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 要:高校预算管理作为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也逐渐暴露出一些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工作实践,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希望能进一步提高高校预算管理的整体水平,为高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预算管理;定额管理;绩效目标;项目库
一、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大规模扩招的阶段已经过去,已进入“强化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阶段,现在发展的重点在于如何通过整合现有的办学资源,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进而办好让群众满意的教育。高校预算管理作为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科学的预算管理助力学校高效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标准化程度不高
目前,高校预算管理中对于人员经费和项目经费均有一套较为成熟的标准化管理模式。其中,人员经费可按照个人的工资标准确定基本工资部分,按照当地人社厅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确定基础性绩效和奖励性绩效工资部分;项目经费按照预先设定的工作绩效目标,确定项目支出。但是,因高校办学层次、结构情况复杂等客观原因,对于公用经费部分长期缺乏一套适合高校特点的公用经费单项或综合定额标准,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公用经费和项目经费相互挤占预算额度的问题。
2.项目绩效目标设置不符合高校办学特点
高校开展的各类教学及建设活动都应该围绕“高质量办学”这个主题,现实工作中许多项目的绩效目标设置体现不出这一鲜明特点。尤其是高校的各类建设、设备购置项目的绩效目标只设置一些常规的、简单的项目绩效值,如资金到位率、项目完成率、项目完成时间等,这些指标对于项目绩效的深层次考核与运用几乎没有实际意义。
3.项目库建设中存在“资金等项目”的现象
项目库的建设的好坏,事关预算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是提高高校预算整体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单位年度及长期工作规划的具体表现。目前实际工作中,许多高校的项目库建设没有与中长期工作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导致“资金等项目”的现象长期存在。
三、加强高校预算管理的对策
1.强化预算管理制度建设
由于现阶段没有完全针对高校预算管理的法规,各高校有必要结合本校工作实际,制定出符合本校工作特点的各类规章制度、管理办法等,从制度建设层面来强化高校预算管理。如,预算管理办法、项目库管理办法、专项资金财务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管理办法、绩效运行跟踪监控制度等。
2.制定符合高校办学特点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
从预算管理的角度来看,支出项目的定额化、標准化管理能使预算从编制到执行、评价等各个环节更加科学化,进而全面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绩效。要制定出符合高校办学特点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有必要结合各级财政部门制定的日常公用经费单项定额标准,提炼出高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学生活动的支出标准,并且算出高校生均公用经费的单项或综合定额标准。
湖北省属高校自2018年起开始探索以学生人数为基础的高校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体系。结合笔者所在单位这几年的工作实践,可以借鉴《省直部门日常公用经费单项定额标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考核体系中的相关财务指标,如,商品和服务支出的各单项人均定额、生师比、生均图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日常教育经费、生均实习经费、师资建设经费等,进而形成一套具体的、可量化执行的生均公用经费综合定额标准,以此来规范高校预算管理。目前,我校按照这个思路预算的近三年的生均公用经费定额约在0.51―0.55万元之间,实际执行结果也在这个区间内。
3.结合教学目标制定预算项目绩效目标
在绩效管理中,对于绩效目标的设定,不能仅仅为了设定绩效目标而设定,而应该结合具体工作目标进行思考。完成这个工作项目的目的是什么?对学校目前的教学工作有何推动作用?只有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才能制定出符合高校办学特点的项目绩效目标。以笔者所在学校2019年度预算中“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建设项目”为例,对其涉及的四个年度绩效目标设置说明如下。
(1)改善校内实训条件。该目标下设两个一级指标: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分项说明如下。其一,产出指标。该指标下设三个二级指标:数量指标、时效指标、成本指标。其中,“数量指标”从三个具体方面(指标名称、指标值)来设置年度绩效目标,即,当年完成新(改)建实训室数11个、当年实现生均校内实践教学工位数4000个、当年实现课程开设结构比例为2.5∶5.5∶2;“时效指标”以“完成时间为11月份”这一具体指标值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目标;“成本指标”从两个具体方面(指标名称、指标值)来设置年度绩效目标,即,当年项目参与人数373人、当年项目投入经费1457.20万元。
其二,效益指标。该指标下设两个二级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可持续发展影响指标。其中,“社会效益指标”以“项目教师参与率达到100%”这一具体指标值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目标;“可持续发展影响指标”以“服务对象满意度达到95%”这一具体指标值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目标。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该目标下设两个一级目标: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其一,产出指标。该指标下设三个二级指标:数量指标、时效指标、成本指标。其中,“数量指标”从四个具体方面(指标名称、指标值)来设置年度绩效目标,即,当年培训人数达到180人次、建立技能名师工作室2个、担任BC类课程教师比例达到50%、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70%;“时效指标”以“完成时间为11月份”这一具体指标值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目标;“成本指标”以“投入经费120万元”这一具体指标值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目标。
其二,效益指标。该指标下设两个二级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可持续发展影响指标。其中,“社会效益指标”以“项目教师参与率达到100%”这一具体指标值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目标;“可持续发展影响指标”以“参与教师满意度达到95%”这一具体指标值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目标。 (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该目标下设两个一级目标:产出指标、效益指标。其一,产出指标。该指标下设三个二级指标:数量指标、时效指标、成本指标。其中,“数量指标”从两个具体方面(指标名称、指标值)来设置年度绩效目标,即,参与走访调研专业数达到36个、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数达到36个;“时效指标”以“完成时间为12月份”这一具体指标值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目标;“成本指标”以“投入经费125万元”这一具体指标值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目标。
其二,效益指标。该指标下设两个二级指标:社会效益指标;可持续发展影响指标。其中,“社会效益指标”以“专业教师参与率达到100%”这一具体指标值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目标;“可持续发展影响指标”从两个具体方面(指标名称、指标值)来设置年度绩效目标,即,参与学生满意度达到97%、参与教师满意度达到98%。
(4)课程建设与改革。该目标下设一个一级目标:产出指标。在此指标下,再设二级指标:数量指标。“数量指标”从三个具体方面(指标名称、指标值)来设置年度绩效目标,即,购买教学资源库专业数达到2个、购买信息化教学平台专业数1个、自建教学资源库课程门数12个。
综上所述,该项目以“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为主体,围绕“改善校内实训条件”等四个具体年度目标来实施,这样设定的项目绩效目标能直觀地看出教学目标推动的具体措施,这才是符合高校办学特点的绩效目标。
4.强化项目库与中长期工作规划的内在联系
对于项目库的管理,要加强规范项目设置和整合,定期清理备选项目库,所有纳入项目预算的项目必须从项目库中遴选,并按照项目评审后的分数、与工作规划对应的时间顺序、重要性等指标进行排序,确保做到“项目等资金”,切实提高项目决策的速度与执行的质量。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许多单位不重视三年支出规划的编制工作,编报预算时只重视对年度预算的工作研究,对于三年支出规划的编报只是简单应付了事,并没有很好地与本单位的中长期工作规划结合起来,导致三年支出规划形同虚设,执行起来毫无约束力。
对此,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进:其一,鉴于现在高校的部门预算编制已普遍采用网上在线申报的模式,可以在预算申报系统中设置年度项目支出预算的资金额度、项目内容,必须从三年支出规划模块中取数,从而避免出现“两张皮”的现象;其二,对于入库项目除了考虑常规的标准外,还要求重点审查入库项目是否与单位的年度及中长期工作规划紧密结合,从各入库项目的资金安排及排序中应该能清晰地体现出中长期工作规划的思路,各年度预算的项目安排也必须从项目库中进行遴选。
参考文献
1.赵羽.试论高校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难点及对策.科学管理,2019(12).
2.俞向群.高校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策略.中外企业家,2018(16).
3.余岱均.浅析高校预算管理.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1).
(责任编辑:王文龙)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5405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