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有效分享 快乐成长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户外混龄运动是一项低结构的自主活动,适合不同层次的幼儿,非常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而游戏分享活动作为混龄运动的一部分,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契机,教师可以帮助幼儿整合游戏经验,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从而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但在具体观察中我们发现,很多幼儿在混龄运动时只是对已有经验的不断重复,背离了游戏的初衷。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在《指南》背景下幼儿园户外混龄活动中进行有效分享的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混龄运动;有效分享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95-624X(2020)06-0075-03
  引 言
  户外混龄活动是指不同年龄段幼儿在户外一起进行的运动。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培养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各种能力,是教师关注的重点。但当前的幼儿园户外混龄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研究幼儿园户外混龄活动中的游戏分享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游戏分享的意义
  “游戏分享”不同于“游戏评价”。“游戏评价”一般是指教师对幼儿游戏的价值进行判断。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而幼儿在自由、自主、自发的游戏过程中的快乐、疑惑、矛盾等情绪体验被忽视了。而“游戏分享”更多地注重分享游戏的过程,关注情感的交流,能使游戏真正属于幼儿。“分享”的主体是幼儿,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担当着启发、引导、串联的主持人式的角色[1]。通过游戏分享,幼儿能再次体验游戏过程中产生的情绪、感受,解决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整合游戏中生成的点滴经验,从而提高游戏水平,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二、户外混龄活动分享中存在的问题
  分享活动对幼儿来讲是一个情感交流、经验学习的平台,是对游戏的完美小结,也为今后更高层次的游戏指引了正确的方向[2]。但在具体的观察中我们发现,幼儿在混龄运动中,更多的只是进行对已有经验的不断重复,究其原因,我们发现游戏分享存在以下问题。
  1.分享内容信手拈来,价值低
  由于分享活动是幼儿自由表达情感、交流经验的环节,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往往处在一种“你说”“他说”“好的”“不错”“这个要注意”的交流氛围中,对于交流内容缺少一定的价值判断与挖掘。
  2.分享方法形式单一,共鸣少
  为了给幼儿提供更多自由、自主探索的空间,很多教师在幼儿进行混龄游戏的过程中都不敢打扰他们,所以分享多集中在游戏结束后,忽视了过程分享和随机分享。特别是运动性区域,它具有动感强、瞬间性、连续性的特点。有时很难从幼儿的语言描述,或者从某张活动照片上体现出来。即使幼儿已经将他的成功经验和大家分享了,但这样滞后的描述分享,很多未深有同感的幼儿是难以理解与体会的[3]。
  三、户外混龄活动分享的有效策略
  成功的分享应该是有效的、动态的、互动的、策略的,应具有激励、导向、提升经验、促进幼儿发展的功能,教师应从分享的内容、分享的方法等方面去重新认识、研究,使分享活动发挥其最佳效能。
  1.分享内容细斟酌,让分享激发幼儿的感悟
  分享内容承载着整个分享活动,是分享活动的基础,分享内容的选择是否恰当将直接决定着分享活动是否有意义,是否有价值。因此,教师一般会分享幼儿在游戏中值得借鉴的游戏经验、值得学习的游戏品质、值得探讨的游戏困惑等,借此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4]。
  (1)共享游戏亮点
  在混龄运动的观察过程中,教师需要拥有一双雪亮的眼睛,要善于发现幼儿游戏中的亮点,为分享活动做好充足的准备。例如,在观察搬石造路的游戏中,幼儿为了加快造路的速度,会利用各种工具搬运石头。有的幼儿用小推车运石头,有的幼儿用篮子拎石头,有的幼儿合作抬石头,有的幼儿用畚斗畚石头,还有的幼儿用布兜石头……教师马上抓住了这些亮点,将之拍了下来。请看以下的分享片段与分享效果。
  师:今天我发现你们的路造得特别快,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幼1(很得意):我是用畚斗畚的,大畚斗可以装很多石头。
  幼2(急忙补充):我用篮子也能拎很多石头。
  幼3:我用了布兜,装得更多。
  师:原来你们想到了可以一次搬更多石头的方法,怪不得速度快了,造路累吗?
  幼1:累,我用畚斗畚了几次,手就酸了,后来就用小车推了,这样好些。
  幼2:是的,用篮子拎也很累,后来我跟杰杰一起抬的。
  师:厉害,你们能找到更省力的搬运工具,还能通过合作的方法,让自己不那么累,真是一群会动脑筋的筑路工,我们给他们鼓鼓掌。
  这样的分享氛围是积极、有效的。首先,教师找准了幼儿游戏中的亮點,在分享活动中,又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分析教师的三句交流语可以发现:第一句,引出了多种搬石方法;第二句话挖出了解决困难法;第三句从现象升华到精神,对其他幼儿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探讨游戏问题
  这是幼儿在分享活动中最喜欢的内容。“问题”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找一找你在游戏中发现的问题;二是晒一晒你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在分享活动中,大家通过交流讨论,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请看以下分享片段。
  师:今天在混龄运动中,你有发现什么问题吗?
  幼1:我们在梯子上铺了木板,可是中班弟弟妹妹走过桥时,还时不时地摔倒,把桥也碰乱了。
  师:为什么会这样的?   幼:……
  师:我刚才拍了你走桥时,和弟弟走桥的照片,看看有什么不同?
  幼1:我看到弟弟妹妹们踩到旁边去了,所以另一头就翘起来了。
  师:是这样吗?那该怎么办?
  幼1:叫弟弟妹妹走的时候踩中间。
  幼2:我们搭的时候,木条短一点……
  师:到底是不是这个原因,这样做有没有用,你们下次玩的时候可以验证一下。
  第二日混龄活动中,幼儿迫不及待地感受了一番, 图1(木条太长,容易踩空)和图2(木条短些,不易踩空)是幼儿的调整策略。
  
   图1                                       图2
  这种“摆问题,找策略”的分享内容之所以受到幼儿的欢迎,是因为找问题符合幼儿爱“找碴儿”的心理,这种善意的“找碴儿”提升了幼儿发现问题、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找策略的交流中,幼儿随心畅想,敢于质疑,在相互的交流中进一步认识问题,找寻解决策略,又是一大收获,也许他们探讨出的方法还不是最好的,但是他们交流时相互碰撞的情感体验,却是难能可贵的。
  (3)关注游戏品质
  《指南》中提到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我们的分享也应紧随而上。但在日常的分享过程中,我们往往习惯把一些结果作为判定某个游戏分享目标是否达成、游戏是否成功的标准,但很多时候这样的分享并不能将结果推向更好的方向。
  2.分享方法多元化,让分享引发幼儿的共鸣
  每次幼儿在进行户外混龄活动时,出现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合适的分享方法是促进幼儿个体与群体共同发展的良好途径。在分享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参与,汇集活动信息,让幼儿在共享快乐、交流经验、解决困惑中进一步产生游戏兴趣。我们经常会用到以下几种分享方法。
  (1)游戏后分享法
  游戏后分享法是最常见的分享方法,它一般在混龄运动结束后使用,适合亮点分享、问题的探讨等。一般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以下几种讲评方法。
  第一,情景再现法。通常我们会把在混龄运动中观察到的有价值的问题与亮点用照片或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在分享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游戏主角讲述在游戏过程中的感受和经验,和同伴、教师进行有效的互动分享。例如,在混龄活动中,教师抓拍了一组幼儿使用各种工具搬运石头的照片,并请幼儿说一说是用什么方法又快又好地搬运石头的。这使照片中的主角在照片的提示下能更完整地讲述,看的幼儿也能更直观形象地感受这一方法,从而得到一定的启发。
  第二,游戏法。游戏法就是将一些简单的游戏元素移植到分享过程中。例如,在交流中,幼儿忘记将脱掉的衣服拿回来,于是我们就设计了一个纸箱吐衣服的游戏:请一名小朋友来摇一摇,看看今天会从纸箱里摇出谁的衣服呢?等衣服从纸箱里摇出来后,教师就可追问幼儿:“你的衣服怎么会跑到纸箱里去了?”中大班的幼儿马上就能意识到自己忘记拿衣服了,就会很难为情地将衣服领回去。这种简单的分享方法,能营造相对平和、宽松的讲评氛围。
  第三,问题探讨法。问题探讨法,就是通过相互的交流探讨,形成一个设疑、解惑的分享过程。上面提到的分享“造桥”例子就是这样。
  第四,书面分享法。分享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因此许多来不及分享的内容,我们会采用书面留档的形式,以便抽空进行后续分享。如我们设置了解惑栏,有困难、有问题的幼儿在活动中或点评后来不及得到解惑或呼应的,可以在这个解惑栏上贴个问号。这样教师看到了就可抽空与之交流,甚至同伴间也能进行相互帮忙。
  (2)游戏中分享法
  因户外混龄活动具有动感性、瞬间性、连续性、危险性等特点,我们的分享活动还要注重现场性、及时性,这样才能全面分享,从而提高分享的时效性。
  第一,现场“破坏法”。现场“破坏法”指的是教师充当“破坏王”,破坏一些幼儿不成功的作品,目的是排除混龄运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例如,幼儿在两架人字梯中间,放置一块木板连接成桥。有时候交接处太小,在走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塌陷的情况,引起安全事故。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总会及时走过去,一摇、一按,啪嗒,木板掉落,顺便说一句:“你的通道太不牢固了,想办法造一条我摇不倒、按不下的通道。”这样幼儿只能重新搭建,搭好后自己也学着摇一摇,按一按,桥没倒才放心。这样就及时地排除了安全隐患,也为幼儿自我排查做了示范。
  第二,现场解惑法。顾名思义,就是在运动过程中解决难点、困惑。因为混龄活动的操作性强,很多内容很难在事后表述清楚,且动作前后连贯,前一环节出错将直接影响后面的进程。例如,一名幼儿在翻越人字梯时,手脚一直协调不好,尝试好久都不见成功,一直僵在顶端。这时,教师必须及时介入,帮助他解决眼前的困难,利用语言提醒:“一只脚先跨过来是对的,但最好是面对梯子,双手抓住梯子顶端,再将另一只脚跨过来。”在提醒的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动作辅助,这样幼儿一下子就能明白过来,从而迈向成功。
  结 语
  总之,要使幼儿的户外混龄活动更有效、更有意义,精彩有效的分享活动不可忽视。分享是提升混龄活动质量、促进幼儿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環节,其在幼儿园的混龄活动中乃至其他板块中都将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分享不容忽视,做好游戏分享,我们将走得更远,发展得更好!
  [参考文献]
  于冬青.贴近幼儿生活的幼儿园课程——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J].教育导刊,2002(22):13-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谢小彬.自在活动乐在分享——简析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交流分享[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03):128-129.
  华爱华.幼儿园室内区域活动[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黄晓燕(1973.8—),女,浙江绍兴人,一级教师。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5950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