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留学生中医思维培养的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象思维和取象比类作为中医重要的思维方法,因留学生对其不甚理解,致使中医药文化在进一步的对外传播过程中遇到了瓶颈。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先介绍了中医象思维的含义,接着说明了中医取象比类思维方式的含义和它在中医药中的运用情况,最后探讨了取象比类思维方法与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进行有机结合,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中医;象思维;取象比类;对外汉语教学;综述
   中医语言用其所独特的表达方式,描述了人体生理、病理及疾病治疗。这种反映中国古代医家认知世界的特有的表达方式,使得中医语言区别于西医语言,正因如此在中医的国际传播过程中,很多中医留学生面对中医语言无从下手的情况比比皆是。譬如,中医学广泛通过援引他物来降低理解和认知一些未知的、抽象的医学理论的难度。但这种认知方式,即取象比类,是基于学习者对所取之象的准确理解和深刻感知,这种理解和感知,是基于我们和古人一样,受到相同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故而我们与古人在认识这个世界方面能够产生共鸣。但是对没有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学习者而言,取象比类这一表达方式,使难点从掌握中医专业知识的层面转移到了学习中医语言的层面。所以为解决留学生的中医学习困难,首先我们要注重对中医象思维的本体研究。
  一、象思维的定义
  象思维是中医所独有的核心思维,在我国最早系统研究象思维的学者是王树人先生,他认为“中国象思维中的象有着丰富的层次,除了包含了内、外在感知之象,还把握了某种小宇宙整体内涵乃至本原之象或大宇宙整体之象。”并且还提出象思维的活动路径为“象的同一层次间的流动和不同层次间的转化,象思维正是依靠上述流动与转化的方式,进而把握大宇宙整体之象”[1]。这些都说明象思维体现出动态整体观念的含义,而该观念是中国文化中最具有本质意义的观念。由此把握象思维要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
  邢玉瑞先生象思维下的定义为“依据客观事物自然整体显现于外的现象,运用带有感性形象的概念和符号,通过直觉、比喻、联想、象征和类推,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2],把握对象世界的普遍联系的思维,非常具有东方美学特色。联系中国传统经典文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意境美学”就是源于此。
  二、取象比类的定义
  王树人先生提出象的流动与转化时,涉及到了象思维的基本方法,通俗地来讲,即一个具有象思维的人是如何实现认识未知事物的方法,这就是中国传统思维中相当普遍地存在着的取象比类。王前先生在梳理王树人先生的近年来在象与象思维研究方面的成果时认为,取象比类之于象思维,正如类比推理之于概念思维,是一种思维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赵鹏飞考虑到,取象比类之所以能够随着历史的长河,反复被成功实践,流传至今,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彼此在发展变化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呈现出协调一致性,而不同事物表象的相似是这种协调一致性的外在表现。故而从哲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取象比类是在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研究自然的方法论”[3],具有普遍性。
  以上恰恰反映出一个中国人已经习以为常的事实,即取象比类这一基本认知方法,在中国出现时间之早,流传范围之广,是无法估量的。且其存在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为主,中国古代天学、地学、工业技术和中医等领域均有所体现。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处处体现出取象比类,取象比类反过来又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对于初次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留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
  三、取象比类在中医中的运用
  我们来具体说一说在中医领域的象思维和取象比类。
  (一)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知
  中医理论中用取象比类推论人体各种生理、病理现象,在中医学中是不胜枚举。
  在生理方面,针对五脏六腑等各自的生理功能与特点,《内经》就采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进行推论。譬如,采用中国古代的十二个官职来类比人的十二脏腑的生理功能,更是依据各官职的不同社会职能来类推各脏腑在人体生命中的不同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
  在病理方面,《内经》还采用大自然中的气候变化对江河之水的影响来类比六淫邪气对气血经脉的影响。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经水的安静、凝泣、沸溢就像天地之气的温和、寒冷、暑热对江河之水的影響一样,不断变化,经水安静则气正畅通,一旦病邪入侵经脉,寒邪会造成血行滞涩,热邪则会引起血气滑润流利。
  (二)对方剂的认知
  吴鞠通先生在《温病条辨》卷三中提出用于治疗暑温日久、寝卧不安、不思饮食、元气阴液两伤的三才汤,药物的组成是人参、天冬和干地黄,因组成药物的名字中正好含有《周易》提出的“天道、地道和人道”三才之道的“天、地和人”,故而命名为三才汤,体现了取象比类的思想。再比如,方剂学在论述方剂的基本结构时,类比古代政治的官职,“借用“君、臣、佐、使”的概念来表达方剂的药物配伍规律”[4],使得抽象而复杂的医理得到了形象而简明的阐说。
  (三)对中药的认知
  中药学也常运用取象比类来阐明药物的功效主治。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这一思维方法,以李时珍《本草纲目》为例,李时珍在其书中认为,药物的基本性能与其气味、形态、性状、时节、质地、色泽、入药部位和药材炮制等密切相关,有很多药物作用的发现,多得益于“医者意也”的推断。在《本草纲目》中,通过取象比类,可以帮助认识某些药物。譬如,丝瓜老者,“筋络贯串,房隔联属。故能入脉络脏腑,而去风解毒,消肿化痰,祛痛杀虫,及治诸血病也”[5]。除此之外,还可以推演药物的治疗特点,拿连翘为例,以其中有仁甚香,故为少阴心经、厥阴包络气分主药也,因此,又能兼治手足少阳手阳明三经气分之热。
  (四)对煎服法的认知
  国医大师吴鞠通先生认为煎药要十分讲究,煎药的过程中也饱含取象比类的方法,并且与治则治法相对应,药效随煎煮时间和顺序的不同而不同。服药是另外一个药物作用于人体的重要环节,药效随服药方法的不同而不同。服药过程的不同,如服药的次数和服的药物的温度的不同,也会对疾病有不同的治疗效果。   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医,其理论基础的核心就是取象比类,中国古代的先哲们运用取象比类探求人类医学,流传至今的《黄帝内经》和《易经》等医学典籍中,到处可见取象比类的身影。
  四、取象思维与留学生的中医文化教育
  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中医逐渐走出国门,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慕名来到中国学习中医,然而目前,即使是拥有了一定现代汉语基础的中医留学生,仍未认识到学习中医象思维的重要性,对取象比类这一独特的认知和表达工具难以掌握。对于这一类学生来说,他们即使可以阅读相关传统中医典籍,但是却因缺失象思维而无法深入理解。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从业者在承担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时,应该对如何让留学生掌握取象比类这一认知工具,并形成中医象思维进行思考与探索。
  马子密运用现代认知语言学的理论——隐喻,对取象比类的结构和机制等构成成分进行比较分析,虽说取象比类是采用比喻来进行说明和阐述的一种方法,但并非所有的比喻都是取象比类。王前先生认为比喻是现代汉语所定义的一个修辞手法,它可以“含有夸张的成分,渲染的成分,还可以有隐喻和借喻等多种形式,然而取象比类仅仅是表达对象的理解和体验的比喻”[6]。从语言学出发揭示传统中醫理论的构建机制和认知过程,有利于留学生从语法角度去理解取象比类这一认知工具。中医方剂学中有个词叫“君臣佐使”,原始词义为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引申义为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用。这是通过官职类推各味药的作用。这分明是两种毫无关系的事物,但却能精确地解释彼此。由此可知,选择恰当而准确的比喻的过程,是一个使象思维不断深化的过程,这需要长时间的深刻的直观体验和洞察力,这要求学习者要深刻把握喻体的特征。由于中医产生于古代中国,很多被援引的对象都是该时代所常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被援引的对象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这对留学生而言,要想真正掌握中医,除了需要学习语法,领会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外,更重要的是体验和观察中国传统文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要对古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知识作总体把握。只有这样,当中国古代医家在援引简单而具象的事物解释复杂且抽象的医学理论时,留学生可以通过理解喻体进而把握认知主体。这并非一朝一夕可以练就,需要留学生日复一日地积累。
  综上,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以象思维为核心思维,取象比类为重要思维方法,如果本国学习者或外国留学生对象思维理解得当,对取象比类运用恰当,那么就会产生学习中医理论的兴趣,培养中医思维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树人,喻柏林.论“象”与“象思维”[J].中国社会科学,1998,(4):38-48.
  [2]邢玉瑞.中医象思维的概念[J].中医杂志,2014,55(10):811-814.
  [3]赵鹏飞.中医研究要善于取象比类(上)[J].中国中医药报,2012(4):1-2.
  [4]窦鹏,黄玲,陈小梅.浅谈中医学的取象比类思维[J].四川中医,2013,31(3):12-14.
  [5]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6]王前.论“象思维”的机理[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2002,(3):58-63.
  作者简介:何弦(1994-),女,汉族,江苏苏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医文化对外传播方向;陈红梅(1976-),女,汉族,四川射洪人,博士,副教授,硕导,研究方向:中医医史文献与文化方向。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09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