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外资源整合策略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邱彬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外资源整合是为了人的发展所提出的一项重要策略,是解放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的行动指南。课内外阅读资源整合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该策略在形成发展和运行过程中经过实践反复检验,是确立起来的具有普遍真理性的认知。教师应当将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作为美好目标,牢牢把握这一中心开始各项教学活动。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资源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外资源整合研究背景及其现实意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已经陷入了瓶颈期,教师面对阅读教学该何去何从的困惑。高耗低效、不知从何下笔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新常态,阻碍语文教学前进。问题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不能视而不见,应当面对事实,努力改变现状,以确保学生朝着预期方向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不能只做题,要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使得学生的精神世界进一步充实,明确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目前,学生仅将精力放在课堂上,根本无法获得预期性成长。课堂教育与课外阅读相互促进是非常有必要的,加大策略研究才能够将理想变为现实。基于此,教师应当贯彻“阅读引领成长”理念,将此当作一个独立课题。
  学生需要宽广的视野,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在教育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当带领全体学生走向阅读之路,使得课外阅读不再是独立教学之外的点缀,而是语文课堂的助力。作为专业从业者应当用心,制定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外资源整合的策略,助学生成长。课内外整合是学生变聪明的有效办法。学生不断阅读,为课内阅读奠定根基,课外阅读补充延伸。
  课内外阅读有效整合关乎学生本身,更事关教育大计,有效的课内外阅读能够为学生增添不一样的色彩。学生在阅读中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于学生而言是非常有利的。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知识积累不够,达不到应有的高度,写出来的文章缺乏新意、毫无吸引。通过研究调查发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表达能力较差,无法将自己的所思所感有效表达出来。现今形势与教育发展愿景之间差距不断拉大,面对严峻形势更应当把握关注点,着力于进行教学调整与优化。课内外资源整合策略的提出使得当前迎来了新的转机,教师努力将学生的阅读变成“悦读”,学生认为阅读是一种享受,集中了注意力,增加了时间分配。长此以往,学生精神、个性、能力方面会得到发展。
  二、课内外资源整合注意事项
  (一)养成学生自主阅读习惯
  专家学者认为传统教学方法伴随着危机的扩散,其对教育现实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思想,该思想的广泛渗透标志着现代教育的开启。教育新理念提出,学生并不是先知先觉的圣人,环境、方法、习惯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催促下的行为不具有长久性,要想真正发挥课内外资源整合实效,还需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可以着重培养学生课内外阅读的好习惯。小学阶段内心有一个名人梦,幻想着以后能够取得很大的成功。基于此,教师可以树立良好的伟人形象,让学生明白伟人之所以成功与阅读是分不开的,从而在学生内心种下一颗种子,经过细心浇灌逐渐让这粒种子发芽、成长,变得愿意去寻觅、去掌握。相信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下课内外资源整合工作会进行得更加顺利。
  小学阶段学生对于社会充满好奇心,想要获取更多的知识,了解更多的事物。由于教学模式过于落后,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习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下降,学生认识的主体性难以发展。基于教学现状,不断考察和总结最终提出改变传统学习方法这一新思潮。教师应当响应学生渴望阅读的需求,为学生的权益所辩护,反对学生受传统方法的迫害,真正从知识本位转向人本位。为了使学生具有阅读能力应当避免对个体进行基本要求,避免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规划,应当放权给学生,确保学生具有一定的自由。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特长去选取自身所需要的,给学生探索的机会。
  (二)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学是双向的,仅教师一方努力是不行的,必须要保证所做出的决断、制定的策略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可。语文教学时应当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教师制定策略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想法与需求,让学生参与策略制定,确保策略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在进行策略征集时教师应当完成态度转变,深入学生群体。
  策略制定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实施。学生单一执行容易出现错误想法。教学中教师应当做好示范,变成策略执行者,与学生共同完成目标。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课外阅读,抽空交流心得体会,使得语文阅读教学真正有效、有用、有趣,让学生从语文阅读课堂上获得快乐。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外资源整合策略分析
  (一)做好调查摸底工作,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只有充分了解对象才能够进一步提出合理的策略与方法。教师应当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问卷调查或对话交流的方式等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与把握学生的阅读量、阅读内容。调查摸底工作能够使教师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确定课外资源类型,以便教师后期思考如何保证课内外资源整合,在课堂教学前整理形成特定的教学内容,充实语文阅读课堂。
  (二)课堂反复阅读,掌握阅读方法
  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应当充分把握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到真东西。课本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参考,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教师可以借助其中一篇,指导学生阅读,带领学生從浏览到略读再到精读,例如在学习《翠鸟》一课时,教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反复阅读,鼓励学生发言说出课文的表达方法,并让其他学生进行补充。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只有会阅读才会有好的感知,教师充当“学生”向其取经,最终引出理解才能感悟这一主题,从而激励学生更加努力,为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奠定坚实基础。   (三)通过开展各项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组织各项主题活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充分参与其中。一些学生受家庭因素影响阅读过很多经典名著,经过长期积累具有一定的功底。教师可以《西游记》展开讨论话题,让学生深入剖析人物形象。学生选择贴切的词语和句子并进行语句组织,这一过程学生内心所想皆能抒发,具有重要意义。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下学生积极发言,获得关于阅读的感悟。
  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与高中阶段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势必要保证活动内容的贴切性。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写作我最棒主题活动,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参与本次活动。学生和家长共同努力一起准备一起训练,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家长不仅获得了快乐还升华了认知,学生家长打破了传统思想,逐渐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不再强迫学生仅进行课本知识学习,并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
  (四)保证教材与课外阅读文本的关联性
  教材与课外阅读文本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一些文章选自课外读本,是读本的节选。教师在讲授节选内容时可以采用一定的导入方法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普罗米修斯》选自外国名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推荐外国读物,鼓励学生课后阅读,让学生感受外国作者的写作方式。通过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神笔马良》时展现出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不失时机地为学生推荐相同类型的读本,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用心阅读。为了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阅读讨论会,给学生自由空间,让学生交流自身的心得体会。小学阶段会学习一些古诗,在学习古诗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古诗仿写比赛,赢得比赛的学生获得自我满足感,这一满足感推动其继续阅读。输了比赛的学生为了找回自信,在课后时间背诵小学生古诗,丰富自身的知识。在多样化课内外阅读整合方法下学生全面提高了自身的文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为摆脱教学通病,教师应当加大干预,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保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内外资源的整合,确保学生能够长期阅读书籍,养成良好的习惯。智慧是在阅读浸染中习得的,这一过程具有长期性。因此教师应当注意保证学生注意力的持久性,使得学生这一个体始终进行阅读,保证学生掌握大量知识,为相关能力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韩淑香.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内外整合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22).
  [2]張婵婵.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整合与拓展”策略初探[J].新课程(中),2017(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7930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