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农村寄宿制学校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策略与方法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白玉梅

  【摘要】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也在逐渐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然而,针对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不能将目光只着眼于成绩和分数,要充分的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理解寄宿学生的心理状态,从学生的现实需要出发转变教学方式,做好教育工作,从而推动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水平的提升,为我国整体教育实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学校  课堂教学方式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7-0022-02
  随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减轻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很多农村寄宿制学校由于地处偏远,新课程改革实验开展的相对较晚,导致学校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的较晚。目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正在逐渐深入人心,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借鉴新课程改革的成就,并结合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对农村寄宿制学校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策略进行探究。
  一、农村寄宿制学校面临的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的教育资源比较分散,教职员工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开展寄宿制学校是基于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而实施的,对扩展义务教育的规模,保障义务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农村寄宿制学校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
  1.农村寄宿学校教育问题突出。
  随着寄宿制学校的全面开展,很多年龄较低的儿童从小就要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在陌生的环境中。这些孩子不仅基本生活技能缺乏,更重要的是缺乏家庭教育和家人的关爱。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这些问题,很有可能给孩子的成长和心理造成不利影响。
  2.学校教育难度进一步加大。
  学生在寄宿制学校期间的安全保障,饮食起居,性格培养等众多的问题和责任都集中到学校,即便是深夜,教师也要认真关注学生的情况,防止有异常情况发生。另外,大多数的教职工在下班后还要备课,设计和制作课件,处于超负荷的工作运转中,在保障学生安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教师面临着极其紧张的工作状态,有很大的工作压力。
  3.当前寄宿制学校的教育模式比较单一。
  当前课堂教学方式还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单一的利用增加学习时间来让学生进行学习,以此来提高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兴趣爱好的发展。由于寄宿制学校对学生可支配的时间较为宽松,很多学校学期刚过半便已经学完整学期的课程,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这些问题都在告诉我们,当前的农村寄宿制学校课堂教学方式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既要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和寄宿制学校的特点,又要遵循育人的理念,完善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
  二、农村寄宿制学校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策略与方法
  1.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
  切实提高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的素质,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更好的驾驭课堂,进一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给予学生科学有效的指导,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以及教材内容的前提下,把握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来创造和谐的问题情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能够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方向,调动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围绕目标来有针对性的学习。
  2.分层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行,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致班级学生两级分化的现象得到缓解,因此,在农村寄宿制学校课堂教学中要较多的关注学困生,通过鼓励性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通过分层教学,关注到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自身基础上得到进步,获得提升。
  3.利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课堂教学中,也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开展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以生活素材为基础,来创设适宜的教学案例,能够让教师进一步的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另外,生活化的课堂还可以为媒体教学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从而营造真实的学习环境,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还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知识运用的实现价值和意义。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相关的投影课件,通过投影仪为学生展示实物图片。让学生能够对知识有直观的感受,对抽象概念有更加清晰的认知。然后,教师根据知识点进行关联性的讲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整合相关知识点,为学生构建完善的认知体系。
  参考文献:
  [1]陈超君.创设以生为本“多问多动多思”的课堂教学方式[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5(06)
  [2]王自勇.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思考与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18(03)
  [3]毕俊英.新课程理念下历史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J].基础教育参考.2009(09)
  [4]江满树,范洪.构建课堂教学方式 教师角色落脚点的重新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1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57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