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浅谈博物教育对幼儿学习品质的影响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博物的生活方式带给人的变化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可以将博物的目标分为三部分:第一是培养博物意识,第二是提升博雅情趣,第三是形成博爱情怀。幼儿园开展博物教育对幼儿学习品质的提升有重要作用,从“主题博物活动的开展”和“日常随机生成的博物生发点”这两方面以案例的形式进行具体阐述,探讨博物教育对多元兴趣与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参与、想象和创造几个方面学习品质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园 博物教育 学习品质
  一、引言
  提起博物,你会想到什么?是觉得它的概念过于宽泛和庞杂,无法准确地描绘?还是直接联想到博物等同于博物馆?在我接触博物教育之前,我也有着同样的困惑,也从未想过它会与幼儿教育产生化学反应,甚至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经过了一系列的博物理念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我慢慢领悟到博物其实有着具体的方向,它不是高高在上,也不是孤立的抽象的概念。回想一下,在博物馆里,有关自然的讲座和活动,总能吸引很多孩子和家长;在书店,林林总总的博物图书前会有不少人驻足翻看;在户外,也许会碰上一队带着“长枪短炮”的观鸟、拍鸟群体;微博上,“博物君”的粉丝已经暴涨。或许还说不上来博物到底是什么,但它已经走进了越来越多人的生活。博物学者刘华杰老师说过:“当博物可以具体到个人身上时,会变得非常具象。我们喜欢花鸟鱼虫,其实就是我们对周围生活事物的兴趣、对博物产生兴趣的一个有效开端。如果可以这么理解的话,如今博物和博物学的小热潮,其实就可以看作是我们每一个渴望认知这个奇妙世界的好奇心的小小体现。”博物的生活方式带给人的变化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最明显的是,你会发现,喜欢观鸟的人总爱往天上看,喜欢观花的人总在路边看。久而久之,你的观察会越来越仔细,你会注意到原来每天经过的地方隐藏着以前没发现的景致。”
  在我们幼儿园所开展博物教育的实践与研讨的过程中,将博物的目标分为三部分:第一是培养博物意识,第二是提升博雅情趣,第三是形成博爱情怀。博物意识可以简单理解为:能够主动去认识自然,探索世界,具有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博雅情趣是在欣赏与创作中提升审美意识;博爱情怀是要去感受大千世界并积极与之互动,对生活充满兴趣和热爱。
  那么在幼儿园开展博物教育的意义有哪些?给我最直接的感触是,在我带领所在班级幼儿开展博物教育活动的实践中,博物的过程对于幼儿学习品质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我将从“主题博物活动的开展”和“日常随机生成的博物生发点”这两方面以案例的形式进行具体阐述。
  二、开展博物教育对幼儿学习品质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在儿童主题博物教育中,“学习态度”具体涵盖了多元兴趣与好奇心、积极主动地做事、想象和创造三个方面的内容。在开展“小小绳子”的主题活动中,孩子们因为对美工区制作过程中用到的各种绳子聊的火热,所以新学期选定了“绳子”的主题。首先孩子们对它有兴趣,愿意去探索。第一部分,我们请幼儿搜集身边的绳子,孩子们带着从家里寻找到的各式各样的绳子,兴致勃勃地和朋友们分享,通过倾听与分享,我们认识了新的绳子,知道了不同绳子的名字,丰富了原有认知经验。这也就是博物意识的萌发。在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对自然、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充满兴趣和好奇,万事万物对幼儿来讲都极富新鲜感和吸引力。幼儿对外界表现出的多元兴趣与好奇既是其天性,更是良好学习品质的重要方面。因而,在主题博物活动中,我们十分关注并遵循幼儿自然表现的興趣,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在探索与表征环节中,幼儿大胆地和环境、材料互动学习,敢于用不同的表征和表达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在分享和体验环节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和好奇。
  有了这些绳子,总不能杂乱无章地混在一起,孩子们开始了分类工作,颜色、粗细、功能、材质……孩子们从多重维度进行分类,便有了博雅情怀。最终我们又探讨了绳子的作用,学会了归纳总结,提炼出绳子作为装饰、功能、体育游戏等不同用途下具体的作用。提到了绳子在游戏中的运用,这也是他们的兴奋点,我们一起探究了好玩的绳子游戏,其中翻绳对现在的孩子来说是新奇又具有挑战的,而且材料也很容易获取,所以在过渡环节,总是有三两结伴的幼儿一起进行翻绳游戏。对于中班孩子来说,翻绳游戏有一定难度,但是同伴的影响力和游戏对于他们的吸引力是不可小觑的。我们敏感地在各种活动中捕捉幼儿表现出的坚持性行为,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会运用自己的经验解决问题或寻找老师和同伴的帮助,没有半途而度。在回顾与反思环节中,幼儿对同伴的回顾认真倾听,有兴趣接受不同的挑战,坚持完成自己的工作。在分享与体验环节中,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会寻求同伴或老师的帮助。最后一部分,是艺术领域活动绳子变变变,通过亲子活动,孩子们开动脑筋,大胆创作,和家长一同制作出了专属的绳子作品。幼儿期是想象最为活跃的时期,想象几乎贯穿幼儿的各种活动,幼儿的思维、游戏、绘画、音乐、行动等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幼儿行动的推动力,创造想象是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典型表现。幼儿想象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从简单的自由联想向创造想象发展。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从无意想象发展到有意想象;第二,从简单的再造想象发展到创造想象;第三,从极大夸张的想象发展到合乎现实的想象。在博物主题活动中,鼓励幼儿想象和创造,拓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空间,避免限制和束缚幼儿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发展。
  幼儿想象与创造的学习品质在不同情境中表现各异。例如,在计划与决策环节,幼儿大胆地发挥想象和创造力,敢于说出和大家不同的方法和意见;在探索与表征环节,能关注到不同区域的学习材料,兴趣广泛,敢于接受挑战;在分享与体验环节,在用一种方法完成作品后乐于尝试多种不同方法完成作业;在回顾与反思环节,对于未完成的工作有继续完成的想法或方法;在评量与收藏环节,学会多元的评价方式,而不是单纯的对与不对、好或不好。
  随机生成的博物生发点也大有教育价值。有一次水墨活动主题是画仙人掌,我提前将仙人掌拿到班里供幼儿分组观察。当我请小朋友分享自己的观察与发现时,郭雨洲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下面的刺是尖尖的细细的,上面的刺是粗粗的?”原来他发现了仙人掌最上端新长出的茎片上的刺,看起来并不尖。在我们记忆中,仙人掌的刺就是尖尖的,这似乎已经形成了固化思维。倘若不是在课前进行了准备,我大概也会有和孩子们一样的疑问。我向他们解释:这是因为仙人掌的刺其实是它的叶子退化而来的,仙人掌长期长在高温地带,叶片慢慢退化成针状,保持水分,所以新长出来的“刺”看起来粗粗的,是还没有退化完成。听了我的解释,孩子们都充满了兴趣,都想要看看叶子怎么变刺,还提出了许多关于仙人掌的问题……于是,这盆仙人掌成了植物角的“红人儿”。很多小朋友常常前来观察,叶子变细了吗?什么时候可以变成细细的小刺?是不是该浇水了?千万别碰到它,不然它会长得慢吧?记录本上已经记录多少天了……   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记录能力、探索能力都在潜移默化中发生着变化,了解了不同植物的生长环境,学会了区别照顾植物,能够耐心等待叶子退化的缓慢过程。这些正是博物所带给他们的改变,我们在随着仙人掌一同成长、变化着……这也是幼儿专注力发展的过程。幼儿的专注力,在心理学的范畴上是指较长时间内仍把注意力保持集中在某一活动上的能力。对孩子来说,就是指他们能把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达到认识该事物的目的。幼儿能够专注于自己所探究之物,是学龄前品质与习惯的重要因素,也是伴随幼儿终身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品质。我们的幼儿园教育在激发幼儿内在学习动力、唤醒幼儿主体意识的同时,这种终身受益的品质——专注力,也在潜移默化地得到发展。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专注状态极其有利于幼儿对客观事物做出清晰、完整的判断,以保证智力活动顺利地产生和发展。具有良好专注力的幼儿,做事效率高,自然很容易产生成就感、自信心,并且会给自己带来良好而持久的学习兴趣。这为幼儿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并为其终身学习和成就事业奠定基础。
  良好的学习品质利于实现学业成就。目前学者普遍认为,学习品质是学业成就和学校适应的基础,甚至可以预测未来的学业表现。美国威斯康星州入学准备委员会的研究结果显示,具有抗干扰能力、专注能力以及任务坚持性等良好学习品质的儿童在学校中更有可能获得学业成功。诸多实证研究也表明,学习品质对于幼儿在学龄阶段甚至与终身学业能力、学业成就有着重要关系。美国心理学家特曼曾对1528名智力超常儿童的成长情况进行了系统的追踪研究,并对800名被试中学业成就最大的160名和成就最小的160名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两组儿童最明显的差异在于其坚持、自信、有恒等学习品质构成要素方面。John等人(2004)的研究发现在专注程度、坚持性以及主动性等学习品质方面表现良好的儿童拥有更好地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并且这些儿童不论在社区还是在学校都拥有更稳固的同伴关系。
  儿童通过自主探索和主动操作获得的经验,对于整个人生发展阶段中认识、理解、解释周围和自身、适应周围环境均具有重要意义。幼儿园科学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为儿童提供广泛、有趣的科学教育内容,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宽松的科学探究氛围等,有助于儿童学会运用各种感官获取经验和信息,学习获得科学研究的思维和方法。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儿童科学态度、科学情感、科学方法等基本科学素养,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长远来看,幼儿园科学教育对于提高我国公民整体科技素养,形成良好的科技探究氛围,通过科技实现生产力和民族强盛等,均具有不可忽略的潜在的价值。
  三、結语
  “博物”很简单,就是玩儿。和需要系统学习的科学相比,进入博物学领域的门槛并不高,甚至相当简单。刘华杰倡导的博物学是“生活中的博物学”,法门就是“睁开眼睛去看,留心我们身边”。在他看来,博物学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感受、触摸,其次是观察、绘画,最后是学术性研究。但对于普通公众来说,“玩”也就是用五官感受自然,这足以培养起本能的原始感觉了。比如,在草地上打个滚儿,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博物学事件,你就能感觉到土的软硬、草的干湿。好感觉非常重要。博物学门类繁多,涉及的具体知识庞杂浩瀚,没有办法一一教授,只能凭靠自己的观察摸索。刘华杰认为,重要的是找到自己觉得好玩的东西并坚持下来,再去寻找答案。因为关心的东西会看得更清楚;知识是海量的,你一辈子也学不完,但好玩的东西不多。
  开启博物之旅,也不一定非要追求“诗和远方”,标新立异。马克斯·韦伯曾经对现代化做了一个预言,他认为我们最终会被囚禁在一个铁笼里面,而这个铁笼中关着的都是没有灵魂的专家和毫无心肝的纵欲之徒。这些都是现代化造成的困境,人类以为自己抛开了自然,征服了自然就自由了,结果反倒陷入一种更深的奴役状态中。博物学教育在今天的意义就是让人走出铁笼,回归自然。现代社会是一个把人当作材料和机器的社会,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每天都担心自己跟不上时代,怕被淘汰。这就像一辆车的油门越来越大,刹车越来越不灵活一样。博物学实践,要求回到自然的节奏,放慢工业文明的节奏;别老加油门;不要快,要慢;不要动,要静。让我们的生活放慢节奏,或者至少是从热火朝天的生活场景中摆脱出来,使心灵变得安静。我知道有很多环保组织、户外活动组织的人,他们实际上有新的信仰、新的生活方式。
  每种人都有其相应的生活方式,塑造新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培养新的人。我觉得博物学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是多样化的,博物学教育和博雅教育一样,都是在另一个维度的完人教育。我们这个时代,人性的最大问题就是太自高自大,不知道自己的界限在哪里。博物学教育就是要让人认清人类自身在自然中的位置,知道自己的界限和限度。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博雅教育的目的,使幼儿的学习品质在博物的熏陶之下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入学准备视角下幼儿学习品质研究.
  [2]葛明贵.学习品质作用的交互性与训练的差异性[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3]宋宜,霍力岩.儿童主题博物馆——不一样的探究和艺术表征.
  [4]刘华杰.博物人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5857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