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1+X证书制度下中职“电工作业”课程改革探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电工是现代社会企事业单位保障电力供应的技术人员,是现代制造企业运转设备的维护人员,是中职学校电类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现阶段,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在部分开设电类专业的中职学校设置了低压电工作业证和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以下简称“电工证”)的培训和考核点,学生在校内参与培训和考核,电类专业毕业生“双证率”有所提高。中职学校电类专业广泛与生产制造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但多数合作停留在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层面,在课程建设上未能做到产教融合。“电工作业”课程作为中职学校电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标准制定和教学组织实施上与电工证的培训考核、企业岗位实践未能有机融合,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2019年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提出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深化“三教”改革,促进校企合作,建好用好实训基地,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1+X证书制度为职业院校的課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中职“电工作业”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
   (一)课程适应性不强
   “电工作业”课程是中职学校电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也是中职学校学生申请电工证的培训课程,更是电气作业人员岗前培训的核心课程。在电气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学校、行业、企业关联甚少,中职学校“电工作业”课程标准和电工证考核大纲与企业用工需求存在脱节现象。电类专业学生从学历教育、资质考核再到岗前培训的内容缺乏一致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各方联合培养出来的人员却并不符合企业的电工岗位能力需求。尽管部分中职学校与电工证管理部门合作取得了电工证的培训考核资质,但往往与“电工作业”课程双线并行,未能做到“书证融通”。调查发现,现阶段中职学校的电工作业教师多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到中职学校任教的,普遍缺乏企业实践经验,也导致了“电工作业”课程适应性不强。
   (二)教学资源受限制
   目前,中职学校现用的电工作业教材多为传统教材,教材与电工作业安全技术考核大纲、安全操作技能考核标准普遍存在较大差异,理论与实践脱节。同时,课程内容与企业对电工作业的岗位标准和素养要求不够贴合,导致中职学校毕业生不能满足企业用工需求。近年来,很多地区中职学校电类专业的班级数和班级人数急剧上升,很多班额甚至超过了50人。“电工作业”课程是中职学校电气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受教师、教材、实训室和教学设备所限,在教学实训安排时难以周全。很多学生课堂上无法动手直接参与实训,只能在一旁观摩,导致其学习积极性慢慢消退。
   (三)教学形式欠丰富
   笔者通过查阅各地中职学校“电工作业”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发现,尽管各地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学组织形式有所不同,但普遍存在理论教学课时多、实训项目少的现象。在现阶段“电工作业”课程教学方法上,部分教师还没有充分融入教学实践活动,不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实施中,部分教师教学信息化程度不高,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在实训教学中,部分教师缺乏有效的教学组织,简单的操作演示并不能满足学生需求。在课程考核中,多数学校强调理论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考核,考核内容与电工实际工作任务相去甚远。有的学校在教师授课和学期考核中忽视理论分析与实践技能的结合,不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导致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不强。
   二、在1+X证书制度下推进中职“电工作业”课程改革的意义
   (一)有利于形成培养合力
   国家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旨在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和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截至2020年2月,教育部已公布了三个批次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的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名单,1+X证书制度势在必行。入选试点名单多为新开发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电工证作为具有明确培训评价组织和完备职业标准的“X”证书,应当在大多数中职学校先行践行技能证书培训评价,并融入学校人才培养计划,实现课培融合、书证融通。在1+X证书制度下,中职学校与培训考核的组织机构、用人企业开展广泛合作,有利于形成人才培养合力。中职学校“电工作业”课程作为培养电工的主要课程,将电工证书职业标准和企业电工素养要求融入课程标准,能够有效提高课程的适应性。
   (二)有利于丰富教学资源
   《试点方案》提出,将证书培训内容有机融入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职业院校可探索将相关专业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等级考核统筹安排,同步考试(评价),获得学历证书相应学分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现阶段,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分别对低压电工作业证书和维修电工等级证书开发有教材和学习资源,在培训、考核站点建设有实训室。低压电工作业证书和维修电工等级证书有了明确的等级和标准,证书质量高、声誉好,中职电类专业学生电工证参考率在90%左右。在1+X证书制度下,中职学校将“电工作业”课程教学与电工证培训统筹进行,实现教师、教材、实训室、教学资料的整合,全面丰富“电工作业”课程的教学资源。
   (三)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国家推行1+X证书制度,旨在形成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认证体系。职业院校是1+X证书制度实施的主体,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是制度实施的关键,只有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得当,才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和针对性。同时,通过深化校企合作,组织学生到企业的电工实际岗位观摩实习,对电工安全操作要领实行现场培训,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考核评价上,“电工作业”课程考试可与电工证考核同步进行,考核内容覆盖电工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在1+X证书制度下,中职学校“电工作业”课程融入电工证书专门技能实训和企业职业素养渗透,使电类专业学生的电工职业技能得到强化,切实提升“电工作业”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三、1+X证书制度下中职“电工作业”课程改革策略
   (一)建立校、行、企命运共同体,优化课程教学标准
   现阶段,在电工证的培训和考核上,大部分中职学校对低压电工作业证和维修电工四级实行了“双证单培单考”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双证率。与已实行了20余年的双证书制度不同,X证书的发证主体不再局限于行政部门,而是融合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一同构成的培训评价组织。在1+X证书制度改革背景下,电工证作了进一步整合,行业部门、企业单位和中职学校形成人才命运共同体,各方在技能人才培养上的合作更加紧密。
   课程标准是教学组织实施的主要依据,课程标准的改革主要包括重塑课程目标,重构课程内容,开展校、行、企联动的教学实践等。“电工作业”课程标准应当将电工证技能鉴定标准和企业电工岗位标准融入其中。在课程目标上,突出培养良好职业道德,能够根据技术要求进行电气故障检修、配线与安装、电气线路调试等技能,达到独立上岗操作的水平。在课程内容上,补充双踪示波器的使用和B2012A龙门刨床故障检修等内容。在教学组织上,强调操作训练联系岗位工作实际,以熟练完成典型工作任务为主。
   (二)开发项目化活页式教材,共建共用教学资源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编写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鼓励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探索“双主编制”,及时吸收行业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编写一批精品教材。在1+X证书制度下,中职学校“电工作业”课程要契合任务驱动式教学特点,开发出教学内容符合企业电工岗位需要的项目化活页式教材,将“电工作业”教学内容项目化为15个任务工单,在工作任务中提纲式列出安全用电等主要知识点和触电急救等技能要领,以二维码的形式关联丰富的信息化、立体化课程资源,如企业电工师傅的操作视频、案例、图片、课件等。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有效开展所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中职“电工作业”课程教学资源不仅包括教材、课件、案例,更包括师资力量、实训基地和实训设备。在1+X证书制度下,中职学校要结合职业技能证书培训要求和相关专业建设,改善实训条件,盘活教学资源,提高培训能力,积极开展高质量培训。在师资上,学校教师、行业培训师和企业师傅可组成教学团队,充分融合教学特长,共同开发“电工作业”教学资料,协调组织教学实施。在实训基地和实训设备上,通过政府、学校、企业、行业组成的职教集团平台,建成共享共建实训基地,保证B2012A龙门刨床故障检修、C5112B立式车床故障检修等典型实训任务有足够的实践岗位。
   (三)开展形式多样教学实践,推行课证“双考合一”
   《试点方案》指出,职业院校应当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在1+X证书制度下,中职学校“电工作业”课程强调职业技能训练,凸显理实一体化的特征。在课堂教学上,要改变传统的以理论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通过项目化的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将教学中心转移到组织技能实训上,让学生在完成任务单中训练职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如在“自锁控制电路”教学中,教师可先通过微课将学生带入工厂设备电机控制中开展情境教学,在学生理解自锁原理后再开展任务教学,在讲解线路安装工艺时可与企业师傅现场连线开展慕课教学。
   在1+X证书制度下,培训评价组织负责职业技能等级考核与证书发放。考核内容反映典型岗位(群)所需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体现社会、市场、企业和学生个人发展需求。中职学校“电工作业”课程考试与电工证考核可以统筹安排,将电工证的考核评价作为课程的期末考试,实现课证“双考合一”。培训评价组织将根据评价结果颁发电工证,但中职学校在课程评价中,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各占50%。平时成绩以各个项目的考核评价为主,让每一个工作任务的评价体现在课程评价中,以督促学生认真完成每一个项目的任务单,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綜上所述,在1+X证书制度下,要提高中职“电工作业”课程质量和效率,就要在现有校内考证、校企合作的基础上,推动学校、主管部门、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在课程标准上共商,在教学环境上共建,在教学资源上共享,在教学组织和考核上共同实施。随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深入推进以及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日趋完善,中职“电工作业”课程在1+X证书制度下实现书证融通,将有效提升电类专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本文系钦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中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引企入校’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8B056)、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1+X证书与校行企衔接的‘建筑电工’课程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GXZZJG2019B010)阶段性成果。】(责编  李光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2989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