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对比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 目的:对比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1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各55例,A组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B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要短于B组(P<0.05);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要低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2%)要较B组(12.73%)更低(χ2=4.853,P=0.028)。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更具优势,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术后恢复更快。
  【关键词】 子宫肌瘤;腹腔镜;开腹手术
  文章编号:WHR201910198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常见良性肿瘤,又被称为子宫纤维瘤、纤维肌瘤。子宫肌瘤主要是由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所致。随着病情发展,子宫肌瘤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调、下腹部包块,部分患者存在排尿困难等[1]。临床治疗子宫肌瘤主要以手术为主。为比较常规开腹术以及腹腔镜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实际效果,本院对11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采取了以上两种术式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2]:选入患者均符合子宫肌瘤相关诊断标准,经过盆腔CT以及超声检查确诊。此次研究已经获得患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2]:存在宫颈恶性病变者;肝、肾等器官功能严重障碍者;子宫内膜恶性病变者;存在认知障碍或精神障碍者。
  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n=55)以及B组(n=55)。A组年龄为24~43岁,平均(28.11±3.23)岁,肌瘤数为1~6个,平均(2.33±0.56)个;B组年龄为23~45岁,平均(28.78±3.45)岁,肌瘤数为1~7个,平均(2.41±0.64)个。在基础资料如年龄、肌瘤数等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A组采取腹腔镜手术治疗,当患者月经排尽后4~7d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明确子宫肌瘤位置、数量以及大小。患者取膀胱截石位,采取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构建人工气腹,压力设置为12~14mmHg,在脐部上缘构建1cm横向切口,穿刺置入10mm套管针,然后将腹腔镜与套管置入腹腔,观察子宫肌瘤情况,便判断盆腔是否存在粘连。于左右髂前上棘2cm处构建切口(长度约为5mm),置入术后器械。子宫肌瘤周围注射垂体后叶素以及0.9%的氯化钠溶液,假包膜以超声刀切开,将瘤体分离,采取电凝止血,镜下以可吸收线缝合。以上述方法对瘤体进行逐个剔除,清理盆腔,缝合切口,进行常规止血,术后予以抗感染治疗。
  B组采取常规开腹术治疗,当患者月经排尽后4~7d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对患者进行B超检查,明确子宫肌瘤位置、数量以及大小。患者取仰卧位,进行硬膜外麻醉,由下腹部6~8cm处做横向切口,游离肌肉组织,将子宫充分显露出来。在子宫肌瘤位置做横向切口,再将肌瘤从假包膜中剔除,清理盆腔,缝合切口,进行常规止血,术后予以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對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另外,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输入核对后,运用SPSS 2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
  A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要短于B组(P<0.05);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要低于B组(P<0.05)。具体如下表1所示。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2%)要较B组(12.73%)更低(χ2=4.853,P=0.028)。如表2所示。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良性肿瘤之一,初期并无明显症状,随着肌瘤不断增长,可能会出现子宫出血、疼痛、腹部包块以及压迫症状,会对患者正常生活、工作产生一定程度影响。以往临床治疗子宫肌瘤常采取开腹术治疗,开腹术虽然能够有效剔除子宫肌瘤,但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相对较慢,且术后更容易出现切口感染、出血等并发症[3]。此次研究当中,A组患者采取了腹腔镜术治疗,结果表明A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要短于B组(P<0.05);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要低于B组(P<0.05),且A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82%)要较B组(12.73%)更低(χ2=4.853,P=0.028),与相关报道结果类似[4],这表明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
  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利用腹腔镜可探明腹腔内脏器以及病灶情况,再利用数字成像技术可将子宫肌瘤形态、大小、数量清晰地反馈于施术者。如此一来便能够将实际病灶情况清晰地反映出来,能够为手术操作提供极大支持[5]。腹腔镜术通常选取2~4孔操作法,切口较小,创伤较小,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较常规开腹术治疗子宫肌瘤更具优势。
  参考文献
  [1] 杜秀梅.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9,09(02):96-99.
  [2] 袁恢红.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2):3-5.
  [3] 陈欣.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4):88-91.
  [4] 陈翠兰.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远期疗效比较[J].医学综述,2016,22(21):4335-4338.
  [5] 程开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03):162-163.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975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