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产教融合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是确保产教融合有序运作的基础,也是提升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的保障。由此文中,产教融合模式与职业教育改革的融合点为切入点,引入物流行业产教融合评价标准作为分析对象,尝试分析产教融合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旨在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
关键词:智慧物流 产教融合 职业教育 评价标准 评价方法
一、产教融合模式与职业教育改革的融合点
现阶段,为适应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产教融合模式作用在职业学院教育中时,需要以技能技术人才成长成才的动态需求和当前经济新常态发展的趋势为背景,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教育教学改革衔接配套为目标,按照协同育人机制和产教融合机制完善、构建新型职业学院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细化产教融合评价标准与评价方式以及强化行业服务、评价及指导等方式,来提升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行业企业融合、参与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和行业作为重要办学主体的优势和作用等。这也是职业教育改革以学生、社会及企业需求为标准,全面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前提。因此,产教融合模式与职业教育改革的融合必须以此为融合点和切入点。[1]
二、职业教育改革中产教融合评价标准的设计
由于产教融合评价标准与方法的确定必须突出产教融合模式涉及主体即涉及主体的利益,那么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制定需要遵从“学校企业双主体实施、行业指导、政府推动、校企主导”的合作机制,按照规范化、系统化、整体性的要求,在分析评估体系中各指标性质、各层次和各部分之间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后,确定权重、维度和结构等。[2]
1.明确评价内容,构建指标体系
产教融合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以产教融合质量作为评估核心,继而为产教融合评估体系的建设提供内容支撑。在设定指标体系时,可从当前教育现象和职业教育改革的目标出发,设定教育概念框架。从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应用现状和应用趋势可得,产教融合指标体系必须覆盖教师发展、人才培训、行业协调指导、产造基地建设、就业质量、毕业生评价、专业教学和课程、协同发展及组织保障几个方面。
以上几个方面可按照彼此之间的关联性再次进行分层。比如良好的组织保障作为产教融合顺利进行的重要辅助,可将协同发展、机构设置和配套设置作为二级指标;专业教学和课程可将实践性教学、课程设置、专业课程作为二级指标;毕业生评价可将工匠精神、综合素养、职业技能技术作为二级指标;从职业教育特殊属性出发,就业质量可将升学率和就业率视为二级指标;按照发展需要和行业特点,可将行业协调指导的二级指标设定为职业技能鉴定、教学指导、人才需求预测、推进合作;企业职工和职业院校学生作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两大主体,可将支持及保障、职工培训和学生培养归为人才培养的二级指标;师资队伍质量是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软件基础,因此教师发展中,可将双师型教师与专兼职教师职业发展作为二级指标。双师型教师与专兼职教师的占比和数量、薪资制度、晋升职务、评聘、奖励可作为三级指标;设备租赁、场地租赁等是目前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基地、创业基地的重要应用方式。因此基地建设的二级指标可设定为实训基地建设和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三级指标为实训基地建设和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人员配备情况、场地设置情况及经费投入情况等。
2.立足评估需求,分层确定指标权重
考虑到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的应用,需要使用理论结合实践的运作模式。因此在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时,也必须突出理论与实践融合的特征。由此建议使用“专家评定法+企业代表打分法”的融合模式来保障指标评价权重的系统性、实用性与操作便捷性。通常情况下,可将三级指标权重范围设定在1%到5%之间。在权重赋值时,可由职业院校和企业分别选择一定数量的代表来计算均值和归一化处理。建议邀请职业教育专家参与指标权重的修改和评定。以保证产教融合评价标准與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以物流行业的产教融合模式为例,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和政策要求的前提下,以调研行业发展趋势、企业需求和学生需求所得的数据为基准,按照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要求来确定指标权重时,物流行业产教融合评价三级指标体系的权重分别如下:
首先,一级指标权重。考虑到物流行业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以技术和人力资源作为核心及动力,那么物流行业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智慧物流行业的发展,必然更为关注学生的技能和素质。由此,在一级指标权重设定时,直接影响到学生素质与技能培养的因素必须占比较重。如专业、课程和教学占比20%,毕业生评价占比17%,人才培养占比16%,组织保障及协同发展占比13%,教师发展占比11%。其他次要影响因素占比偏低,如就业质量占比6%,行业协调指导占比10%,基地建设占比7%。
其次,二级指标权重。专业、课程和教学的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专业建设6%、课程建设7%、实践教学7%;毕业生评价二级指标权重中技术技能和综合素养分别占比7%,工匠精神权重比值为3%;人才培养的二级指标权重中学生培养为8%,职工培训为5%,支持及保障为3%;配套设施、机构设施、协同发展,作为组织保障及协同发展的二级指标,权重分别为4%、2%、7%;教师发展的二级指标权重双师型教师为6%,专兼职教师为5%;就业质量的二级指标权重升学率和就业率分别为1%、5%;行业协调指导的二级指标权重人才需求预测、教学指导、职业技能鉴定分别为2%、3%、2%;基地建设的二级指标权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为3%,实训基地建设为4%。
综上可见,职业教育改革中产教融合模式中两级指标权重比值,基本是按照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程度和深度来设定的。从以上设定情况来看,影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性要素如专业、课程和教学评价需要被高度重视,在产教融合过程中能提升人才供给的质量以及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的要素与产教融合模式应用的关联性也不可忽视。
参考文献
[1]林江鹏,张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机制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09):142-144+147.
[2]姜泽许.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8(05):34-3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50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