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下中职数控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方法浅淡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数控专业是在如今时代潮流下,学校和职业相互进行交流、相互发展的一种中职人才培养模式,对加强中职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中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工匠精神”融入教育模式中,提高了学生走入社会后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态度,提高他们的就业质量、职业迁移能力和生活质量。对企业来说,能够为企业和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人才,能够促进教育的发展,对培养现代化专业人才、提高人才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数控专业;人才培养;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3-0028-02
最早提出来学徒制的是西方国家,这种学制突破了以往旧的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师傅的身份带着学生一边教学一边实践。学生在实践中慢慢掌握技术,直至技术成熟。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工作技能。在我国,学徒制逐渐成熟起来。中职院校为我国的制造业培育了很多高素质、高专业的人才,如今,国家和社会对工匠精神越来越重视,院校的数控专业紧跟时代的潮流,将中职数控实训教学融入工匠精神中,重拾工匠精神,为我国培育高质量人才创造更多有利条件。
一、中职数控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一)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
如今,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快,工业化生产会实现自动化,而数控技术是制造业能够实现自动化的一个必备的专业技能,数控技术的应用对今后提高劳动生产速率和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强弱取决于数控技术是否先进。一些数控技术相关专业的专家预测社会对机械化人才需求总数将会逐年递增,这些数据表明产业转型升级会使数控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那么相应的,对于数控人才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工匠精神在中职数控人才的培养必须要跟上。
(二)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最近几年,工匠精神在整个国家和企业中受到的重视越来越高,我国多次提出要大力弘扬劳动模范精神,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据统计,全球企业的注册数量超过了万数,而传承超过200年的企业仅仅只有5586家。其中拥有200年传承历史企业最多的是日本,总共3146家;其次就是德国,总共837家;最少的是荷兰,仅有222家。这些国家的企业之所以传承的年份比较久远,与他们公司内部的职工一直坚持工匠精神是离不开的。这说明,工匠精神对于公司的长久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中小型企业并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对于“工匠精神”的重视度不够。他们过于重视短期利益,所生产的产品质量不高,不具有创新性,这样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三)中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企业中进行调查、研究后,我们发现企业不仅仅重视职员的专业知识,还重视学生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素养。在调查中发现,中职毕业生在工作中最缺乏敬业、责任、严谨、细心和吃苦等工匠精神。职业技能体现的是一个学生在面对实际问题时的解决能力,而职业精神是指是否有追求卓越,不怕吃苦,不怕累的精神,只有当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能够有机融合后,才能在工作中追求卓越,创造出好的业绩。因此,中职院校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数控人才的培养必须与企业的发展需求相契合,在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工匠精神的培养,这样才能够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学生,有利于提高学校知名度,提高生源质量,为今后中职院校的招生提供良好的社会声誉。
(四)学生个人生涯发展的需要
中职数控专业的学生在完成学业后进入社会,大部分学生将会从事一些机械零件或者设备的设计、加工或者是一些出厂设备维护和售后维修工作等。这些工作都需要中职数控专业的学生具有很好的专业技术知识、专业素养和专业态度,因为这些要求关系到产品的质量问题、服务态度问题和服务质量问题。因此,中职院校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具有很高的工匠精神,学生具有这些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后对提高他们的就业质量、职业迁移能力和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个人生涯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现状
(一)对工匠精神重视及渗透度不够,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我国的职业技术学院所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型人才,但是,实际上职业技术学院并设有达到这一要求。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虽然具有专业技能,但是没有实践能力;有专业技能,但是没有创新。一些学生走进社会、走进企业后,不能吃苦、不能全心全意对待工作,只想着偷懒,对工作缺乏热情,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够脚踏实地、踏踏实实的工作。从职业技术学院走出的学生每年的数量虽然很大,但是在质量上与企业的要求却相差很大。说明在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工匠精神”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将工匠精神和专业知识两者兼得,只通过简单的课程讲解,不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能达到企业要求的培养目标。
(二)“工匠精神”培育流于形式,社会整体“工匠精神”意识淡薄
在多数人的思想中,中职教育学校是成绩不好的学生的选择,职业院校成了“生源质量差”的代名词。所以,在我国,中职学校的生源往往受到较低的文化教育,并且他们的自我管理及约束能力比较差。所以,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以后教师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培养起来会比较费力。因此,教师往往将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放在了首位,而对人文素养、工匠精神的培养的要求就会相对低一些。还有一些学校的培养方案中虽然具有“工匠精神”培养的相关课程,但是,形式主义太重,只是将学生聚集到一起进行内容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并不具有很高的教學效果。另外,在社会上,人们总体的“工匠精神”意识很淡薄,社会氛围很浮躁,人们的功利心很严重,过分关注工资、金钱和地位,很少人能够静下心来坚守“工匠精神”。综上所述,这些原因都造成了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缺乏。 三、基于工匠精神引领下的中职数控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路径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工匠精神渗透
中职院校数控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与否是影响中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将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数控专业中去,才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在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不管是中职数控专业、还是物联网工程,或者是计算机技术工程,在学生的教学计划中,一定要把工匠精神融入教学中,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在现实中,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创新人才培养,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中职院校数控专业的教师要切实在学生的专业教学中将工匠精神融入课堂中,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工匠精神在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增强工匠意识;在课外实习的时候,将学生带到企业进行实训,在工作的环境中,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工匠精神”的影响力。这样可以让学生不断地提高專业技能和专业素养,将来成为高质量的专业型人才。
(二)完善校内氛围,使学生近距离触摸“工匠精神”
提高学生“工匠精神”的意识,还有一个重要的措施就是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一个好的校园教学氛围对教学成功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中职教育学院必须要考虑这个问题。例如,将工匠精神融入校园文化中,让校园文化成为工匠精神的载体,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可以通过让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课堂,向学生讲解他们的工作经验或者工作成果。让学生亲身体验职场经历,在工作中感受到“工匠精神”。同时,还可以开展各种传播“工匠精神”的教育活动专题,建立“工匠精神”传播平台。建造一些文化景观建设,在校园中可以时时刻刻地让学生感受到“工匠精神”,另外,在师生的行为上,要求将“工匠精神”化为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将工匠精神与校外实训相融合,将其转化为一种内在职业素养
学生要想具备工匠精神,中职教育院校不能只靠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工匠精神的学习,还要将工匠精神与校外实训相融合,进行产教融合,将它们转化成学生的一种内在的职业素养。中职职业学院和校外的企业进行合作的时候,在注意教学和理论相结合,在理论上,关注时事,与时代接轨,在实践中,当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时,让他们熟悉企业的运行规律、熟悉岗位的特点、熟悉职业角色,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企业是“工匠精神”最浓厚的地方。只有通过工匠精神与校外实训相融合这种教学方法才能够塑造高质量的人才。
近几年来,中职教育院校的招生范围越来越广,但是,生源质量却参差不齐,学生的职业素质不能得到保证。而中职教育院校为国家提供的具有高专业技能、高素质的高质量人才,所以,在新的时期里,“工匠精神”应该融入中职教育的教学计划中,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够保质保量,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栋.浅谈“工匠精神”在中职数控实训教学中的融合[J].山西青年,2018(12):45.
[2]楚淑玲,张宁.双元培育中职数控人才工匠精神培养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0):240,243.
[3]张宁,楚淑玲.数控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工匠精神培养浅谈[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6):211-212.
[4]孟宪华.浅谈工匠精神教育课与中职数控实习教学的有效融通[J].新智慧,2017(23):54.
[5]朱来发.基于工匠精神引领下的中职数控专业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7(29):170-171.
[6]姜聪,楚淑玲.中职专业课程双元培育“工匠精神”培养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1):141,143.
编辑 武生智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08761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