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但在政策支持、资金保障、人才缺乏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文章从政府、科研机构、企业、服务中介等多个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以期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主体在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如何规避这些问题提供决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孵化;科技成果转化
  [DOI]1013939/jcnkizgsc201915100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从中央到地方都逐步认识到了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性,2015年3月,国家组织相关部门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法规,随后各省市也相继发布了关于创新驱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一系列政策,然而,科技成果转化的实际实施效果却并不理想,主要存在着科技成果技术含量不高、转化率低、研发与应用脱节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如何有效地促进科技成果的轉化,剖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突破在政策完善、资金支持、人才培养、服务引导等科技转化领域的转化障碍,是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1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现状
  关于如何评价科技成果的转化,唐敏[1]从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投资和转化结果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建立了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估指标系统和评价体系,并采用主要因素分析方法以江苏省为例对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张逸[2]从社会影响、创新能力、价值发挥等方面综合采用分层分析法及专家评价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所在比重,进而计算得出在全国的指数排序,最后以四川省为例对科技成果转化问题进行了全面评估,并对存在原因进行了分析。
  关于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郭强等人[3]从内、外部因素方面系统地进行了分析,内部因素包括科技成果的市场需求、科技成果转化双方的信任程度、科技成果的落实能力等方面,外部因素包括政府政策、科技中介服务能力、管理推广等方面。刘家树[4]采用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指出目前对科技成果转化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扶持资金和新产品研发资金的投入,以及科技服务的方式和力度等。
  以上文献检索发现,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科技成果转化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了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为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但也可以发现,专家学者对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问题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对转化过程进行分析,仅仅局限于科技成果本身,而对市场及科技成果造成的影响等外部原因研究不多。因此,本文将借鉴众多专家的研究成果,从政府、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企业等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入手,分析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为转化主体提供决策参考。
  2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21法律法规与政策不健全,在立法保障上存在不足
  首先,法律及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立法方面,国家相继颁布了《科技成果转化法》《知识产权保护法》和《科学技术进步法》,随后又补充制定了《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但总体而言,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立法方面还处于立法起步阶段。但从欧美发达国家来看,大部分国家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比如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继颁布了《技术创新法案》《小企业创新开发法案》《联邦技术转让法案》《国家竞争性技术转移法》,根据以上法律法规执行效果, 2000年以后又分别颁布了《技术转移商业法案》《创新法案》等法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方面,保障力度明显偏弱,针对性的立法及配套的科技转化政策不足。在地方政策保障方面,我国许多地方制定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实施效果也有限,迫切需要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协调多方利益主体,推进成果转化。
  其次,科技政策宣传体系还不健全。政府机构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将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及时宣贯,大部分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企业等科技成果转化参与主体对政策信息了解不多。同时财税政策的执行方面也存在问题,有些已经制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却在企业层面没有实际实施到位。
  22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缺乏专业化的组织和孵化服务机构提供保障
  科技成果的转化不仅仅是科技成果的研发与实施方之间的合作,也需要有专门的科技服务机构的参与,比如在科技成果评估、资金投入、转化过程的指导等专业领域,而目前在这些专业领域的科技成果孵化机构还很少或能力不足,不能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保障。
  科技成果的的转化路径比较复杂,要想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体现效果,就必须有专业性强的中介机构介入,提供指导服务。欧美发达国家在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中介服务体系就承担了主要职责,但在我国,近80%以上的科技成果转化没有中介机构的参与,他们即使参与,所起的作用也仅限于提供信息,其他的服务却很少。虽然中介服务机构在每年增加,工作内容也在深入,但对科技成果转化的服务效果仍然较为有限,关键还是大部分中介机构缺乏专业的服务流程和专业能力。
  23科技成果评价体系及专业性人才保障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各地均缺乏科学、规范的科技成果评价指标体系,也没有可靠的技术评估机构。有时优质的科技成果被搁置,投资资金入门难,甚至出现自主创新的好成果被跨国投资者低价先手买走等,而质量差的科技成果通过包装,反而能快速进入转化通道,但转化效果可想而知。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人才和领军人才的短缺,极大地制约了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在科技成果转化中是推动产业化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主要参与人员不但要具有科技成果转化的专业知识又要熟悉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推广策略,但目前在国内的科技成果转化领域,还是非常缺乏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的跨学科人才,这也是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问题。   24推動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保障不足
  科技成果从研发到实现产业化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和其他投入,其中,资金保障是科技成果转化能否成功达到目标的重要要素。但大部分企业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难题就是融资难问题。虽然政府联合了银行、保险公司、科技基金等金融机构对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进行科技贷款或转化风险损失补偿,比如放宽贷款条件,加大贷款扶持力度等,但是考虑到自身风险,大多金融机构对于一些迫切需要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财力不足的中小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却不能给予完全满足。
  25转化主体自身能力欠缺,承载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能力不足
  首先,科技成果转化主体自身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能力。在转化设备、运营资金、技术手段、参与人员的激励机制等方面缺乏科技成果转化必须的客观条件;同时,在选择科技成果转化途径时也没有科学有效的方法保障。
  其次,企业经营者缺乏创新意识,同时创新能力也不足。对于大型国有企业来说,他们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但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因为大型国有企业有条件从外部直接购买科技成果,并且他们改革速度慢,缺少一定的市场竞争意识,没有改革的动力。对于中小型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来说,在经营规模、资源保障、市场竞争、抵抗风险等方面都存在劣势,选择自主创新时害怕失败,担心企业经营业绩下滑,甚至倒闭的风险,因此大部分中小型企业不愿意选择自主创新,在科技成果转化时企业经营者首先考虑的是自己投入的成本、承担的风险,以及获得的收益,各因素进行反复比较后,才会考虑新技术是否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这种对创新的态度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果。
  3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笔者对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发现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问题的核心原因是研发、中介、企业等各环节的内生动力不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科技成果的转化风险问题。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等资源,但产业化后能否得到预期效果,产生效益,这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非常关心的问题,也是必须面对的风险。因为效益是企业生存的前提,特别是对经济实力和研发能力都不足的中小型企业来说更是如此。即使有些科技成果转化后有一点效益,企业经营者也不愿为此冒风险去创新,而宁愿继续经营原来的产品。
  其次是利益分配机制问题。高校院所在研发课题方面,大多是国家政策扶持的,科研经费由国家出,他们在科技成果的研发投入上不需要关注风险。但企业就不一样了,他们在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却是承担了主要的投入,同时也承担了全部的风险。一旦转化成功,由于知识产权归属问题而导致的利益分配上的矛盾也时有发生。这种利益分配机制也会导致专家教授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对科技成果转化后能否被企业认可、能否给企业带来效益等并不太关心,更多的只顾眼前利益,不愿意为企业做延伸服务。
  最后是思想观念问题。高校院所等科研机构在与企业合作转化过程中,需要将科研成果进一步深化时,大多数专家教授们喜欢利用申报项目来获得政府的政策和项目资金来做延伸的科技研发,而不是产业化后通过科研产品或技术服务得到的收益。这导致很多专家教授产生了重研究、轻应用的思想认识,推出的科技成果多存在于理论层面,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距离,因此,实际具有转化价值的科研成果也不多。
  总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部分地区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要想加大经济提速的步伐,不至于被发达国家甩下太远,不被落后于我们的国家追得太近,迫切需要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发展模式创新。根据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应从各自定位出发,积极行动,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的转化辅导体系,完善成果转化条件和转化环境,这样,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才会有更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唐敏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及综合评价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0
  [2]张逸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综合影响评价[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6
  [3]郭强,夏向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
  [4]刘家树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测度与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
  [5]谷晓华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海峡科学,2016(8).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46990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