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2×4技术配合Ⅲ类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吴琦瑱

  【摘要】 目的:探讨2×4技术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效果和特点。方法:通过对15例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采用2×4矫治技术合并Ⅲ类牵引矫治,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患者前牙反牙合解除,覆牙合覆盖正常,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下颌骨顺时针方向旋转。结论:2×4技术配合Ⅲ类牵引是治疗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一种较好的方法。
  【关键词】 2×4技术 替牙期 前牙反牙合
  
  前牙反牙合是一种儿童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不仅影响咀嚼功能和美观,同时影响颌骨的生长发育,并随着患者的生长发育,呈进行性加重趋势,甚至会形成严重的骨性畸形,因此,必须早期进行矫治,阻断错牙合畸形的继续发展。我们采用2×4技术配合Ⅲ类牵引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1 材料和方法
  
  1.1病例选择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15例,男8例,女7例,年龄7―11岁,2―4个切牙反牙合,磨牙中性或开始近中,下颌可后退至切对切,反覆盖2.5mm, 反覆牙合2-4mm。
  1.2方法
  采用2×4技术,上下颌第一恒磨牙粘结带环,上下颌切牙粘结标准方丝弓托槽。0.014英寸镍钛丝排齐前牙后,下颌切牙“8”字连续结扎,应用0.016澳丝弯制弓丝, 下颌侧切牙远中弯小圈曲,上颌第一磨牙前方弯欧米茄曲,上、下弓丝后倾弯,曲度根据前牙反牙合程度调整,上颌带环牵引钩与下颌小圈曲3/8橡皮圈24h持续Ⅲ类牵引。治疗前后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并进行测量,运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对治疗前后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
  
  2 结果
  
  15例患者前牙反牙合全部解除,磨牙均达中性关系,上下切牙覆牙合覆盖正常,平均疗程6个月。矫治后,SNA角平均增加2.1°,ANB角平均增加3.1°,UI-NA增加2.2°,GoGn-Sn平均增加2.5°,SNB角平均减少1.1°,LI-NB平均减少1.2°,差异均有显著性。
  
  3 讨论
  
  面部生长发育的特点是面中部生长早,停止早,面下部即下颌骨较上颌骨生长时间长。前牙反牙合使下前牙阻碍上前牙及上颌骨向前发育,同时上颌骨的生长潜力又促使下颌进一步生长,加重畸形。早期前牙反牙合关系的解除,不但有利于面部协调发育,可最大限度减少安氏Ⅲ类错牙合的严重程度[2],而且早期治疗改善了儿童的面貌,有利于儿童心理和生理发育[3]。
  2×4矫治技术是标准方丝弓技术的一个分支,由Mulligan在1982年提出,是指在一个牙弓内前面4 个切牙上粘结托槽及后面两个磨牙上粘结带环颊面管组成2×4矫治系统。该技术在治疗过程中仅使用圆丝,充分发挥V形曲的力学特性,运用轻力原则矫治错牙合,有利于支抗控制[1]。
  2×4技术矫治前牙反牙合的机理在于通过改变切牙唇倾度和下颌骨的旋转矫治前牙反牙合,从而减少SNB。2×4 技术治疗结果仅表现为牙性变化,即上切牙唇倾、下切牙舌倾,但研究发现随着上切牙唇倾度的改变,有助于“A”点组织改建,即随着上切牙的唇倾,“A”点前移并促进上颌骨生长发育[4]。Ⅲ类牵引简化疗程,缩短治疗时间,早期应用Ⅲ类牵引可引导下颌后退,调整上下颌骨的相对位置。
  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矫治方法有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功能矫治器、前方牵引器、简单固定矫正技术2×4等。传统的矫治器复诊时间短、次数多,需要患者良好的合作,且对前牙拥挤、扭转等畸形,很难达到满意的效果。通过临床应用,我们发现2×4矫治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由于患者合作的可控制性,能够快速有效地排齐拥挤的切牙,不仅可唇向移动上切牙,还可以对其进行垂直方向的调整,可促使上颌骨向前发育,阻止下颌前伸并促使下颌后退。当下颌牵引力向下、向后传递至颞颌关节时,关节凹后壁受力骨质吸收,前壁骨质增生,髁状突向上向前生长,下颌角变锐,从而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面型也明显改善。
  总之,2×4矫治技术是矫治替牙期前牙反牙合一种较理想的矫治技术。
  
  参考文献
  〔1〕 MulliganTF. Common Sense Mechanics[M]. Phoenixi: CSM, 1982.
  〔2〕林久祥. 现代口腔正畸学――科学与艺术的统一[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6:425-430.
  〔3〕Kerr WJS,Tenhave TR.A comparison of three appliance systems in the treatment of Class Ⅲ malocclusion[J]. Eur J Orthod, 988, 10: 203-204.
  〔4〕Yan Gu,ABM Rabie.Treatment effects of fixed appliance and reverse headgear in correction of anterior crossbites[J]. Am J Orthod Dentofac Orthop, 2000,1 17: 691-699.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1/view-24477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