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公共财政支出对城市人口流动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邵天卓

  摘 要:城乡二元经济等其它因素造就了我国特有的城市人口流动问题。当下,我国的城市人口流动问题,开始被广泛地关注。本文以东北地区为例,就公共财政支出对城市人口流动的影响予以了研究,对影响因子中的生产性公共财政支出及消費性公共财政支出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将为东北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及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公共财政支出;城市人口流动;东北;影响
  人口基数庞大、资源分布差异、城乡二元发展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导致我国的流动人口规模十分庞大。以东北地区为例,作为我国四大经济区之一,其人口比重在全国人口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特别是在2015年前后,多个城市人口的数量呈现出了负增长。人口流动问题的背后是经济要素的迁移,这在一定程度上给东北的经济复兴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于人口流动的问题研究中,部分学者认为,通过解决地方公共产品的最优组合来实现个人效用的最大化是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重要策略。也有学者认为,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并不能完全解决人口流动给城市发展所带来的影响,而是需要通过财政分区的形式来实现对无序流动的有效控制,进而实现公共产品的更高效供给。在新的发展时期,如何基于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探究城市流动的影响因子,并谋求对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途径,将是关乎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一、公共财政支出对城市人口流动的影响研究
  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地方政府、部分学者针对东北地区城乡二次元的结构及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较大的现状在政策调控等层面进行了多维度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以试阐释公共财政支出对城市人口流动的影响。
  首先,地方性财政支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人口的流动。生产性财政支出能够有效地对区域的交通、工农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有力地支持了城市品位的提升。同时,生产性财政支出也盘活了区域的金融圈及发展环境,在“振兴东北工业”的国家扶持下,为当地企业的二次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人才和人力向区域中心的靠拢。而同时,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地方政府也在不断加大对区域教育、医疗、卫生的消费性财政支出的占比,这些消费性财政支出所给就业地、居住地及迁移地的城市生活质量带来的整体改善,也成为城市人口流动的重要因素,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经济发展与人口迁徙的必然联系。与此同时,有学者就人口近年来的迁徙的统计中发现,自上世纪90年代起沈阳、长春、哈尔滨的省会人口迁移模式固定之后,这一模式的影响力在逐步地递减,传统的空间、地缘等因素也开始弱化,城镇人口流动中的迁入地城镇收入水平等影响因素开始逐步地显现,这其中工资水平对于流动人口的吸引力最大,人口往往流向区域内经济相对发达的地方,在对当地居民的走访中发现,对于居民而言政府的生产性财政支出所带来的区域经济发展势头的改变,仍是城市人口流动中的首要关注因素,而对消费性财政支出的关注度要相对较弱。
  其次,在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东北地区的各级城市开始了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大量投入。其一度成为政府财政赤字的重要产生因素。而在这一过程中,地方政府的财力从实际情况上而言也是捉襟见肘,因此多地开始出现压缩基础公共服务建设而确保基础社会建设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城市发展水平的差异化增大。与此同时,部分较为发达的城市也开始通过拉高户籍门槛,来有效地限制人口的涌入,进而尽可能地减少公共服务的支持,减轻财政的负担,效果较为明显。就一定角度上而言,户籍制度仍是地方政府对人口流动有效调控的重要工具,在人口迁移的动因中仍占有较大比重。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城镇户籍管理制度的改进,仍将是城市管理者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弱化城市人口流动的重要改革点。随着工业振兴和城镇化发展的需要,落实城市的限制进一步放宽,户籍制度改革这一工具再次发挥效力。以沈阳市为例,以下三类人员可以在落户,第一类为:沈阳购买商品房,取得合法的房屋产权证后,可以落户。第二类为:在沈阳就业,与用人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有一定的学历,可以按照引进人才的落户方式落户。第三类为:积分入户政策,居住满一年以上,办理过居住证的,在沈阳缴纳社会保险,有国家承认的中专以上学历,年龄在60周岁以下,积分达到120分的,可以按照积分落户政策办理落户。政策的实施为城市留住人才、吸引人才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二、城市人口流动视角下公共财政支出的合理控制策略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东北地区的人口流动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地区内部流动的由北向南,另一个是地区外部的由北向南。特别是地区人才的外流已成为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东北地区已成为我国为数不多的人口的净流失地区。就对上述问题的分析而言,公共财政支出能够在宏观调控的层面对人口的迁移产生较大的影响。而不可忽视的是,在户籍制度改革的现状下,因部分城市流动人口无法享受到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的权益,导致政府的消费性财政支出在人口流动的吸引力和调控力上弱化于政府的生产性消费支出。各地方政府需要通过提升公共财政中对公共产品的配置,优化公共服务体系,凝聚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并通过“留住本地人力资源”和“吸引外出人才回流”等策略的共同实施,有效地激活东北地区的经济活力。
  参考文献:
  [1]李一花,李静,张芳洁. 公共品供给与城乡人口流动——基于285个城市的计量检验[J]. 财贸研究,2017,28(5):55-66.
  [2]邓金钱. 政府主导、人口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2):143-150.
  [3]董理,张启春.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支出规模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 财贸经济,2014,(12):40-5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3857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