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挖掘价值 品味情感 突显魅力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化云

  挖掘数学的生活价值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的生活价值,应该成为数学教育生命价值的核心价值之一。从数学教学活动的基本理念出发,通过“用数学”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才能通过数学生活价值的不断挖掘,激起学生爱数学的兴趣。
  笔者在教授人教课标版教材第11册“合理存款”时,就将教学目标锁定为:让学生巩固对储蓄存款的认识,了解教育储蓄以及国债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百分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投资意识。
  越是身边的数学,越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前,笔者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人民币储蓄、教育储蓄及国债的相关信息,并绘制成手抄报在课堂上展示,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即引入正题“如果妈妈打算给你存10000元供你上大学的话,怎样存收益比较大”,把问题还原到生活中。
  由于学生已有了储蓄的知识基础,对于存款方案就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思考,在讨论交流中,学生能感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存款方案。学生可能会停留在对存款方案的罗列中,这时教师要及时指导。本节课的计算量比较大。数据也比较复杂,所以,计算器的引入就显得恰到好处。最后,教师与学生交流结果,并要学生说一说“你能给妈妈提出什么建议?你的根据是什么?”以此来结束本节课的教学,使教学内容在学生的反思中得以升华。
  
  品味数学的情感价值
  
  情感,在于教师的激发;品味,在于学生的融会贯通。狄尔泰从精神科学立场出发把人的精神生命看成是认知、情感、意志的完整统一。对于教育而言,生命“就是人,是具体的、现实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个体”,是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体。数学的生命价值,就在于其丰富的情感价值。
  在教授《节约用水》之后,笔者围绕“环保中的数学问题”这一主题延伸上了一节数学活动课,在强化学生学数学、用数学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活动是这样展开的,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充分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每人准备1~2分钟的演讲;同时,每人至少调查三种影响和破坏环境的因素或行为,并就其中的一种,用数学的方法加以统计和分析,填写一份《环境污染情况调查表》,最后组织学生出一期《环保中的数学问题》的黑板报。
  让学生品味数学的情感价值,例子还有很多。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故事,了解数学家的成就及对人类生活的巨大贡献,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爱国的热情等。
  
  提升数学的审美价值
  
  数学其实也是一种美学,这从数学学科对于艺术发展的巨大贡献可得以佐证。在教学中提升数学的审美价值,无疑也是在提升数学的生命价值。中世纪德国数学家、天文学家开普勒曾经指出:“在几何学中有两件瑰宝,一是毕达哥拉斯定理,另一个是黄金分割率。”在六年级教授“比”和“比例”后,“黄金分割”是笔者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一次有效的实践。
  笔者收集、出示一组优美的黄金分割率的应用图片,首先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什么是黄金分割,这个名字是谁取的,黄金分割率是多少,能否记住这个数。
  接下来,让学生利用查找的资料,说明什么样的长方形(矩形)是黄金矩形,黄金矩形有哪些性质,通过量一些矩形的物件,如画框、大小不等的课本,记录它们的长和宽,比较所量的哪些矩形的宽和长的比值接近黄金分割数0.618。然后,请计算0.618的倒数,引导学生发现有什么有趣的结果。
  “黄金分割数为何这样被人看重,它有哪些神奇的地方?”带着这个问题,继续引导学生探寻“黄金分割数是如何在数学、艺术、建筑方面发挥作用”“人体绘画、雕塑中如何利用黄金比”。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个“神赐的比例”的同时,开始开展实践活动,如“给一条线段,你是否能找到黄金分割点,试一试”。
  笔者相信,美感教育是不可抗拒的,它使人从内心的情感的角度去打动人,同时还意味着激励欣赏者满足自身独创性的需要。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说,教师在数学教育中不断培养、提升学生的审美价值,就是在从事“创造美”的职业。
  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一直在倡导师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个理念,实际上就是教育生命价值精神内涵和外在表现的和谐统一。笔者以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前提就是教师在探寻教育生命价值的路上,胸怀理想、充满爱心。
  
  责任编辑 王 彬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096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