讨论时,忽然有一个学生说:“这样的题,连二年级的小学生都会做!”声音虽不大,但全班同学都听到了,教室里顿时发出一阵“嘻嘻”的笑声。
  在公开课这样的场合,照理,这样的说笑是不允许的。但是授课老师并没有生气,而是和颜悦色地对说话的同学说:“你怎么会联想到二年级小学生呢?”那名学生在教师诚恳和鼓励的目光下,大胆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而在二年级时我们就已经学习了乘法口诀,知道12能拆分成3和4的乘积,56能拆分成7和8的乘积,而刚刚通过老师您的讲授我们又明白了见到25就要去找好朋友4,见到125就要去找好朋友8,这样25和125不就都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了吗,这个道理不是连二年级小朋友都懂吗?”同学们听了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老师也为他竖起了大拇指。接下来,教师因势利导,告诉全体同学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正如这位同学所说,数学学习就需要这样的认真观察和理性判断。“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师的信任和肯定极大地鼓舞了其他的同学,班级的学习气氛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正是由于教师鲜明的教学民主意识和对学生人格的尊重以及对学生的充分理解、支持和信任,才制造出了课堂上亲切、坦诚、活跃的气氛,使教学获得了意外收获。
  在数学课堂的讨论中,教师也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以超然的态度对待学生,只重复学生讨论中出现的不同观点,突出疑点,让学生自己辨明是非。结论都由学生自己讨论得出,而不是由老师告诉,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而在讨论中有过不正确观点的同学,由于能够明确是非,得到正确的答案,也自然会感到高兴。
  二、使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心理学告诉我们,做完一件事情后的情绪体验,对今后完成类似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点在小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学生感到有能力胜任这一工作,并因这种胜任而体验到一种愉悦,那么这样的心理体验会成为学生今后从事这类活动的直接动力。基于此,数学课堂中的设疑必须要“雅俗共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在不同的思维层次上因成功后的满足而获取快乐的心理体验。因为如果问题太容易,学生不经过认真思考,一眼便可看出结果,是不会激起学生兴趣的。但如果问题太难了,学生经过一番努力仍无法找到答案,也不会激起兴趣。
  比如,以几何知识的复习课为例,教师就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
  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电动伸缩门伸展后,其实可以看作是一个个的长方形,当它由伸展慢慢收缩时,长方形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它的周长有变化吗?面积呢?为什么?(2)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一条对角线剪成两个三角形。剪出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否相等?你还可以剪出多少个和这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应该怎样剪?为什么?(3)
  当梯形两个底中的一个底缩为一点时,梯形转变成了什么图形?当梯形的较长的底缩小到和较短的底相等时,梯形可能变成哪几种图形?为什么?
  教师将难度不是很大的题目加以丰富的变化,既给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动手演示操作的机会,又为基础较好的学生施展才能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学困生可以借助实物操作来弄清问题的答案,熟练公式及法则的运用。如第一题,操作中学困生借助自制教具的演示很容易看出平行四边形被“拉长”,由于四条边的长度没有变化,所以周长不会改变。但是平行四边形在“拉长”的过程中,底边上的高越来越小,面积当然也越来越小。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形象思维,想象图形的变化,然后根据周长及面积公式,直接推出结果。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关键是第二问,根据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与高乘积的一半可知,平行四边形底边上的两个端点,与对边上任意一点所连成的三角形,都是同底同高的三角形。所以它们的面积都相等。第3题的可操作性比第1题差,抽象思维的要求明显提高,要求学生用运动的观点考察图形的变化,但这又是学生力所能及的。
  可见,教师用心设计可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愉悦的题目,能够减少学生学习数学的挫败感,让他们都感觉自己“跳一跳”就可以解决困难,达成老师要求的学习目标。
  三、让数学美给学生以愉悦的心理感受
  数学有着独特的魅力,而这种魅力其实就是一种美,即数学之美。世界上许多杰出的数学家,如爱因斯坦、拉格朗日、哈密顿、牛顿、祖冲之、毕达哥拉斯、阿基米德等,都曾为数学美所深深倾倒。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理解水平,着重在教学中向学生揭示和渗透数学美的各种特征,努力把教师对数学美的体会转变成学生的体验。
  例如,每讲完一个数学公式后,教师都可以让学生用语言叙述该公式所表示的内容,再用汉字表示公式,然后与上述公式进行比较,体会数学美的简捷性特征。讲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则可以发动学生课后到生活中、大自然中寻找具有轴对称特征的物体,进而体会数学美的对称性特征,细细品味数学中所包含的美的丰富内涵。讲解计算题时,教师则可以通过诸如“491+492+493……+499=?”之类的训练题目向学生渗透数学美。这样的题目学生会有多种算法,可以运用加法交换律凑整十数:(491+499)×4+495;可以采用少年高斯的方法:(491+499)×9÷2;可按整十数和整百数计算,然后把少加的加上或多加的减去:490×9+(1+2+3……+9)或500×9-(9+8+7……+1);可用中间数乘以项数:495×9。学生计算出结果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比较,体会算理的异同,算法的优劣,进而品味计算中包含的数学美,体会数学美的整齐性特征。
  总之,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挖掘数学教材中的美育因素,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得到的是一种美的享受,而不是感觉自己在经受痛苦和折磨。
  四、用热切的希望激起学生的愉悦
  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明白:“今天所谓的后进生,同样是未来的建设者。教师的责任是把幼苗培养成材,而不能因我们的教育不当,压抑或扼杀人才的成长。”数学教师同样如此。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对班级的每一位同学都应寄托着炽热的希望。
  正如心理学中“罗森塔尔效应”即期待效应指出的那样,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下,会朝着教师所期望的目标不断地努力。而当一个个小目标达成以后,教师的适时表扬和鼓励会使学生的信心越来越足,学习数学的愉悦感也自然产生。教师对学生的希望,最终会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张晓峰.怎样才能上好课[M].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2]宋梅.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的方法[J].学周刊,2018,(21).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379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