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访客   登录/注册

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用户上传      作者:汪娟 赵士凤

  摘 要:信息化环境下,静态化、教条化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新时期教学改革要求必须利用信息技术为教学服务,使得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主流。从课程框架的四个要素对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使教学从静态逐步走向动态,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MOOC;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9.29.094
  1 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静态化、教条化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在线教育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2016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2018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和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实施行动中特别指出数字资源服务普及行动、网络学习空间覆盖行动、数字校园规范建设行动和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作为在线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精选教学内容、科学规划课程结构体系,形成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短视频模块集,为学习者创建交互式的在线学习模式。MOOC具备课程受众广、资源多元化、课程易用性等优点,然而,它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如投入过多人力、物力、财力拍摄视频,MOOC完成率低、线上评价模糊等。因此,基于传统课堂实时互动和在线教育的优势,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应运而生。作为“后MOOC时代”的一种新型在线学习模式,SPOC将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相结合,嵌入或引用MOOC课程资源,设计与开发课程。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利用MOOC资源,构建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习者的深度学习。
  2 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将在线教育与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线上”+“线下”新型教学模式,已成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主流。信息化教学模式要求“以学生为中心”重构传统课堂教学,在线教育平台使得教学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借助数字化教学资源与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自主式、交互式与协作式学习。“线上”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必备活动,在线上教育平台配备课程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教学视频、音频、课程大纲、教学计划、测验、作业、互动讨论、考试等,实现课前自主学习和课后巩固学习。“线下”教学是基于“线上”教学的学习成果而开展的更加深入的教学活动,主要在课堂中进行,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小组的形式组织学生讨论,可针对部分学生展开一对一指导,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课堂研讨情况,促进知识内化。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从而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信息化教学模式不再以知识灌输为目的,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开展个性化学习,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差异化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充分互动与交流,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解决问题,教师线上、线下指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教师从演员到导演的角色转变。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学生和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优化组合,目的在于增加教育资源灵活性与覆盖率,实现优质特色资源开放共享,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教授Merrill提出了“首要教学原理”,指出有效教学包括激活、展示、运用和整合四个阶段。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设计出有效问题,并且为学生提供问题解决指导时,学生才会发生有效学习。因此,混合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转变讲授式教学理念,重构原有的课堂教学结构,使学生在课前实现浅层的知识学习,课中在教师指导和帮助下实现知识的内化,课后实现知识的巩固提高,以促进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以自主学习、交互、协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基于信息技术掌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并根据学生学习特征、学习行为的变化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现自我超越。
  3 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2012年以来,国内高等教育界掀起了MOOC熱潮。MOOC以“短视频”为基本教学单元的碎片化学习模式为学习者创建了一个交互式的学习平台,提升学习者的课程学习体验,从而吸引了大批学习者。然而,MOOC同样存在课程流失率高、在线参与度不足、缺乏学习深度等问题。SPOC以针对本校教学为主,课程教学基于在线教学平台,通过运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开展涵盖微视频、随堂测验、作业、互动讨论、考试等教学活动,是MOOC本土化的一种学习模式。将MOOC和SPOC两种在线课程类型融入传统课堂教学中,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给学习者带来更加深入、完整的学习体验,提升自主学习效果,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积极推进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总体要求,对现有课程教学设计、单元内容、知识结构等进行碎片化处理,按问题组织知识点,在MOOC平台上搜索合适的微视频,指导学生课前关注MOOC课程并进行学习,完成测验、作业以及讨论,教师通过MOOC平台及时掌握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并精心准备课堂活动。课中教师根据学生课前在MOOC平台的学习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关知识点,并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布置任务,学生通过协作训练、研究探索、交流讨论来解决问题并完成任务。教师根据课中反馈,布置课后拓展训练项目,丰富学习内涵,延伸学习成效。   从课程框架的四个要素,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价,对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分析。
  3.1 教学目标
  从岗位能力需求出发,基于在线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科学规划课程结构体系。采用“支架式教学法”培养学习者的问题解决能力,为学习者营造启发式的学习氛围,实现职业能力与理论知识的整合,体现职业导向性强的特点。
  3.2 教学内容
  根据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新要求,对现有课程教学设计、单元内容、知识结构等进行改革,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按问题组织知识点,在MOOC平台上搜索围绕知识点展开、清晰表达知识框架的短视频模块集,并提供课程辅助资料、课程拓展资料等。将理论的先进性、课程的实践性、应用的便利性糅合到课程资源里,教学设计“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实现在线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的深度融合。
  3.3 教学组织
  通过运用资源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涵盖随堂测验、作业、互动讨论、考试等教学活动,与线下学习互动形成互补,构建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大规模共享与校内混合式教学。通过设置互动讨论主题与问题引导,形成线上答疑与线下讨论社区,师生互动充分,有效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资源共享、互动交流和自主式与协作式学习。
  3.4 教学评价
  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线上考核和线下考核相结合方式进行。线上考核包括视频学习进度、随堂测验、作业、互动讨论、线上期中考试和线上综合测试等环节,线下考核包括线下见面课、线下实训课和线下期末考试。线上期中考试和线上综合测试采用学生在2-3天内任选时间段在线上课程平台作答的形式进行。线下期末考试主要采用笔试方式,根据课程特点及教学要求选择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一般安排在学校考试周进行。
  课程成绩由线上总评成绩和线下成绩综合评定。线上成绩按照线上课程平台公布的课程相关要求进行评定,由视频学习进度、随堂测验、作业、期中考试和综合测试总评产生,线下成绩由线下课程考勤、课堂表现和线下期末考试总评产生。本校学生必须参加线下期末考试,方可获得课程考核成绩;若缺考,总评成绩直接记为不合格。其他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在线上总评成绩达到合格或以上后可以获得课程认证证书。基于MOOC+SPOC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多元化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习者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Hew K F,Cheung W S.Students’ and instructors’ use of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Motivations and challenges[J].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2014,(12):45-58.
  [2]杨芳,张欢瑞,张文霞.基于MOOC与雨课堂的混合式教学初探—以“生活英语听说”MOOC与雨课堂的教学实践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2017,27(5):33-39.
  [3]李逢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础与教学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9):18-24.
  [4]薛云,郑丽.基于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16,(5):132-137.
  [5]汪娟.信息化教学在高职物流专业核心课程中的应用—以《物流配送管理与实务》為例[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2):154-156.
  [6]吕婷婷,王娜.基于SPOC+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5):85-90.
转载注明来源:https://www.xzbu.com/2/view-15016720.htm