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大学生自我意识干预对心理健康影响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独生子女问题一直是我国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随着独生子女进入大学,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便成了心理学关注热点。通过对某大学一至三年级学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后通过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同时对实验组个体进行自我意识团体辅导干预。结果表明,实验组比对照组的群体自我意识显著升高,同时孤独感显著降低。三点建议:一是要提高对大学生个体发展尤其是心理发展的重视;二是注重独生子女群体的特殊性,对他们给予特别关注;三是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育能力。
  关键词: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孤独感;团体辅导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2-0092-03
  自1971年我国全面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后,独生子女家庭在我国的家庭结构占比中已呈现绝对多数的态势,“4-2-1”成为了当今社会家庭结构最主要的形态,同时“独生子女”也成为了当代大学校园学生的主要群体,“独生子女”及其文化意义也逐渐演化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最具标志性的人类学话题。
  在关注到个体的发展进程对于个体心理素质的影响时,心理学普遍认为个体从婴儿期开始指向自我的认知意识就已觉醒,其开始探索自己与自身的关系以及区分与外部事物的关系。故而良好自我意识的培养将会有助于个体顺利实现各阶段的成长任务,使其获得较为丰满的人格,同时顺利实现社会化进程[1]。由于“独生子女家庭”这个在我国独生子女群体产生的时代特殊性以及他们在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实环境与非独生子女有所不同,无论是在社会还是在校园里他们往往表现出更加脆弱的心理表现,在对现阶段已经成年的独生子女大学生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其心理问题更多于同龄非独生子女,主要表现为个体缺乏自我认识、在社会工作中难以融入群体、孤独感更加明显等,亟待学界重视,因此对个体自我意识及其对孤独感的影响进行研究极为必要。[2]
  现阶段心理学界对于大学生独生子女自我意识和孤独感的关系研究本身较少,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关自我意识的研究一方面着眼于自我意识的干预研究,一方面着眼于自我意识与行为问题的研究,伴随个体心理问题逐渐群体化,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就极为凸显,因此也有必要进行干预防范。
  大学生的心理课程开展以及心理档案建设已成为常态化工作,然而,在不少大学学校的实际工作中,这些档案的建立却趋于流程化,大学生的个人心理档案也只是基本的心理状况测评,很少涉及到专业的、多方面的心理问卷测评如自我意识测评以及孤独感测评,而主要以SCL-90進行评价,同时在大学阶段的心理课程很少涉及到团体辅导的内容,以至于进行干预的课程设计鲜有出现。基于此,有必要将这一阶段的学生团体辅导干预作为心理课程之外的补充,通过团体辅导提升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作为科研为未来的心理健康防治起到借鉴作用。
  本研究对山西省某大学一至三年级学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同时对个体进行自我意识的团体干预,以研究自我意识的提升以及孤独感水平变化的实际关系,希望通过促进个体对自身变化的认识、对自我情绪的了解、提高个体合群能力、促进个体的自我意识水平提升。
  一、文献综述
  (一)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指的是个体与外在世界区别的意识,最初是由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之后引入到社会科学以及个体心理研究领域,心理学家将其延伸为心理研究概念。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在自我意识的界定上集合了以往学者的结论提出:“自我意识是个体将自身、自身与他人关系认知的认知系统总和。”对于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再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学者较多,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主要表现为主观我对客观我的认识与评价,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与评价,包括自我感觉、自我印象、自我概念、自我评价等,涉及的问题主要有“我是谁”“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人”等(谭鑫,2016)。
  自我意识在青春期阶段的发展,其实是个体意识的关键期,在这一阶段个体的生理以及心理遭受着与以往生活环境截然不同的社会冲击以及影响,个体的内心变化较为突出,个体开始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在这个阶段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以及对外界的认识都会发生剧烈变化,从以单一的视角去认识事情,发展到通过多维的视角去看待和认识事情。
  (二)孤独感
  孤独感,最初是医学领域的一个研究方向,心理和教育学对孤独感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相比之下,心理学领域对孤独感的研究较为集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是日本学者青木帮扶的界定,其认为孤独感是从社会互动过程中产生而来的,由于个体和社会互动不全面而出现的一种负面的个体情绪感知(段伟,2018)。
  1.“孤独感”的类型与结构
  与所有个体产生的主观情绪一致,孤独感也包括了“状态性孤独感”与“特质性孤独感”两种模态(刘娟娟、黄芬,2012),其二者由更替、交叉等位置或时间关系结成的组构便成像为“孤独感”的结构。
  2.孤独感在青春期阶段的发展
  大学生的孤独感研究成为了最具标识意义的样本。譬如,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孤独感与其自我同一性发展有关系;大学生的孤独感受性别、生源、学科门类、学历层次、年级、学校性质等人口学变量差异的结构性影响,且差异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Xuan,Z.,Hui,Z.,&Dong,G.2012)。显著区别于童年期孤独感的特征是,大学生孤独感并不总是消极的,更多的大学生认为,适度的孤独感可以为其提供动力,因而也具有积极意义。(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2005)
  二、研究目的
  问题提出,前人研究结果可以看到,孤独感的主要成因之一就是自我意识,而在青春期阶段个体的自我意识发展较为剧烈,因此促进良好的自我意识的发展将会有益于个体降低孤独感,从而让大学生个体更好地融入到同辈群体中。因此有必要对个体自我意识进行干预研究。   三、研究方法
  对大学生独生子女进行自我意识与孤独感问卷的调查工作,获取数据后通过随机分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实验组进行自我意识的团体辅导干预,为了起到试验作用,有利于实验对比,对照组采用自习课进行对照从而了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变化情况以及对孤独感的影响。
  (一)研究问卷
  1.孤独感问卷
  UCLA孤独感测试通过评价个体对社会交往的渴望与实际个体感知水平的差距。问卷最初有Russell等人进行编制,题目设定20个4点量表进行评价,分别是从不、很少、有时以及一直交往。其中正序题目包括11个以及9个反序题目得分在44分以上为高度孤独感,在39-44为较高孤独感,33-39分为中等水平,33分一下孤独感水平较低。
  2.自我意识问卷
  SCS自我意识问卷有Feningstein等人在1975年进行编制,问卷包含了17个五点量表题目,其中第3题和第7题为反向计分题目,问卷总分分布在0-64分之间。得分越高代表自我意识越高,得分越低则表现为较低的自我意识。
  (二)干预设计
  采用团体辅导方式对选定样本的独生子女样本进行团体辅导,辅导内容包括滚雪球、信任之旅、自我探索、接纳自我、自我成长五个环节,为期5周。
  四、样本
  通过对XX地区的大学生1-3年级学生进行问卷,发放200份问卷,获得有效问卷178份,男性为103人,女性为75人。
  从结果可以看到,独生子女相比较非独生子女而言,具备更高的自我意识以及孤独感。
  从表2可以看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在孤独感和自我意识上并无显著差异。
  从表3可以看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在孤独感和自我意识上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实验组在孤独感得分上显著低于对照组t=-7.846(p<0.001);实验组在自我意识得分上显著高于对照组t=-8.473(p<0.001)。
  五、结论
  从研究主体结果可以看到,在大学生群体中自我意识的团体辅导干预行之有效,在为期5周的自我意识干预辅导中,实验组的大学生群体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提升,而同时实验组的大学生孤独感明显减少,说明通过对独生子女群体进行自我意识辅导能够明显降低这一群体的孤独感水平。通过为期5周的培训,个体能够更加明确地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同时也能够客观地看待他人对自我的评价,因此在为期八周的自我意识干预培训后个体的自我意识得到了快速的提升(Ronchi,R.,Park,H.D.,&Blanke,O.2018)。
  六、相关建议
  一是要提高对大学生个体发展的重视。学校应该以学生的个体发展为主要的教学工作,大学阶段是个体各项心理素质、特征发展时期,对个体未来的社会发展尤为重要,而学校的心理辅导老师较少,因此仅能对学生进行基础的档案建立,很难有效地对个体进行动态心理的跟踪工作,这一点需要予以重视。
  二是需要注重独生子女群体的特殊性问题,独生子女的自我意识较强,但是认识水平有所差异,同时个体有较强的孤独感,因此需要辅导员老师以及相关的心理老师给与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三是整体教师层面的建议,主要包含了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提升,教師对于心理现象的知识的习得和培训,同时还包括基本的学校心理健康老师的专业技能的提升,学校应该重视大学生群体心理发展变化情况。
  参考文献:
  [1]孙圣涛,卢家楣.自我意识及其研究概述[J].心理学探新,2000(1).
  [2]黄海.大学生孤独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
  [3]黄希庭,苏彦捷.心理学与人生(第2版)[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4]谭鑫.试论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作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4).
  [5]刘娟娟,黄芬.孤独感及其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8).
  [6]Xuan,Z.,Hui,Z.,Dong,G.Relationship between loneliness and 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ith online game addiction[J].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2012(4).
  [7]蒋艳菊,李艺敏,李新旺,JiangYanju,LiYimin,LiXinwang.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5(3).
  [8]Ronchi,R.,Park,H.D.,Blanke,O.Bodily self-consciousness and its disorders[J].Handbook of Clinical Neurology,2018.
  作者简介:柴丹(1989—),女,汉族,山西晋城人,山西中医药大学助教,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心理健康。
  (责任编辑:李直)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0775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