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清代人口快速增长原因简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陈泓伊

  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11)06-0016-02
  摘要:清代乾嘉时期,中国人口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原因带来清代中国人口的快速增长?本论文从农业政策、耕地面积、社会环境等六个方面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铁制农具 玉米 “康乾盛世” “摊丁入亩” 资本主义因素
  清代中前期,是中国历史上人口发展最快的时期。根据《东华录》[1]、《续通志》[2]等记载,顺治八年(1651年)人丁数为1063万人;康熙五十年(1711年)人丁数为2462万人;雍正十二年(1734年)人丁数为2735万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人口数为30148万人;嘉庆十年(1805年)人口数为33218万人;道光十四年(1834年人口数为40100万人。以上所列的数字来源于官方资料,而且是全国范围的统计。从中可以看出,乾隆朝以后全国人口激增的现象是明显的。为什么这一时期人口发展得如此迅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与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建立政权的少数民族蒙古做比较,蒙古族在建立政权以后仍然以游牧民族的生产方式为主,统治者不重视农业生产,这与封建的生产方式是相违背的,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在元朝建立后,由于生产方式的矛盾引发的社会动荡是屡见不鲜的。而满族在入关前就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在其入主中原以后,统治者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进行了一系列的农业改革,使满族的生产方式与汉族的生产方式迅速结合,这是历史的进步,使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表现为:
  第一,清朝统治者实行奖励垦荒的农业政策。清朝中前期,冶铁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铁制农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利于荒地的开垦,也有利于粮食产量的增加。据《续通志》[3]的记载,康熙二十四年(1685),全国在籍耕地6078340顷,此时人口约在一亿左右,平均每人占有耕地六亩左右。到嘉庆十七年(1812),人口已达三亿六千多万,――在籍耕地仅7915251顷,不过实际耕地还要更多些,有很多耕地被豪绅势家们隐匿漏报,一些新垦荒地没有编入地籍,――即使如此,平均每人占有耕地仍然不足三亩,但却维持着人口的继续增长,这就说明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粮食产量增加了,所以人们能维持最低的生存条件,人口增藏时自然而然的。
  第二,高产农作物的大面积引种成功。人口的增长给粮食供给造成巨大的压力,而明朝时期就从美洲引进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作物,得到了广泛种植。同治《建始县志》[4]记载:当地“居民倍增,稻谷不给,则于山上种苞谷、洋芋或厥薯之类,深山幽谷,开辟无遗。”具体来说,首先,番薯(红薯、白薯)和玉米在北方地区,可以与冬小麦构成一年两季收获,从而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其次,番薯、马铃薯、玉米的单位面积产量,比中国传统的五谷,如粟、豆、麻、麦、稻要高出许多,例如,玉米较之粟、麦产量高5%~15%。尤其是番薯,因为生长期短、适应性强,在南方一些地区几乎一年四季都可以种,农民常常将它在常规作物失败后种植,对抗灾救荒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备受关注,著名农学家徐光启曾将番薯的好处总结为“十三胜”,指出:“农人之家,不可一岁不种。此实杂植种第一品,亦救荒第一义也”[5](《农政全书》,卷27)。另外,它们的秸秆、秧蔓又是极好的饲料、肥料,《植物名实图考》[6]谈到:“山农之粮,视其丰歉;酿酒磨粉,用均米麦;瓤煮以饲冢,秆干以供饮,无弃物。”而麦秸、稻秆则不能。再次,这几种农作物的引进,增加了我国农作物与土地适应性的选择范围,例如在南方不适宜种水稻的丘陵或少雨地区,番薯、玉米正好可以大显身手。虽然广大劳动人民并没有因为社会粮食产量的提高,使实际生活得到多大的改善,但是大多数人仍可以维持最低生活,这就是清朝中期以后,人口继续得以高速增长的基本原因。
  第三,安定的社会环境也是人口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清朝到了顺治中期以后,全国多数地区已经趋于安定。在康熙平定三藩以后,直至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约一百七十年,再无大的战乱。中国人口正是在“康乾盛世”得到了飞速发展。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使人们安居乐业,所以,在顺治时期人口最多只有1973万,而到了乾隆时期人口就突破了三亿。如果社会一直处于战乱的环境,人口的增长绝对不会在这么短的时期内增长得这么快。
  第四,清朝中前期实行了赋税改革,推行“摊丁入亩”制,取消了人头税。 “康熙三十年(1691)以丁配田,至六十年盛世滋生不加赋。”[7](《乾隆平阳县志》卷六),这是清代最为重要的赋役改革。无论哪个朝代,征收赋税是对广大农民的主要剥削方式,也是向地主索取钱粮的主要手段,因而减免赋税便成为朝廷争取各阶级民众的最有效的方法。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所作的人口统计,都偏底于实际,其主要原因就是赋税沉重。为了逃避沉重的赋税,或藏丁匿口,或举家逃亡,因而官府得不到实际的户口统计。实行“摊丁入亩”,对清朝统治者来说,即可以保证总的税收定额不减,又可以摆脱人头税势难继续征收的困境。在“实行摊丁入亩”之前,户口逃亡现象十分严重,很多地方登记入籍的户口还不及实际户口的一半。摊丁入亩放宽了对人身的控制,实行“摊丁入亩”以后,各类人口从康熙时期的一亿多,到乾隆时期猛增至三亿多的主要原因,而这个统计数字才是最接近实际的。
  第五,中国人口本身基数大。清代前期全国人口增长趋势大体以乾隆朝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大约九十年,由战乱到安定,随着生产的恢复和经济的发展,人口的上升呈现出渐进的趋势。后一阶段则是全国人口迅速增长的趋势,清代初期人口为五千万,到乾隆中期突破二亿,乾隆晚期突破三亿,嘉庆中期达到三亿五千万,道光初突破四亿。以此为据,直至全国解放前,人们总称“全国同胞四万万”。在此基础上的人口数量的增长也必定是庞大的。
  第六,资本主义因素的增长也影响着清朝人口的发展。在城市,工场手工业逐渐增多,城市经济日益繁荣;在农村,由于土地的高度集中,加上人口的快速增长,人均占有土地逐渐减少,许多农民失去了土地,而另一些因农业技术的提高而节省下来的劳动力,两者都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城市,投入到手工工场去做工,或从事其他非农业劳动,使城市人口和其他非农业人口增多。农民不再被束缚在土地上,也可以不依靠在土地上生产粮食来生存,人口的生存空间扩大了,因而出现人口得以持续增长。
  随着人口的飙升,人们的人口观念也开始发生变化,由几千年来一直把人口众多视为国家富强的根本,历代封建王朝鼓励人口增殖,转而对人口的增长感到忧虑,认为这是一种沉重的社会压力,进而出现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
  结语: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众多是中国的国情。二十世纪后半期,由于生活的安定和生活条件的改善,由于政策上的疏忽,中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在1963年曾高达33.33‰,然而在70年代后期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实行计划生育之后,1979年人口增长率曾下降到11.6‰。如果能认真思考历史的经验和现实的国情,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使人们自觉地贯彻计划生育,随着科技的进步,将育龄妇女的平均生育率控制在1.5‰,那么到这个世纪结束时,中国人口将会降低到7亿,到那时,中国理想的适度人口就实现了。
  后记:人口问题属于历史地理范畴,对人口问题的研究目前还没有太多的著作和参考资料,我的这篇有关于人口问题的论文,其中有不足之处还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使我的研究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 (清)蒋良骐.《二十五别史(22) 东华录》.2000年5月第1版
  [2] (清)乾隆官修.《续通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版
  [3] (清)乾隆官修.《续通志》.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版
  [4] (清)统治官修.《建史县志》.浙江古籍出版社 ,1999年6月版
  [5]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27
  [6] (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
  [7] (清)张南英.《乾隆平阳县志》.卷六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3885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