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教材名著整本书的阅读策略初探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郑远玲
1941年,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在《论中学国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中对“读整本的书”作了专门论述,明确指出“读整本的书,不仅可以练习精读、速读,有利于养成好的读书习惯;还可以进行各种文学知识与文体阅读的训练;学生阅读的心理会更加专一,阅读效果也会更好。”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读整本书”的“实施建议”,“7~9年级的学生应学会制定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标对“读整本书”的提倡,不得不说是对叶圣陶先生“读整本书”思想的升温,可见,开展整本书的阅读,特别是让学生在初中教材名著的整本书阅读中接触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确实是非常必要的。
一、应用现代媒体技术,精心设计导读激趣
目前,中学生阅读存在的普遍现象是:不愿读长篇著作,喜欢阅读时尚文章;喜欢网上阅读,不愿读纸板名著,哪怕读纸质版名著,也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根本就没办法稳下心来慢慢品味耐心咀嚼。这样的阅读方式,缺乏根基,好比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对活动产生主动性、创造性的重要条件。当学生对某一阅读材料产生兴趣后,就会萌生“一路追问下去”的念头,因而,教师一定要利用课堂精心设置导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特别是网络的强大功能以及多媒体的迅速普及,为我们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都被拍成了电影或电视连续剧,那么在整本书阅读导读课上,我们就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源设计导读激趣。例如,《西游记》导读课,可以通过剪辑视频片段激趣。88版的《西游记》可谓是经典,我们可以通过播放《大闹天宫》《三调芭蕉扇》等音视频片段,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阅读兴趣。再如《水浒传》导读课,可以通过音乐、图片激情导读。先播放电视剧主题曲《好汉歌》,渲染气氛。这首主题歌是整部剧情主题的浓缩,它对于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和感情、深化主题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有助于学生感悟小说的主题思想。接着再展示水泊梁山108条好汉图片,让学生以抢答的形式认出人物说出其绰号,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也激起了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同样的,《红楼梦》导读课,先播放电视连续剧主题曲《枉凝眉》的视频,让学生进入氛围,感受该部古典名著凄凉、悲怆之美,营造气氛,然后再剪辑《林黛玉进贾府》《宝黛初会》等视频片段让学生能通过人物的行踪、所见所闻,了解典型环境,认识封建贵族阶级豪奢极耻的生活以及森严的等级、礼仪制度等。这样通过课堂导读激趣,用部分唤起学生整体阅读的欲望,以此激发学生整本书的阅读兴趣。
二、制定目标明确任务,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课下自主阅读,仍然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首先,教师在阅读指导中应该心中有本,教中有格,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名著导读”中“内容介绍”“阅读建议”“精彩片段”“专家点评”“探究思考”五个模块内容,明确阅读目标,指导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计划。
其次,教师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细读、精读、品读、选读、跳读、摘抄等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会整本书阅读。可以让学生先阅读作者的简介和序文,因为序文往往介绍了作品的内容、主旨,或者作者的创作过程,或对作品加以评论。读了序文,无疑有助于学生对全书内容的总体把握和接下来的细读。
第三,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让他们边读边思考,做好各种批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三、师生分享阅读感受,课堂检验阅读成效
整本书阅读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先行阅读,多读几遍,还要及时跟进学生的阅读进度,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深入阅读。学生阅读整本书不是一时半刻就能完成的,如果放任自流,没有监督,一些学生就会产生半途而废的念头,而且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为了使阅读持之以恒,更见成效,教师必须在阅读一段时间之后为学生构建一个平台,使他们可以及时分享阅读心得,吸收新的观点,激发新的思考。
如教师可以限定大致的进度,等到读到某个阶段的时候,师生共同写书评、写心得,然后举行阶段性阅读交流会。在交流之前,让学生通过做书签,写读书感受,写书评等形式,把理解的内容条理化,在交流时就不会无话可说。读书交流要从整本书开始,又从整本书结束,保证书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完整的印象。阶段交流后,学生根据获得的经验再读,这样以集体阅读推动个性阅读,以课堂讨论检验阅读成效,就能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四、汇报交流展示成果,形式多样凸显个性
阅读完一本书之后,让学生选择各自喜欢的形式汇报自己的阅读成果,凸显个性。汇报交流的形式可以百花齐放,各展其芳。
1.书写类的成果展示。如读书报告、读后感、绘制思维导图等等。
2.竞赛类的成果展示。如故事会、朗诵会、擂台赛、辩论赛、知识竞赛等等
3.表演类的成果展示。如自编成小品、课本剧、舞台剧等等。
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成果展示,以辅助活动,培养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习惯,让学生乐于读书、善于读书、享受读书,从而拓宽视野,增加知识信息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为学生一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整本书阅读是一辈子的事,而中学阶段的阅读,无论对于学生习惯的养成还是性格的塑造都极为重要。学生语文能力及核心素养的提升,完美人格的塑造,情感和精神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教师在整本书的阅读指导中,精心设计,努力实践。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我将继续在教学实践中努力探索更多的行之有效阅读策略。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153663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