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欣赏课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近几年,愈来愈多的人开始将教育的探寻目光,驻足停留在“数学欣赏”。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不拔之基和重中之重,更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探索。要解决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从“基”抓起,将“数学欣赏”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的美,领略数学蕴含的魅力,达到乐学、悦学、会学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欣赏课;新课程;数学美;趣;妙;奇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6-0276-02
近几年,自小学至初高中,乃至大学,愈来愈多的人开始关注“数学欣赏”。而小学教育处于基础教育最特殊、最重要的地位,更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探索。现下,不少学生觉得数学课枯燥乏味,抽象难懂,觉得“学数学”只是“聪明人”的事,甚至害怕、抵触数学。这种心理和认知,是学生学数学最大的绊脚石,也是教师教数学最棘手的大问题。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小学数学教师从“基”抓起,将“数学欣赏”融入日常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发现、欣赏数学之美、之妙,品味、领略数学之趣、之奇,使其喜欢数学,理解数学,享受数学,甚至迷恋数学。
“欣赏”二字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有两种含义,一为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一为认为好、喜欢,表示称赞。数学欣赏课,顾名思义,即是数学欣赏与数学教学的巧妙结合。小学数学欣赏课,是以各类与数学有关的人物历史故事、数学发展史、趣闻趣题、数学图案、数学推理以及数学问题的各种巧妙的解题思路与方法等为教学内容,以欣赏的方式把相关知识和素材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通过听、说、读、写、想、触等方式去体味数学的乐趣和美妙,领略数学的形象和魅力,增加数学体验,增强学习自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提升学习水平和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欣赏课具有非常强的可操作性,它可以是独立的一堂课,也可以是一堂课里的一个环节,它的简单易行,让小学数学欣赏课不再是一纸空谈,不流于形式,不徒有虚表。那么,如何操作才能真正发挥小学数学欣赏课的作用和魅力呢?通过不断地实践与思考,总结出以下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于“闻”中丰富数学感知,察数学之趣
“闻”是指数学中的趣闻轶事,在数学教学中,适时向学生讲述一些有关数学的趣闻轶事,可以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丰富学生的数学认知,使他们迸发出数学的思维火花,体会到数学的趣味和魅力,从而喜欢数学迷恋数学。
比如学生在学习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时,在欣赏课上引领学生了解黄金分割,植物叶子中的黄金比让植物能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人体中的黄金比,让人类具有其他动物无法比的形体美:金字塔、艾菲尔铁塔正是因建筑中所使用的黄金比0.618而闻名于世等。这样的一些数学趣闻,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个学生的眼球,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什么叫黄金比?黄金比到底美在哪里?还可以应用在生活中哪些方面?诸如此类,对“比”更深入的学习和理解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又比如数学欣赏课上,也同样可以利用声情并茂的语言来给学生讲数学家的故事。古今中外,数不胜数的数学家如一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他们的故事是吸引学生喜欢上数学,对数学产生向往之感的最好素材。
在数学学习中,老师如果能够如此这般,时常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引入一些这样的数学趣闻或名家故事,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增强民族自豪感,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和主动性,为数学学习增姿添彩,注入鲜活的生气和活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于“史”中触动数学求知,悟数学之意
数学课中,生动地讲述或者运用多媒体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一些符合学习内容的数学史,能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向往。例如,介绍中国是最早使用负数的国家;古巴比伦人遗留下来的平方数表;中国数学的世界之最;祖冲之与圆周率等等。这些数学史话通过讲解给学生听,会引起他们对数学极大的兴趣。学习圆周率时,如果单纯地讲述圆周率的值,小数部分的无限不循环,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而无味的。因此,教学中,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测量多个圆的周长、直径,再分别计算周长与直径的比值,发现每个比值的相近,体验计算的辛苦。此时,插入祖冲之与圆周率的历史故事,了解距今1700年前的祖冲之在没有计算机也没有计算器的年代,竟能发现圆周率,并算出圆周率的值的传奇。
三、于“图”中挖掘数学之奇,赏数学之美
“图”就是数学图形,数学中的几何知识离不开图形。小学数学教材中就存在着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五种平面图形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四种立体图形,对于空间想象较弱的学生而言,容易分不清周长与面积,对几何图形有种天生的惧怕。因而,让他们欣赏每种图形经过切、割、补、拼或者特殊处理后的美丽图案,经历利用几种图形进行簡单地拼合,勾勒出鹦鹉、公鸡、水鸟等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图案的过程,慢慢培养兴趣,至关重要。
从古希腊的时代起,对称性就被认为是数学美的一个基本内容。毕达哥拉斯就曾说过:“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这正是基于这种图形在各方向上都是对称的。几何中具有对称性的图形很多,都能给人以一种舒适优美之感。
四、于“题”中理解数学思想,感方法之妙
思想是寓于方法之中的,有思想为本质,方法就会千变万化。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研究数学趣题,从各种巧妙的方法中来感受数学带来的思维盛宴。五年级下册数学广角里的鸡兔同笼问题就是一道经典的古代数学趣题,《孙子算经》中记载: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几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例如列表法、抬腿法等推理和假设来渗透数学思想。有的同学学得多,可能还会用列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五、于“探”中构建知识联系,明数学之用
课堂上,让学生猜谜语,如用猜数学名词、猜名人、猜成语等不同形式,让学生知道数学与其他学科也是有联系的。我们还介绍了数学在艺术学、管理学、工业建筑等方面的应用,如莫比乌斯带。捏着长方形纸条的一端不动,将另一端旋转180°,再把两端粘起来,就做成了只有一个面的纸环,即莫比乌斯带。把这个纸环一分为二,照理应得到两个纸环,奇怪的是,剪开后竟是一个更大的纸环,学生都为之惊叹。运用莫比乌斯带原理,我们可以建造立交桥和道路,避免车辆、行人的拥堵。
总而言之,欣赏与教学有机结合的数学课堂,让我们带领学生浏览数学之貌,欣赏数学之美,品味数学之趣,感受数学之妙,领略数学之奇,带领学生真正走进数学的世界,感悟数学的魅力。数学欣赏课上无论用了什么策略,都是旨在增加教师、学生、数学之间更深层次的对话,有了解才能有理解,才能有喜欢,进而才能有爱。学生愈是欣赏数学,才能愈要想学好数学,这种情感上的熏陶会让学生有持续学习的动力,从而不断提高数学学习效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256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