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波主任针药结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经验撷菁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以妇女绝经前后因性激素波动或减少导致一系列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伴神经心理症状的一组症候群。近年来,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已经呈逐渐上升态势。于波主任认为,女性围绝经期之时,肾气逐渐亏虚,冲任之脉气血逐渐不足,天癸日益衰竭,从而导致月经失调、直至绝经,治疗中强调整体论治、针药结合,收效颇佳。本文通过对于波主任应用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证经验进行整理、分析与总结,以飨同道。
关键词:针药结合;围绝经期综合征;营卫失调
中图分类号:R246.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20.01.052
文章编号:1006-1959(2020)01-0158-03
Director YU BO's Experience in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WANG Wei,ZHANG Li-ping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Subject Five,Weihai Hospital,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eihai 264200,Shandong,China)
Abstract:Perimenopausal syndrome refers to a group of symptoms with autonomic nervous system dysfunction caused by fluctuations or reductions in sex hormones before and after menopause. In recent years, the incidence of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has been gradually increasing. Director YU Bo believes that during the perimenopausal period of women, the kidney qi is gradually deficient, the blood of the pulse of dying is gradually inadequate, and the day and night are gradually depleted, which leads to menstrual disorders and until menopause. The treatment emphasizes the overall treatment, the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 and results quite good.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clinical experience of the treatment of perimenopausal syndrome by the combined use of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 by Director YU Bo, in order to share the same views.
Key words: 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medicine;Perimenopausal syndrome;Yingwei imbalance
圍绝经期综合征(climacteric syndrome),曾命名为“更年期综合征”,主要指女性在绝经之前或者之后,因为性激素发生波动或者有所降低所引起的躯体或者精神心理方面的一系列症状,常见表现有月经周期的紊乱、情志、情绪的异常、潮热、自汗或盗汗、头晕、头痛,耳鸣、脑鸣、心悸、心慌,失眠、多梦、肢体浮肿、二便异常(大便溏泊或秘结、小便失禁或尿频)等症状[1]。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在我国大约1/5的女性已经步入了更年期的行列,而在这之中大概有2/3的人深受本病困扰[2]。近年来,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态势。而目前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方法较为局限,西医大致包括心理疏导、非激素类药物治疗(包括舒乐安定、可乐定、甲基多巴、利眠灵、谷维素、盐酸帕罗西丁、钙尔奇地等)、激素补充治疗(包括单纯雌激素疗法、单纯孕激素疗法、雌孕激素联合疗法、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等)等手段[3],其临床疗效并不十分显著。于波,主任医师,山东省威海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治疗中心主任,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专业,多年来悉心钻研针灸推拿,擅长应用中医传统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尤其是综合运用针药结合的方法,在临床上已取得显著疗效。笔者随于波主任侍诊,在侍诊中有所启迪,兹将中医关于本病的相关描述、机理阐释及于波主任应用针药结合的方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证经验进行整理、分析与总结,并附以临证验案,以飨同道。
1中医关于本病的相关描述
古代医籍当中未发现关于本病的相关描述,但对于女性经断之前或之后相关生理、病理及临床表现的名称可追溯于“百合病”“年老血崩”“郁证”“脏躁”“不寐”“心悸”“眩晕”等记载当中,直到20世纪60年代,卓雨家将该病命名为“绝经前后诸证”,且载入《中医妇科学》专业教材当中。《黄帝内经》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可见一斑。本段描述了随着机体肾气由旺盛到衰退而产生的女性生长、壮盛和衰老的生命进程,表明妇女在49岁左右,肾气渐衰,精血渐亏,冲任不固,天癸耗竭,阴阳平衡失调,从而出现肾阴或肾阳亏虚、或阳失潜藏,经络失于温煦、濡养等临床症状。肾之阴阳平衡失调,常可涉及他脏,导致肝、心、脾、胃功能的紊乱失调,从而产生一系列的围绝经期问题。 2机理阐释
阴阳平衡是人体的最佳生命状态。《素问·宝命全形论篇》记载:“人生有形,不离阴阳”。《景岳全书·血证》有言:“人有阴阳,即为血气。阳主气,故气全则神旺;阴主血,故血盛则形强。人生所赖,唯斯而已”。《冯氏锦囊秘录》具体描述为:“气之根,肾中之真阳也;血之根,肾中之真阴也”,这里指出了肾中寄存之元阴元阳,乃是人体阴阳的根本,而气血也是以阴阳作为其本源。《灵枢·营卫生会论篇》曰:“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而《四圣心源》中具体描述:“营卫者,经络之气血也”,这里明确指出营卫就是在人体之表的气血,即气血为营卫之本,营卫为气血之标,《医宗金鉴》“以其定位之体而言,则曰气血;以其流行之用而言,则曰营卫”。可见阴阳、血气、营卫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即“阴阳为根,气血为本,营卫为标”。
妇女在围绝经期出现的各种症状,中医学存在着多种流派,有从阴阳出发,也有从气血论述,亦有从营卫阐释,大部分则着眼于脏腑理论,呈现出百家争鸣的一派景象。于波主任认为,女性围绝经期之时,肾气逐渐亏虚,冲任之脉气血逐渐不足,天癸日益衰竭,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月经失调、直至绝经。由于女性个体差异及其心理状态、社会周边环境等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部分女性、甚至绝大多数女性在这个过程中很难适应自身身体状态的改变,从而造成其阴阳、气血、营卫关系的紊乱,进一步导致脏腑功能的失调,从而引起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
3病案举隅
钱某,女,53岁,2018年12月15日初诊。患者主诉自觉乏力,烘热、手足心热、面红,时有潮热汗出,偶有头晕、耳内时有蚊蝇叫声,情绪烦躁、易怒、心慌、心悸、眠差、多梦、口干、口苦、自诉记忆力有所减退;绝经2年余,白带量中等,色清晰,无异味。舌质暗,苔薄,脉弦细。查体:血清雌二醇(E2)低于正常值,FSH、LH较正常值有所升高;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初步诊断:中医诊断:绝经前后诸证(肝郁肾虚证);西医诊断: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药治疗处方:桂枝、芍药、生姜各9 g,甘草6 g,大枣5枚,牡蛎、龙骨各30 g,10剂,水煎服。煎服方法:以水2000 ml,龙骨、牡蛎先煎20~30 min后,剩余诸药再一起加入,煮取1200 ml,去渣,再行煎煮,取约600 ml,分2次温服。针刺治疗处方:以百会、肝俞、脾俞、肾俞、关元、子宫穴、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为基本处方,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刺得气之后,留针30 min,每10 min行针1次;隔日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2018年12月25日患者二诊:自诉头晕、耳内时有蚊蝇叫声较前有所改善,以下午更为明显,手足心热、心烦症状基本消失,现以情绪烦躁、易怒、心慌、心悸、眠差、多梦、口干、口苦、记忆力减退为主。舌质暗,苔薄,脉弦细。根据症状,中药原方基础上加炒枣仁15 g,五味子10 g,夜交藤30 g,黄芪30 g,10剂,水煎服,煎服方法同前;针刺原方基础上加神门、内关,采用平补平泻手法。2019年1月5日患者三诊:现偶有头晕、耳内蚊蝇叫声基本消失,眠差、多梦等症状均有所缓解,自诉近日情绪烦躁、易怒、心慌心悸较为明显;舌淡暗,苔薄黄,脉弦滑。中药二诊处方基础上去酸枣仁、夜交藤,减黄芪为15 g,加柴胡12 g、郁金12 g,10剂,水煎服,煎服方法同前;针刺处方加太溪、足临泣疏通少阳经气不利,疏肝解郁。2019年1月16日患者四诊:患者各种更年期症状均大為改善,仍自觉多梦,偶自汗出。观患者病情相对稳定,中药原方基础上加夜交藤30 g,浮小麦30 g,10剂,水煎服,煎服方法同前;针刺治疗以原方巩固疗效。
按:围绝经期综合征虽不归属于危重症的范畴,却给患者及其家属的工作与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与纠正,则很可能由于患者长期处于这种功能失调的状态而引起相关的器质性改变,从而对其生活状态产生更大的危害,因此,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选择准确有效的诊治手段非常重要。西医对于本病的治疗多应用雌激素等相关药物,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临床症状多对症应用相应药物以缓解症状,然疗效并不确切,且伴随较为复杂的不良反应,大多数患者在停药之后往往重复出现部分问题。祖国传统医学在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上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症状均有相对应的治疗手段,且无明显的副作用,故而,中医学对于本病的防治具有广阔的前景。
祖国医学记载,针刺治疗能够激发机体经络的调节效果,泻其有余,补其不足,平复阴阳,调动机体的自我调节与康复功能,调整机体紊乱的生理过程,以实现机体的内稳态[4]。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针刺治疗,于波主任医师以百会、肝俞、脾俞、肾俞、关元、子宫穴、足三里、三阴交、太冲为基本方,其中,取百会穴,因其归于督脉,为人体手、足三阳经、督脉的阳气交会之处,为百脉之会,百病所主,性属阳,又阳中寓阴,故可通达全身阴阳脉络,连贯周身腧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5];肝俞、脾俞、肾俞三者相合,应其脏腑先后天之本,调整机体脏腑功能,激发人体气血、阴阳的运行,而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四穴以其经络循行于手足之端,调补气血阴阳,子宫穴为局部取穴,取其养血补血,疏通局部气血经络之效[6]。因此,针刺疗法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绿色疗法之一[7,8],因其有效性与安全性,而广泛应用于临床。
于波主任认为,女性到了中年阶段,阴阳、血气的衰退是一个不可逆转的生命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导致阴阳、血气发生的相对的偏盛与偏衰改变,患者由此出现阴阳、血气、营卫,甚至是相关脏腑功能的失衡,则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相关症状出现的根本原因。且围绝经期综合征初期大多表现为阴虚症状为主,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则多阴损及阳,随即发展为阴阳失衡,阴阳两虚。其中,阴虚为本,阳虚为阴虚的进一步发展,而阴阳失衡则为其基本病机,故应谨守病机,调和阴阳。于波主任医师中药处方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调和阴阳、交通营卫,用桂枝汤,解肌和营卫、补虚调阴阳之功,配以龙骨、牡蛎潜阳固脱之能,以改善机体紊乱的阴阳、气血、营卫关系,进一步协调脏腑功能。其中,桂枝性辛温,辛甘化阳以助阳之不足,温性则从阳而扶卫[9];芍药性酸寒,酸性敛汗益阴,寒本性即为走阴而益营;桂枝芍药相配,发散之中寓以收敛,固表之中寓以散邪[10]。龙骨性甘而味涩,主归心、肝、肾经,以阳气之力而化之,以援物比类之理,将其归属于阳药。牡蛎性寒味咸,主归肝、肾经,承阴气之力而化之,以援物比类之理,将其归属于阴药[11]。生姜取之辛味,佐桂枝以增强化阳之效,以大枣甘性相佐,合芍药以酸甘化阴,调和营里[12]。以甘草之甘性,取辛甘化阳之效,安内攘外,调和阳表阴里,使诸药合之。以桂、芍,姜、枣相配伍,调和气血营卫,使机体阴阳和谐,从而促进机体稳态的实现。 中医单纯采用补益扶正的原则,或西医最常用的补充激素的治疗方法,均达不到从根本上治疗本病的效果。因此,于波主任应用针药结合的综合治疗手段,在补益阴阳、血气、营卫的同时,着重调和机体已然失衡的阴阳、气血、营卫,使得机体阴阳、气血、营卫彼此之间的关系达到一种和谐状态,在协调纠偏的基础上,辅以补益扶正,以调整机体的失衡状态,恢复其自愈本能,从而重建机体内环境中的阴阳、气血、营卫相和谐的平衡状态。另外,于波主任指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主要与患者自身的心理状态、社会环境等因素有关,又与不同个体的体质差异、既往身体状况相联系,故本病发生的病机较为复杂,且症状繁多,发病程度不一,病程时间各异,对于本病的治疗不可能达到一法一方,更无万灵丹,在临床过程中,以恢复机体平衡稳态为依据,随机应变、对症下药,方能取效。
参考文献:
[1]张赛,贾思涵,杨丽娟,等.针刺配合耳针治疗心肾不交型女性更年期失眠症的临床研究[J].针刺研究,2019,7(24):1778-1782.
[2]宋波洋,胡荣魁.夏桂成清心滋肾汤改善乳腺癌患者卵巢抑制的临床应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5(4):382-383,464.
[3]邓潇,舒宽勇.坤泰胶囊对比戊酸雌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Meta分析[J].江西医药,2019,54(4):380-385.
[4]李青青.《诸病源候论》针灸相关理论研究[D].中国中醫科学院,2016.
[5]李君,何水辉,唐莫玲,等.从手足三阳经浅谈督脉的“阳脉之海”理论与神经分布及相关疾病的关系[J].广西医学,2019,41(4):489-491.
[6]邵素菊,王冰.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0例[J].中医研究,2016,29(2):51-54.
[7]潘慧滢.电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D].陕西中医药大学,2016.
[8]闫学花,闫利荣,苏心镜.针刺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研究进展[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12):55-56,60.
[9]杨美凤,史周薇,宋建平,等.辛温通阳、助阳法在燥痹治疗中的应用[J].中医学报,2019,34(3):486-490.
[10]冯盛岚,屈会化,赵琰,等.芍药甘草汤中两种活性成分的检测方法[C]//全国第二十二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2014.
[11]邹燕梅,罗力,刘春茹.从《伤寒论》中用药特点浅述龙骨、牡蛎的临床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8(10):43-45.
[12]钟禄洪.桂枝汤调和营卫-调补中焦-补益中虚辨治脾胃虚弱[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7,31(9):79-81.
收稿日期:2019-08-16;修回日期:2019-08-28
编辑/杜帆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54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