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结肠息肉患者内镜下粘膜切除术中丙泊酚麻醉疗效观察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 : 研究对结肠息肉患者在内镜之下进行黏膜切除手术治疗时通过丙泊酚进行麻醉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 本文所选病例来自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98例,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评价不同麻醉方法所取得的效果。结果 :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2/4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3%(8/49),P<0.05,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术后血氧饱和度水平、丙泊酚用量都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 临床对结肠息肉患者在内镜下采用黏膜切除术治疗时通过丙泊酚麻醉可以发挥理想的麻醉效果,而且为患者应用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麻醉相对于丙泊酚间断静脉注射而言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促进患者尽快苏醒。
  【关键词】  结肠息肉患者;内镜下粘膜切除术;丙泊酚;麻醉
    最近几年因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善,导致临床上出现在胃肠道方面的良性肿瘤疾病也不断增多[1]。结肠息肉是临床表现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变,在对这种病情治疗时通常选择内镜下粘膜切除术进行干预,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案尤为重要。本文主要分析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时所发挥的价值,同时将主要的研究情况进行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结肠息肉患者98例,以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平均为49例。对照组当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4例,平均年龄为(45.2±11.5)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6例,平均年龄(48.3±10.5)岁。本文的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结肠息肉,符合手术治疗指征。经过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检验,两组患者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可以比较。
  1.2 方法
  本文所有患者均选择采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在麻醉之前为患者常规禁食禁饮,选择口服硫酸镁或20%甘露醇注射液对肠道进行清洁处理。为患者选择左侧屈膝卧位,使头部稍向后仰,检查麻醉机工作性能,并且为患者备好喉镜和气管导管、面罩等相关的物品,为患者准备阿托品、麻黄碱等相关的急救药物和药品,家属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以后,患者进入手术室为其开放静脉通路。选择左侧屈膝,卧位时头部向后仰,常规为患者应用面罩吸氧。手术当中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适当对药物剂量进行調节,同时增加静脉注射给药的频率,在手术结束以后,准备退出肠镜的时候,为两组患者停止给药。麻醉诱导的过程中,两组患者均选择采用丙泊酚0.001~0.005mg/kg联合0.9%的氯化钠溶液稀释5倍,在1min内进行静脉注射,5min以后应用丙泊酚1~2mg/kg缓慢静脉给药,一直到患者入睡,并且存在睫毛反射消失,开始对患者进行肠镜操作。在对患者进行麻醉维持时,本文的观察组选择采用丙泊酚2~5mg/kg ·h进行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而对照组则应用丙泊酚0.5mg/kg间断进行静脉注射。
  1.3 观察指标
  两组研究对象在麻醉结束后评价并比较麻醉优良率,还要对两组研究对象麻醉之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评价和比较。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苏醒时间、术后血氧饱和度水平、丙泊酚用量等相关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 25.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7.96%(48/49),对照组麻醉优良率为95.92%(47/49),P>0.05, 无显著差异;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8%(2/49),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3%(8/49),P<0.05,差异明显;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 、术后血氧饱和度水平、丙泊酚用量都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3 讨论
  结肠息肉是临床上比较严重的一种病症,治疗的过程中通常为患者选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这会导致患者存在有一定的不适感[2],所以手术过程中应配合有效的麻醉手段进行干预。本文主要分析在对结肠息肉患者进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时,通过丙泊酚为患者进行麻醉应用所取得的效果。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可以得出,两组患者在麻醉优良率方面未存在明显差异,所以可得出丙泊酚进行麻醉是一种有效的药物选择。丙泊酚是临床一种新型短效的静脉麻醉药物,这种药物起效相对较快而且平稳,能够促进患者迅速恢复清醒[3-5]。丙泊酚如果剂量应用过大,注射过快的话会对患者的呼吸循环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一定不良反应症状。所以应在患者麻醉过程中坚持稳定的给药速度来维持患者的足够血药浓度。本研究中,丙泊酚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对患者进行给药与单独静脉注射给药相比效果更佳,这能够说明给药的速度能够灵活的掌控,就能减少丙泊酚的使用量。而且手术过程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对药物的使用剂量加以调整,就能使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当中各项生命体征维持稳定。对患者以持续注入药物的方式,能够使体内维持恒定药物浓度,就可以避免大剂量应用丙泊酚而导致的相关不良反应症状加重。持续性为患者进行泵注给药能够使药量更加精确,所以也能缩短患者术后清醒的时间。综上所述,临床对结肠息肉患者在内镜下采用黏膜切除术治疗时通过丙泊酚麻醉可以发挥理想的麻醉效果,而且为患者应用丙泊酚持续静脉输注麻醉相对于丙泊酚间断静脉注射而言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促进患者尽快苏醒。
  参考文献
  [1]  王锦芳.结肠息肉患者内镜下粘膜切除术中丙泊酚麻醉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07(10):27.
  [2] 王小北,崔永康,田兵.地佐辛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用于内镜下结肠息肉切除术[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0):1217-1218.
  [3] 罗爱静,毛平,杨金福.激励干预对腹腔镜下直肠癌术后永久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國内镜杂志,2015,21(05):465-470.
  [4] 李香姬,李月晶,刘洋.无痛结肠镜下行结肠息肉高频电切除术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44):243-244.
  [5] 胡炳德,徐林生,梁丁保,等.内镜粘膜下剥离术治疗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28例临床分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17):3276-327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17933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