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探讨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刘阳 张亚群

  摘 要:随着农业现代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使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教学达到规范化、科学性,该文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现状、“互联网+”教育培训的优势与问题等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加强推广、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引导新型农民转变教育观念、拓展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等对策建议,以期达到培养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目的。
  关键词:“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教育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9)19-0136-02
  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已经融入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它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1]。“互联网+”是指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更广阔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2]。“互联网+”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道路,正重塑着中国的农村、农业和农民[3]。利用“互联网+”来建立智慧的学习平台,使农民教育培训变得在线化、自主化、数据化和个性化,高效地利用我国的教育资源,让农民可以利用互联网在线接受教育培训,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4]。但目前该培训模式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所以,如何让新型职业农民与“互联网+”更好的融合成为探讨的热点。
  1 教育培训现状
  当前,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主要以实地讲授为主,农民走入课堂现场,与培训教师沟通交流。但该种培训模式相对死板,固定的时间、地点,课程设置内容限制性较大,对知识点的讲解不细致,不能完全满足农民的需求,拓展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势在必行。目前,随着新兴媒体技术的成熟发展与推进,也逐渐渗透到农村,利用新兴媒体技术的传播特性 [5],设置网络培训平台,在线观看课程学习已成为热点,无需走入教室就可学习农业知识,利用空闲时间自行安排学习,解决了课堂讲授的时间、人数局限性,但目前“互联网+”培训模式面临诸多挑战,管理机制不完善,培训课程缺乏系统性、长效性的目标,对知识需求点未深入挖掘,侧重点在于理论知识,未能与实践相结合,培训平台宣传力度不够,覆盖群体较少,不能惠及大部分农民,使该培训方式未充分发挥其作用。
  2 “互联网+”教育培训优势
  2.1 学习模式更加便捷、灵活 传统的教育培训需要新型职业农民按照培训时间参加,时间、地点相对固定,很容易错过培训机会,遇到未理解的知识点只能课下进行探讨,与教师、学员交流的时间短暂。而“互联网+”培训方式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重点、难点可以随时暂停、反复回看,实时在线与教师、学员交流,形成开放、灵活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此种培训方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不可缺少的模式,弥补了传统教育培训的弊端,提升培训效率。
  2.2 全面整合农业知识,满足不同需求 由于新型职业农民文化水品参差不齐,从事的产业的具体内容因人而异,需求知识点差异性较大,普通课堂无法满足需求,而网络培训平台内存巨大,“互联网+”教育培训模式可以将不同的农业知识点如种植、养殖、销售、政策等内容整合在1个共享平台,并以更生动的方式有声音、视频、图片等呈现在新型职业农民面前,满足了各种不同的需求,提高学习效率,解决了传统培训模式统一设置课程的劣势。
  2.3 培訓更加完善、可持续 传统开展的农民群体的教育培训往往只举办几期,选择重点内容呈现给大家,但实际生产环节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新型职业农民的不断学习提升予以解决,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互联网+”教育平台可提供完善、可持续的培训课程,通过网络媒介可以汇集更完善的课程体系,将知识内容完整的呈现在农民眼前,形成同时借助学习分析、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等的发展,能够推动更为精准的、群体迫切需求的多样化学习内容,实现新型职业农民终身学习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培训平台能够构建与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相适应的可持续的学习体系,发掘群体终身学习现状及学习诉求,分析信息技术在其终身学习历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适应“互联网+”的群体终身学习建议[5]。
  2.4 成本低,效率高 建立新型职业农民教育网络培训平台成本低廉、便捷、快速,将视频录制完成上传或者在线进行直播即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在我国已基本普及,智能手机实现随时在线观看、多次点击重复学习,提高效率,该模式也解决了偏远地区交通不便利的缺陷,节约时间和经济成本,避免食宿花销。
  3 教育培训建议
  3.1 重视引导性培训,提升教育培训成效 新型职业农民对于知识的渴求往往是发现问题才根据诉求去学习,缺乏学习主动性,尽管“互联网+”教育课程种类丰富,但在线人数有限,对网络的利用主要是娱乐方面,如:观看视频、购物、游戏等,真正利用网络汲取知识的人数不多,使网络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因此首先要逐步引导他们进入网络学习平台,渐渐熟悉“互联网+”教育培训模式,知晓网络培训的优势,在教育培训的时候,要由简到繁,由浅到深,先进行互联网基础培训,如何查找渴求的知识内容,激发学习的动力,使其在农闲时刻,形成自主性学习,提升培训效率。使“互联网+”教育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信赖的平台。
  3.2 加强示范推广,拓宽覆盖面 新型职业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互联网+”教育的认识尚浅,甚至一些偏远地区的人们对互联网还存在一些偏见,使培训的效率大打折扣。政府和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新型职业农民网络教育,把与“互联网+农业”相关的热点、难点融入其中,积极开展推广宣传工作,拓宽覆盖面,让一些互联网受益者与农民直接沟通,用自己的成功案例激发农民的学习兴趣,通过带动转变“互联网+”思维意识,提高对“互联网+”教育的利用率,使“互联网+”教育培训模式在新型职业农民中达到全覆盖,并熟练运用互联网平台学习农业知识,使“互联网+”教育成为常态,扩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使其不仅掌握“互联网+农业”的相关技术,还要在新型职业农民中传播,使农民尽快跟上“互联网+”时代的步伐。
  3.3 汇集社会各方力量,参与新型职业农民的“互联网+”教育培训 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必须具有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的规划,需要汇集政府、高校、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其中。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监管职能,整合相关资源信息,进行实时共享,制订严格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互联网+”教育培训及时令其整改、关闭,以免误导农民生产。培训机构制订明确的计划与方案,设定培训课程内容,包括农业法律法规、惠农政策解读、农业种养殖技术等,深度挖掘农业知识点,切实为农民解决需求。积极发动地方高校储备力量,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撑,用科学的知识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服务,为精准扶贫贡献力量。还可运用网络的宣传力度,吸引优秀应届毕业生加入,既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水准,又能减缓社会就业压力。
  4 结语
  本文探讨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模式,改善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打破年龄、地域限制,为农民群体学习相关知识提供了平台,提升培训教育成效。但“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具有长效性,需要制定科学的教育模式、机制,在培训过程中不断进行变革更新,助推我国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
  参考文献
  [1]颜梦珂.新时代,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3):1-3.
  [2]李城,李磊.“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作用、应用困境及对策[J].农家参谋,2018(18):43-44.
  [3]吕莉敏,马欣悦.“互联网+”时代新生代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政策支持[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04):63-67.
  [4]孙秀红.“互联网+”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江西农业,2018(20):135-136.
  [5]王楠,张伟远,苟江凤.“互联网+”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终身学习现状及发展建议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9(06):63-72.
  (责编:杨 林)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5411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