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MOOC平台的PLC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PLC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是具有核心作用的基础专业课程,对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不断探索和研究PLC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学习热情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应用模块设计法,根据PLC课程的知识点及课程特点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研究,旨在提出和发现可借鉴、可推广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关    键   词]  翻转课堂;PLC课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34-0156-02
   翻转课堂是通过颠倒教学结构使基于课堂的讲授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基于问题以探究为驱动的学习,建立起一个确保学生接受适合自身需求的个性化教育的框架。实施翻转课堂的重点工作是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怎样设计教学,基于哪些原则,教学流程应该怎样安排才能使翻转课堂顺利进行,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本文围绕基于MOOC平台的PLC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展开探究,简单地对PLC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和翻转课堂进行介绍,设计出基于MOOC平台的PLC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并分析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该遵循的基本原理。
   一、理论基础与前提
   (一)PLC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PLC是电气工程、自动化以及机电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整体的知识结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PLC技术应用广泛,在自动化领域随处都能见到PLC的身影,它是自动化领域的必修课程,也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就业和发展。麦克斯关于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就业对口率达85%,而这些工作几乎全部都会与PLC有交集。
   PLC课程是技能培养的中心,该课程已经经历过一系列的改革,目前PLC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一体化教学,但是传统的授课方法仍然占据很大的比例。不管是传统的授课方法还是一体化教学法,都存在不足的地方,都需要改进。PLC课程应该使用何种教学方法?哪种教学方法是适合于PLC课程的?这些问题是解决PLC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
   首先从学习者进行分析,对基础知识薄弱且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翻转课堂教学法是适合于PLC课程的授课方法。因为翻转课堂的微视频教学内容是基于碎片式知识点,比起传统课堂“满堂灌”的风格更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学习习惯差、意志力薄弱的学生更加合适,而且视频课能够重复看、倒回去反复看以及暂停查完资料继续看等等,比起需要在有限时间讲授大量知识的传统课堂,留给学生更多思考和内化知识的时间,是更加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
   其次,对教师来说,翻转课堂的开展更加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传统课堂由于时间有限,所以无法在课上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知识内化,翻转课堂由于知识学习放在课前,所以课上有较多的时间来设计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完成深层的知识内化,并且可以对不同的学生在知识内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不同问题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了知识内化,教学质量自然得到了提升。而且MOOC平台提供了良好的渠道,使教师能够根据科学数据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轨迹、进度以及掌握程度,既能监督学生学习,又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提供针对性的帮助,提高教学质量。
   (二)翻转课堂介绍
   传统课堂教师在课上讲授知识点、布置作业任务,学生下课完成作业、进行复习,对所学知识进行内化。翻转课堂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结构的一种翻转,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师录制的微课短视频提前学习知识点,而课上则通过作业、实验、小组任务等活动,在教师帮助下完成知识内化。
   提到翻转课堂,大家会有几个常见的误区:
   1.翻转课堂就是视频微课。这也是翻转课堂最常见的误区,这是没有真正理解翻转課堂内涵所产生的误解。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就像氧气之于生命体存在,重要又不为生命体察觉。微视频是重要的,这毋庸置疑,但是在翻转课堂中更加重要的是课堂上教师帮助学生内化知识的过程,这是翻转的目的与意义,翻转教学的目的是在课堂上让学生作为参与者进行更高阶的活动——思考,而不是仅仅作为旁观者听课,否则翻转课堂就会流于形式而忽略内涵。
   2.翻转课堂是用视频代替教师。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的过程离开教师就是无意义的,是与传统课堂无区别的。翻转课堂比起传统课堂更能体现教师的重要作用与价值,传统课堂教师讲授知识,如果没有教师,学生可以查阅资料、查找视频来进行知识的学习。然而在翻转课堂上当知识传递完成之后,领会、思考、应用等内化过程如果没有教师的帮助和引导是很难进行的,而且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个人内化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是不一样的,由于在课前学生已经通过视频学习了相应的知识点,因此在课堂上就有了更多的时间使教师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个性化的教育。所以翻转课堂并没有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知识回顾、作业讲解、疑问解答、汇报点评、课堂总结等方式,不断地去进行知识点的讲授和复习,不断去帮助学生内化知识。
   二、基于MOOC平台的PLC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为了方便进行基于MOOC平台的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本研究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对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来进行模块设计,模块设计图以“井”字图为基础。
   在设计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一)双主原则
   传统课堂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所以在翻转课堂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教师和学生在其中的地位。翻转课堂仍然遵循从学习知识到内化知识的一般规律,但是传统课堂中内化知识往往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并不能提供太多的帮助。但是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在课堂的主要目的与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内化知识,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導者的角色,安排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启发学生发挥创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要能在关键时刻进行知识的梳理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维持课堂秩序、要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既不能过度干预学生的自主学习,又不能完全不作为。所以在教学流程设计中,既要保留教师指导者和组织者的地位,以免翻转课堂流于形式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间进行自我发挥和知识内化,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使翻转课堂发挥其内在价值。所以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是司机,掌控“教学列车”的方向和速度,学生是车厢,要靠自己的动力到达目的地。
   (二)积极性原则
   实施翻转课堂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变课堂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讨论、分享、汇报和学生互评等过程,增加了学生思考和发言的机会,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资源开发原则
   在翻转课堂中,微视频课是知识传授的主要途径,然而微视频的制作会花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教学资历较浅的教师无法很好地完成对教学内容的高度凝练,也无法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碎片化知识点。现有的MOOC资源是大多专家学者认为的优秀资源,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在MOOC资源的基础上,有原则地使用“拿来主义”,也就是对现有优秀MOOC资源进行二次加工。
   (四)知识内化原则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内化的“指路人”,如果只是照搬MOOC平台上优秀的课程和资源,会导致我们的教学“消化不良”,所以资源拿来的重点是进行思考和内化。把知识传递的过程放在课前,是为了在课上进行高阶的思考和探究式的学习,使学生学习到以前学不到的知识,得到以前得不到的锻炼。教学时应注意不能忽略教师引导者的身份,合理地安排课堂的内容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内化。
   (五)过程和结果并重原则
   在MOOC评价的体系中,不再和以前的传统课堂一样以结果定输赢,而是把评价和反馈体现在课程进行的每一步。在课前的学习阶段,智慧职教平台会有学生观看视频、完成作业和进行讨论的具体数据,在课堂上,学生的课堂讨论、发言、点评也都会有相应的记录和成绩,在课后,有成绩测验。在目前提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注重过程和结果并重的考核方式是更加科学和合理的评价方式。
   三、总结
   PLC课程符合布鲁姆的教育知识分类思想,适合翻转教学实践。通过MOOC平台的使用使优秀课程、优质资源本地化,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翻转课堂能够改变PLC教学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把原本应该放在课上进行的知识讲授部分让学生提前进行学习,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实验等高阶活动,从而使学生学到以前学不到的知识,得到以前得不到的锻炼,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激发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余丽霞,刘芬,李慧君.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新型混合教学策略[J].教育学术月刊,2018(11):104-111.
   [2]夏莹,孙传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6(20):173,233.
   [3]夏玉红.基于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的翻转课堂探究[J].电子制作,2014(19):139-140.
   [4]陆芳.移动互联环境下的高校翻转课堂教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4):158-162,167.
   [5]金陵.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6]沈加敏.基于MOOC资源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6.
   [7]黄河.基于SPOC高职实践类课程“翻转课堂”的实践[J].中国报业,2018(20):29-31.
   [8]张传萍.翻转课堂的内容分布模式:基于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J].教学与管理,2015(24):79-82.
  ◎编辑 张 慧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135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