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芒针透刺治疗梅核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梅核气是一种以喉中明显异物感,但无器质性病变为症状特点的疾病。应用芒针透刺,疏通气血,配以情绪疏导,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字】梅核气;芒针;透刺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01
  1 梅核气
  梅核气是郁证的一个分支,是以咽中有异物感,不影响吞咽,无器质性病变,或可伴有胸胁阻胀,喛气吞酸,情志不舒等症的疾病。梅核气最早是以症状的形式出现于《黄帝内经》,如:“……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等。而病名最早见于《赤水玄珠》“……梅核气者,喉中介介如梗状……”。
  2 病因病机
  传统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和情感,禀赋和饮食有密切关系。情绪不得排解消化,则会使肝脏气机郁结,不得调达,进而肝疏泄功能出现异常,木旺克土,脾健运功能减弱,痰湿停滞于内,痰与气相互结合,结于咽喉,出现“喉中介介入梗状”;机体脾胃功能先天不足或饮食缺乏节制,易损害脾胃,导致运化功能失紊乱,聚湿生痰,母病及子,肝脏气机郁结不畅,气机循经上逆,与痰相结于咽部而发病;故该病易累及肝、脾、胃三脏。所以,在治疗时应以舒畅气机为,健脾和胃,理气化痰为主。
  现代医学认为,该病属于神经官能症,但近些年来,临床有很多梅核气的患者会合并消化系统的疾病。有些人认为,咽与胃和食管有共同的反射中枢和通道,是该病与慢性胃炎有密切关系的原因。还有人认为,咽下缘平第6颈椎,下又与食道、气道相连,当食道发生痉挛,咽与食道相接处会呈现较脆弱的状态,易被拽松,会出现“异物感”。当气道出现痉挛,且未出现咳喘症状,咽与气道相接处薄弱,易被拽松,会出现“梅核气”症状。
  3 芒针透刺治疗梅核气
  3.1 治疗方法
  针具:5寸芒针,1.5寸毫针。
  选穴:天突、膻中、鸠尾、中脘;
  配穴:列缺、合谷、廉泉。
  操作:中脘透鸠尾,膻中透天突,其他穴位采用普通毫针针刺。针刺得气后,每10分钟行针一次,每次针灸时长为30分钟。
  3.2 治疗方法分析
  首先,天突,膻中,鸠尾,中脘皆属于任脉。一方面,任脉有阴脉之海之称,具有调节阴经气血的作用。梅核气主要病机是肝气郁结,脾失健运,痰气互搏,而结于喉,所以透刺任脉,疏通任脉气血,就可以間接刺激和影响足厥阴经、足太阴经和手太阴经。另一方面,任脉“……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任脉穴位可以治疗咽部、胃部及胸胁部症状;廉泉作为阴维脉任脉的会穴,具有降逆化痰的作用;气之会,膻中穴,行气开郁力强;列缺,为手太阴的络穴,具有宣肺散结的作用,合谷手阳明经合穴,善治喉痰。
  芒针针法是中医传统针法。较之毫针,芒针是更具优势的。其治疗特点可以用“流弹趋动,技巧术行”来总结。意为运用芒针的长度,通过深刺以疏导脏腑经络的气血,经络感传达到病所,施行弹动的补泻手法,逐步深入,促进脏腑功能并建立新的动态平衡。
  4 验案举例
  患者赵某,女,32岁,2018年12月8日初诊。患者主诉于就诊1个月前,偶有出现喉中有异物感,未予理会。一周前,因工作压力大,出现睡眠差,喉中异物感加重,并伴有胸闷,口苦,腹胀。既往健康,平素情绪不畅。该患者诊断为梅核气,主要由情绪不畅引起,可予芒针透刺疗法,除特定选穴外,可加百会、宁神、安眠、内关、神庭、太冲穴。当次治疗结束后,胸闷感消失,喉中异物感、腹胀有缓解。治疗10次以后,梅核气症状完全消失,睡眠改善。
  5 小 结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精神压力普遍加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1年发布的《世界卫生报告》,全球抑郁症发病率在11%左右,而近期报告则显示,从2005年至2015年,10年的时间里,全球受抑郁症影响的人数增加了18%。梅核气作为郁证的一个分型,亦应该予以一定的重视,在遇到相似症状患者时,应该予以鼻咽喉的专业会诊及检查,排出咽喉处器质性病变的可能,且很多时候,患者会表现出梅核气合并消化系统的症状,需予对症的治疗,加减配穴,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芒针透刺的治法,有精简选穴,针刺深长,作用迅速的优点,但在运用芒针治疗梅核气的时候,除应注意使用芒针方法以外,还需注意,因为芒针尺寸偏长,患者可能会出现畏针和晕针的情况,需要在采取治疗前,向患者解释和告知。
  参考文献
  [1] 黄啟敏,李玉平,王丹凤.李郑生主任医师采用健脾疏肝和胃法治疗梅核气经验[J].中医研究,2017,30(03):48-50.
  [2] 茆阿文.芒针的临床应用[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36(04):87-90.
  [3] 张红林,薄智云.“梅核气”腹针治疗的临床研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0):175-176.
  [4] 冯 玲,李亚平.梅核气与慢性胃炎[J].浙江中医杂志,1998(08):365.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397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